肖燕菊
【摘要】歌唱是人們最喜聞樂見的一種音樂形式,因為歌唱可以不受演出條件的限制,直接通過歌喉來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歌唱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良好的歌唱學習訓練對學生的健康人格培養能產生積極的影響。能夠使人身心愉悅或思想上引發出深刻的思考并產生強烈的美感與頓悟,要想提高學生學唱歌的能力,應給予他們歌唱技巧的訓練。從而對學生的人格與個性起到教化作用。本文主要闡述我在音樂課堂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的一些經驗和做法,與大家交流。
【關鍵詞】歌唱;位置;氣息;情感;姿勢
一、注意歌唱中聲音位置的訓練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首先是要讓學生記住并唱準七個基本音。然后再用打哈欠、講悄悄話、 哼鳴、模擬動物叫聲等方式讓學生找到發聲的正確位置和方法。高中聲樂教育更要大力重視歌唱訓練,歌唱訓練尤其要注重“頭聲發聲法”的練習。因為“頭聲發聲法”從發聲生理方面看,是在正確的氣息支持下,聲帶拉長變薄,是聲帶邊緣震動的聲響效果。與之相反的聲音是用“胸聲歌唱”,也有人叫“真聲歌唱”。這種聲音缺乏歌唱的持久性、可塑性、音域窄,而且會給發聲器官造成一定損傷。怎樣運用“頭聲發聲法”進行聲音訓練?我的做法是,引導學生尋找發聲的位置,進行頭聲訓練。頭聲訓練的基礎在于區分漢語讀音的開口音和閉口音。
首先,閉口音訓練。要找到閉口音的位置很簡單,讓學生模仿貓叫聲就能馬上找到。或者用哼鳴,檢驗哼鳴是否唱對的方法是:唱哼鳴聲,不管你的嘴型閉起來還是張開,哼鳴的聲音不變。其次,開口音訓練。可以結合打哈欠法,用哼鳴慢慢轉成“啊”音。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找到開口音的正確發聲位置。
二、歌唱中氣息的訓練
找到了正確的發聲位置之后,我們再來談談氣息的運用:很多非專業的人士問我:“你是怎么唱歌的,能夠唱很長時間脖子不啞?”我就告訴她們我是用肚子唱歌的。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里講的用肚子唱,就是用氣息來支撐、控制聲音的大小。這也是歌唱訓練的一個重要方面。歌唱的正確呼吸方法,即腹式呼吸,要求在換氣時,不能提肩聳背。具體的教學中,教學生練氣息,我們可以用下面幾中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嘆氣法
嘆氣,氣嘆到哪里就從哪里開始使勁,慢慢讓氣流均勻的吹出。具體做法是:找一張紙放在面部前方,兩手提住紙張上端兩角邊,用以上的方法吹紙,吹氣時讓紙張始終飄在一個高度,換氣時讓紙張回到原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用此方法吹蠟燭更好。
(二)模仿小狗喘氣法
但有很多人不一定會,我們也可以找到當爬山時爬到山頂喘氣的感覺,但要讓氣息盡量下沉到小腹。即武術氣功上講的所謂的氣沉丹田法。
(三)我們可以感受吹某種樂器時小腹的變化
同樣是有收緊的感受,氣吹得長了肚子是往內走的。如果已經學習過某一種吹奏樂器的學生將會很快掌握到“用氣”的方法。但是,如果沒有學習過某種樂器,還可以找到這樣一種方法。很多人都進行過肺活量的測試,測肺活量吹氣時和歌唱“用氣”時就是一個道理。但是一定要注意,準備“用氣”時,不能提肩、聳肩。
(四)打嘟嚕法
我們可以吹嘴皮,讓嘴皮振動,然后慢慢的吹出音高,吹出旋律。這種方法對訓練氣息很有幫助。最后再注意換氣時用鼻子呼吸,且呼吸時不提肩膀。
氣息的練習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好的,它需要堅持。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照以上方法每天練習幾分鐘,練上一段時間,學生就會有明顯的效果,唱起歌來也會變得輕松。
三、歌唱情感的訓練
學生想要唱好歌曲,就不能只講聲音不講情感。音樂對人的情感陶冶比其他藝術影響更為迅速、更為強烈。常常是幾個樂句、幾句歌詞、幾個音符就能使人在生理上、心理上發生變化,產生情緒,引起共鳴。歌曲中的所有力度、速度及強弱等記號都是為表達音樂形象、抒發內心情感的需要服務的。指導學生歌唱,我們首先要引導他們能夠正確地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讓他們深刻地感受歌曲所抒發的情感。運用各門藝術之間的通感,合理綜合美術及文學藝術與音樂之間的微妙聯系,能使學生快速入門并歌唱得更好。例如在教學《東方之珠》時,我讓學生觀看有關香港的圖片,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再通過朗誦歌詞,體味作者對香港這顆璀璨明珠的愛,與作者及作品的詞產生共鳴。對作品有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后再來演唱作品,把歌曲的藝術形象準確完整地再現出來,從而實現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的情景。其教學效果,是大大超出初始預料的。對歌唱技巧進行了一段時間練習后,開始排練了二聲部合唱歌曲。讓學生分小組進行二聲部合唱訓練,讓他們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鍛煉一種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讓學生一起體驗學習聲樂的快樂。
此外,在聲樂教學中,還要告訴學生,歌唱時應該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如:身體自然直立、頭與眼睛向前平視、小腹收縮、兩臂自然下垂、兩腳自然分開、嘴巴要張得開等等,放得松演唱時再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
總之,聲樂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只有在方法正確的基礎上堅持學習才能有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邵祖亮.中學音樂教學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
[2]徐小懿.聲樂演唱與教學[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6.
[3]那查連科.歌唱藝術[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