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蕾
【摘要】舞蹈與音樂,從產生起就密不可分。無論是在舞蹈教學還是舞蹈表演中,舞蹈與音樂它們所擔負的使命是共同的。都為創造同一藝術形象、抒發同一內心感情、介紹同一特定環境、向著同一最終目標而相互統一為一個整體。就舞蹈教學而言,音樂本身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藝術學科。但在舞蹈教學中,舞蹈與音樂又是一個整體。將舞蹈與音樂統一,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舞蹈專業技巧,提升學生在音樂美學上的修養。
【關鍵詞】舞蹈;音樂;統一性
一、舞蹈與音樂之間的關系
舞蹈和音樂是姊妹藝術,二者在塑造形象和反映現實方面有共同之處,但又各有其特殊性。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而舞蹈是空間藝術,同時也是時間藝術;舞蹈和音樂都要表達一個進行著的過程;音樂表達內容和情緒的進程是靠樂音的連續,舞蹈表達內容和情緒的進程是依靠動作的連接;舞蹈整體要用節奏和節拍來組織,音樂也是如此,節奏和節拍是音樂的骨架,音樂和舞蹈都屬于“動”的藝術,他們都受不可停止的進程所制約。舞蹈與音樂的不同之處在于:舞蹈是屬于視覺藝術,有形而無聲,音樂屬于聽覺藝術,有聲而無形;音樂能夠彌補舞蹈的局限而舞蹈能夠使音樂獲得可能實現的視覺印象,為音樂作出可見的解釋。在舞蹈藝術中,音樂正是舞蹈的聲音,舞蹈則是音樂的形體。
二、探究舞蹈教學中與音樂的統一性作用
(一)在節奏中跳動的統一
音樂包括音高、節奏、和聲等, 舞蹈包括動作、節奏、構圖等。舞蹈與音樂之間存在的共同點是節奏,這是它們結合的自然基礎。原始舞蹈之所以一開始就與音樂結合在一起,根本原因在于節奏。從更深層的意義上看,人的有節奏的動作自然地要求音樂來配合。舞蹈作為一種感情沖動的自由的有節奏的動作表現,自然更加需要音樂的配合,從而達到表現情感上的和諧統一。當然,能夠同舞蹈相結合的不是任何音樂,而是節奏比較鮮明的音樂。音樂本來便同其他藝術相結合,例如同戲劇、電影、詩歌等等,但是最容易而且必須結合在一起的還是舞蹈,原因也在于它們之間有著共同的節奏。然而以舞蹈形象來表現時間的流逝, 以多變的節奏來完成舞蹈的運動過程,它們包含著輕重、強弱、長短、頓挫、附點、切分、延伸等處理和力度對比。在許多進行曲、舞曲中,節奏的表現尤為重要。節奏在音樂、舞蹈中是用以表現一定藝術風格的重要手段。
(二)在旋律中流動的統一
旋律是按一定音高、時值和音量所構成的單聲部樂曲,是組織音樂形態、塑造音樂形象的主要手段。如果能把節奏比喻舞蹈中獨立存在的動作,那么旋律就是舞蹈貫穿動作、組織情緒、表現性格的重要藝術手段。就音樂而言,在旋律里,各種音樂元素形成了統一體,獲得了真正的音樂的生命; 就舞蹈而言,在旋律里,各種動作形成組合,藝術風格達到統一。舞蹈的旋律與音樂的旋律二者的有機結合,使舞蹈的旋律性成為音樂的旋律性的具體展示。
(三)在情感中波動的統一
舞蹈和音樂都是情感的藝術。音樂特別專注于表現情感,它表現情感的方式是直接的。音樂在表現對具體對象的愛或憎、情景的感受或具體歷史事件所懷有的意愿等,與其他某些藝術類型比較起來,它更善于抒發感情和情緒。而舞蹈是人們內心情感最激烈時的產物,它通過人體動態可以表現出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和情感。舞蹈是一種長于抒情的藝術,它在表現感情方面是全能的,既可以大到某種情緒范疇,也可以細到一個人內心的情緒波動過程。音樂一直在同戲劇、電影和詩歌等其他藝術相結合,但是最容易而且必然結合在一起的還是舞蹈。
三、理解和利用統一性,發揮音樂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
(一)規范舞蹈動作
音樂和舞蹈是兩種高度統一的藝術,舞蹈的情節、動作都離不開音樂。音樂具有直接深入人心的特點,恰當的音樂能更好地引導舞者進行舞蹈創作,激發舞者的肢體表達情緒,調動舞者的藝術聯想力和創作靈感,使舞者的動作更趨于和諧規范。優秀的舞者往往能把音樂呈現的感情,轉換為自我的感情體驗,并通過對音樂的領會作出各種規范的舞蹈動作,進而更好地通過舞蹈動作展現自我的內心感受、情感。音樂氣息的強弱、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大小、節奏的快慢,都能對舞蹈動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學生可以根據音樂的旋律和節拍,控制節奏,調整舞蹈動作,規范自身舞蹈動作,使舞蹈的動作要求與音樂的演奏效果相一致。
(二)實現動作和音樂的融合
舞蹈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讓學生根據音樂進行舞蹈訓練,能使學生在音樂中,統一把握節拍、節奏和旋律,幫助學生領會音樂的情感,激發學生形體動作的情緒,實現學生形體動作和音樂的完美融合。音樂的抑揚頓挫、輕重變化和清晰的藝術呼吸,還能幫助學生規范舞蹈動作節拍,控制節奏,烘托背景,渲染氣氛,表現出音樂的情感內涵,賦予舞蹈動作形象內涵以及感染力。學生在音樂中,容易被潛移默化地影響,促使他們的形體語言與伴奏音樂和諧統一,幫助他們更全面地詮釋舞蹈作品。
(三)營造激情活力的課堂氣氛
舞蹈是一門藝術,這要求舞蹈教學要融入藝術的激情與活力。音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不論是激昂慷慨、平緩柔和,還是優美典雅的曲目,都能喚醒學生們起舞的欲望。舞蹈教學中運用風格各樣的音樂,能避免課堂教學的單一和乏味,使學生處在音樂的熏陶中,對于保持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是音樂的回聲。舞蹈和音樂是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有機藝術體。音樂在渲染舞蹈的情緒、突出舞蹈的民族和地方特色、鮮明地表現出作品特點以及在表現情節和人物情緒的起伏變化等方面,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舞蹈是視覺化的音樂,舞蹈將音樂的情感和內涵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隨著舞蹈教學的繁榮發展,應強調舞蹈與音樂的相融性、互滲性,掌握音樂聽覺和舞蹈視覺的統一性,關注舞蹈音樂審美感知的延續性,這為今后培養藝術通感型、全面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宗賢.從原理到形態—普通藝術學[M].武漢: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0.8.
[2]柳良.樂之旅四川文藝出版社[M].2007.10.
[3]宋小璐.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試論音樂在舞蹈中的重要性[J].文化月刊,2009.7.
[4]楊仲華,溫立偉.舞蹈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