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醫學研究認為,人的心臟如果停止跳動超過4分鐘時間,人就會因為腦部得不到血液、氧氣而死亡。可是美國一位叫安東尼·亞爾的37歲男子,竟然在心臟停止跳動45分鐘后又復活。
安東尼·亞爾是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名柴油機技工,2013年8月5日的夜里,睡在他身邊的妻子從夢中醒來,忽然發現安東尼的呼吸有異常,怎么推都推不醒他。嚇出一身冷汗的妻子趕緊撥打電話叫來了救護車,安東尼被送進醫院的急救室后,心臟就停止跳動了,醫生們盡了最大努力搶救了他45分鐘后,只能向家屬宣布安東尼因搶救無效死亡。
安東尼17歲的兒子勞倫斯無法接受父親死亡的“事實”,激動地沖進了搶救室,伏在父親床邊大喊: ?“爸,你今天不會死……”這時,奇跡發生了,站在旁的醫生發現儀器上顯示安東尼竟然有了微弱的心跳!于是,醫生們趕緊再次實施搶救,終于將安東尼成功救活。
在醫學上,心臟停跳分為兩種,一種是“心臟驟停”,一種是“心臟停搏”。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也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猝死”。心臟停搏是指心肌仍有生物電活動,而無有效的機械功能,斷續出現慢而極微弱且不完整的“收縮”情況,心電圖上有間斷出現的寬而畸形、振幅較小的QRS波群,頻率多在每分鐘20-30次以下。此時心肌無收縮排血功能,心臟聽診時聽不到心音,周圍動脈捫不到搏動。因此,醫生猜測安東尼心跳停止的情況應該是屬于“心臟停搏”的情況,所以他們在心臟長時間停跳和多次停跳后才被醫生們成功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