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崇升
背景:
“有錢,就是任性!”這句話幾乎成為最近火暴的一個流行語,大家通常的理解是,有錢就可以不受拘束,跟著感覺走,由著性子來。但其實,這句流行語背后的故事卻并未廣為人知。
事情是這樣的,去年4月,老劉花了1760元網購一款保健品。不久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稱老劉必須再買其他配藥才有效。老劉信以為真,匯去了5500元。但接下來老劉就陷入了無休止的接電話中,在4個月的時間里,基本就是不停地給對方匯錢。連騙子都覺得,老劉的存在簡直超越了他們的想象。最匪夷所思的是老劉的態度。他說,在被騙7萬元的時候,已經發現被騙了。那時心想,才這么點錢,公安應該不會管的,干脆把數額弄大一點,一方面想穩住騙子,找機會報警;另一方面,騙子也說會退錢,幻想或許真能把錢拿回來。就這樣,老劉最后被騙54.4多萬元。后來,媒體在報道這件事時,做了一句調侃的評論:有錢,就是任性。
點評:
實際上,老劉并非有錢人,上當之初或許有點任性,但覺察騙局之后,還是不由自主地被騙,這哪里是任性,分明是任人宰割!騙子在被捕后曾說“他太好騙了”,說什么就信什么。但在老劉被騙的過程中,卻有著更為隱秘的心理機制在推動老劉一步步陷入困境,難以自拔。這種心理就是一種典型的被恐懼脅迫的狀態。即當事人處于一個危險的境地,如果突圍,就會面對危險,面對恐懼,承受損失和風險;如果不反抗,則可以暫時性回避恐懼,回避真相,但實際上會讓自己陷入更大更深的麻煩之中。
建議:
如果遇到老劉這樣被脅迫的事情,如果想要擺脫,首先要敢于認輸,接受現實,抱著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心態,承擔可能出現的不利后果。越早面對,就會越大限度地止損;越拖延回避,損失就越大,越難以控制。
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人乘船旅行,上船后發現自己忘帶錢包,沒法就餐。本想忍兩天過去,但一天過后實在忍不住了。于是抱著隨它去的心態,到了餐廳飽餐一頓。然后叫來服務員,說:“我沒帶錢,你們看著辦吧。”不料服務員卻說:“先生,您的船票已經包含了餐費,吃飯是不收費的!”這個故事再次告訴人們,勇于面對現實遠勝過消極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