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
司馬翎1970前所著的精品武俠小說,大部分都是由“真善美出版社”出版印刷的。
真善美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在1954年后開始出版武俠小說,出版的第一與部武俠題材文學作品是歷史武俠名著《年羹堯新傳》。不久之后,伴霞樓主、司馬翎和墨余生等作家相繼加入出版社。
社長宋今人先生是一位少有的武俠出版家,注重栽培新秀、端正武俠風氣、鼓勵優良作品,其中,他對司馬翎的作品高度贊揚,十分看重。
春秋
司馬翎早期作品中,《金縷衣》及《斷腸鏢》兩部小說是由“春秋出版社”出版印刷的。與真善美的深厚底蘊、強大的專業性不同,它是由租書店起家,卻由于經營者呂氏頗具商業頭腦,搶先將臥龍生與諸葛青云兩大劍客網羅旗下,方得以與真善美平分秋色。
春秋出版社商業氣息較為濃厚,即便是在武俠小說風靡一時的環境下,他們仍然插手于其他大眾讀物領域,包括偵探小說、漫畫等,文化底蘊比之真善美則顯得不足。
南琪
司馬翎1971年后所著《人在江湖》等五部作品,由“南琪出版社”出版印刷。該出版社活躍于1960年左右,由書社起家,在當時的勢力比真善美等幾大出版社遜色許多。
這個時期的司馬翎已開始經商,作品不乏由他人續寫的。而南琪出版社則趁司馬翎移居香港,冒用司馬翎的筆名盜印金庸小說。
這兩點要素,直接導致了司馬翎的名氣驟降,甚至影響了整個臺灣武俠界的氛圍。
與熒幕“無緣”的司馬翎?
許多人都認為,司馬翎一生作品數量眾多,卻無一部被拍成影視劇。難道明珠蒙塵,就真的無人發掘嗎?司馬翎不乏特別優秀的作品,真的沒有一部得以被搬上熒屏嗎?
答案是——有。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香港還未出現彩色國語片,黑白粵語片曾經占領過市場主流。在此期間,司馬翎的作品《金縷衣》、《八表雄風》、《劍神傳》、《圣劍飛霜》這四部作品都曾被改編成黑白粵語片。
但是,由于之后武俠小說市場一度混亂,有些粵語片名又被改過,許多人并不曾認出那是司馬翎先生的作品。
原著:《金縷衣》
片名:《劍俠金縷衣》(上、下)
導演:康毅(即繆康義)
編劇:蕭笙
(本片公映后曾剪輯為一集,片名:《玉女神劍》)
男/女主角:孫伯南(曹達華 飾)、龍碧玉(于素秋 飾)
原著:《八表雄風》
片名:《八表雄風》
導演/編劇:凌云
男/女主角:石軒中(羅劍郎飾)、朱玲/瓊瑤公主(于素秋一人分飾)
原著:《劍神傳》
片名:《劍底冰心》
導演、編劇、男女主角同《八表雄風》,但本片擷取司馬翎先生六部作品精華改編而成(包括《關洛風云錄》、《劍膽琴魂記》、《劍神傳》、《帝疆爭雄記》、《掛劍懸情記》)
原著:《圣劍飛霜》
片名:《圣劍風云》
導演:凌云
編劇:司徒安(此人也是粵語功夫片“黃飛鴻”系列片集的主要編導)
男/女主角:皇甫維(曹達華飾)、紅衣女舒倩(于素秋飾)
此外,保留故事主要情節,但改變片名,甚至改變男女主角的姓名,作為劇本拍攝電視劇的情況并不少見,如與司馬翎同期的作家臥龍生先生的作品《飛燕驚龍》就被改名為《仙鶴神針》,在電視臺播出,想必俠友們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