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仲朝
寧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全球華人企業領袖共聚一堂,共謀合作、共商發展。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面,首次提出“互聯網+”的英明計劃,明確提出產業需要進一步互聯發展。今年5月,《中國制造2025》正式編制發布,表明中國正在積極謀求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型。在工業4.0的全球背景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服務與產品的互聯網+和工業4.0與產業升級”,這對推動寧波以互聯網為首的,促進整合制造業和服務業轉型升級,增強寧波城市競爭力,再創新優勢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王寧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
工業4.0的概念是德國人提出的,我們政府提出的是工業制造2025,我們準備用十年的時間,把傳統的制造業通過互聯網,通過現代的信息化手段改造成具有更高水平的工業制造。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互聯網+或者說傳統產業+互聯網,這也是兩個概念:一是現在的互聯網+傳統產業,我們如何通過互聯網把傳統產業再做一遍;二是我們傳統產業如何利用互聯網,提高制造的智能化,這是制造業2025要解決的一個中心議題,我相信在我們利用十年的時間,中國傳統的制造業一定會向智能的制造業去轉化。
高希均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董事長
我常常介紹自己說:我念的是經濟,我關心的是教育,我向往的是和平,我追求的是文明。我生在南京,13歲的時候跟家人到了臺灣。那時我在復旦中學念書,每天經過交通大學,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到交大來念書多了不起,后來很幸運,在1980年,我就到了上海交通大學天才班。
大學畢業后我到了美國念書,住在一個當地的老太太家里,我住的房間有電視、電話、冰箱、地毯,這些物質條件是我到美國之前無法想象的。而美國的大學生能開汽車來上課,更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我主修的專業領域是經濟發展,是研究怎樣讓一個社會從落后貧窮,變得不再落后,不再貧窮。今天,讓我感到興奮的是,幾乎找不出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這樣在這么短的時間,達到這么全方面的發展。
我們談互聯網,談創新創業,但我們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簡而言之,當然是永續發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要懂得“奮斗”,之后還要懂得“分享”。
我想,人的一生是從奮斗開始,以分享收尾。
范敏
攜程旅行網 副董事長
天海郵輪 董事長
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看成中國在整個地球村范圍來打的一場世界大賽可能更貼切。真正意義上來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整個經濟發展的需求當中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不光要滿足內需,而且會走到全球去看整個市場。
如果把全民創新看作是一場中國大賽,賽的是什么東西?我認為是看誰能夠最有效地去搶占創意,誰能夠最有效地去霸占需求。實際上我感到這是中國的實體經濟和現在的虛擬經濟形成了非常好的結合點的新起步。如果在這個節點上來看整個產業,衍生產業發展的過程,我認為,今天在我們那么多企業,那么多創業者希望能夠有一番新作為的時候,如何真正在自己所在領域找到一個最好的搶占創意的商機,最好的搶占需求的爆發點,可能將決定創業者能夠走多遠。
袁岳
飛馬旅 CEO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 董事長
今天中國的創新創業不是黃金時代,而是處于白金時代的開端。如果讓我說,它會延續多長時間?它不可能是一萬年,但是它應該會延續若干年。我用三個前所未有作為一個提示:
第一個前所未有的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我也認為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如此多的創業機會。有些機會可能很小,比如說僅僅在文具這樣一個領域就可以細分出200—300品類;僅僅在家政這樣一個服務行業,就可以分出40—50品類;僅僅在月嫂中間就有10—20品類。今天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在推向更精細的方向,這么多的人口,這么大的新中產階級的群體,使得這個市場充滿了機會。
第二是前所未有的創業資源。在像寧波這樣的地方,規范的機構投資人和天使投資人不多,但是寧波有的是實業家,只要有1%的實業家轉化為天使投資人,無論是創業者的機會,還是實業家轉型的機會就會大很多。
第三個是前所未有的資本機遇。甚至有人斷言,這波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將奠定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而且不要擔心富不過三代,因為這個錢三代之內也用不完,未來將會第一次出現萬億級的富豪,第一次讓人明白做好一個產業不是單靠用手做的,用好資本市場非常重要。
楊振宇
飛馬旅創業服務機構
聯合發起人
飛馬資本執行
管理合伙人
2003年我們在上海舉辦了首屆峰會,2008年移師臺北,2012年開始我們在大陸和臺北兩地舉行,春季在上海,秋季在臺北,我們的峰會到今年已經第十三個年頭了。
寧波是一個非常美麗、充滿活力的城市,昨天陳仲朝市長跟我們部分嘉賓進行了深度的交流,陳市長如數家珍地給大家介紹了過去三十多年寧波的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讓我們知道了寧波是那么優秀,特別是寧波注冊的企業中有99%是民營企業,寧波的GDP有80%是由民營企業所創造,由此可見,寧波是一個創業非常活躍的城市。寧波,過去的三十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靠了我們廣大的創業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工業4.0即將到來的這個時代,我們聚到一起討論“工業4.0”會給制造業帶來的影響,我們希望寧波在未來的產業競爭格局當中,制造業能夠依然保持蓬勃向上的勢頭,再創新的輝煌。
吳炯
風和投資管理創始合伙人
作為投資者,我認為互聯網至今已經經歷了三波浪潮:1995年到2000年的初級階段;2001年到2008年的互聯網春天,當今大多數互聯網大佬都是在這一階段興起,也稱傳統互聯網或PC互聯網;2008年到2015年,移動互聯網崛起,手機與平板搶占互聯網市場;2015年開始,互聯網將經歷第四波浪潮。前三波浪潮都在致力于完成“去中介化”,完成“連結和匹配”;而下一波浪潮的增長點應該在于“互聯網的人工智能化”。基于互聯網的人工智能,是一個新概念,也是一個老概念。之前的互聯網發展夯實了兩個基礎:計算能力的儲備和計算能力的提高。這一切都為互聯網的人工智能發展掃平了基本障礙。
王錚
漢德工業4.0促進基金合伙人
工業4.0的概念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首次被提出,包含兩個主題,其中一個是智能工廠。智能工廠研究的是如何通過智能化生產的系統和過程,通過網絡化分布生產技術,使機器設備之間實現物聯化。在機器設備不需要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實現自動生產。另外一個主題是智能研發和管理。智能研發和管理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的應用。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傳感器來收集大量的工業、消費、生活的數據,通過這種自動化的運作,提高我們科學、研發的效率,節約實驗和科研開發的成本。另外通過機器人的模擬實驗,電腦程序等實驗加速新產品的開發,降低開發的成本。整個概念中相關的領域,涉及到我們之前談到過很多的智能化的大數據的應用,系統的設計,智能化設計例如3D打印、感應設備及新材料等各大領域,我們相信4.0的實現,將革命性的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