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士君
【摘要】校園英語沙龍在形式上貫徹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旨在注重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突出語言溝通交流的作用,通過語言學習學生應當能夠用其與別人進行有效、流暢的溝通。本文就校園英語沙龍存在的問題做出了剖析,并給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校園 英語 沙龍
校園英語沙龍是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在課堂之外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在校園內組織各種活動并與別人進行溝通的一種形式。校園英語沙龍突出語言學習時進行溝通交流的重要性,倡導語言學習過程應當充分的交流和互動,在創設真實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語言的交際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校園英語沙龍使得學習英語的重點發生了很大改變,不再僅僅是追求對英語知識中內容的翻譯,而是深入到語言本身,強調了語言學習過程的溝通交流與互動,因此對學習英語這門語言學科的效果具有重要影響。
一、數據調查
在我們對校園英語沙龍的一項調查中發現,有很多人對英語沙龍認識性較為模糊,如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沒有和偶爾參加課堂語言交際活動的人占 62%,只有 43%的學生經常去英語沙龍參加實踐活動。在具體原因的調查上62%的學生原因是活動主題陳舊。71%的學生認為語法知識的強化訓練非常重要。20%的學生喜歡學校舉辦比賽。由此過于注重語言知識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不一致,使英語實踐活動喪失了自身發展的活力。
從此表看出 35%的教師認為學生參與英語沙龍活動有助于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認為非常有益的教師占到了 15%。15%的教師經常去英語沙龍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
二、校園英語沙龍活動的開展存在的問題剖析
1.缺乏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隨著現在學校不斷的擴大招生規模,課堂中學生數量越來越多,這就使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難和學生進行交流,這種局面長期下去就會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冷漠。而學生認知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取決于學生自身能力;學生是課堂教學以及校園英語沙龍活動的主體,整個系統中如果學生沒有參與,那么英語課堂以及課堂之外的沙龍活動將無法滿足英語教學的需要,也無法形成良性動態的平衡。
2.不能掌握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想要深入學習,對其非常有興趣,期望能與之溝通和互動,以及希望加入校園英語沙龍,從而體驗該校園英語沙龍的社會生活,那么就需要融入很大的動機。如果學生有很高的融入動機,那么其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很高,可以重視聽讀說寫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同時能有長時間奮斗學習的精神。但是目前英語學習和學生的畢業以及平常的考試有緊密聯系,要是考試不合格則很有可能無法順利畢業或者收到教師和家長的批評。而校園英語沙龍活動雖然能得到部分學生的認可,但由于活動主題陳舊以及迫于英語考試的壓力,往往導致只有很少的學生參與。
三、校園英語沙龍活動的開展存在的對策
1.轉變思想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英語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應當堅持學生和教師在學習活動中的平等地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應當更加友好,平等。教師應當通過對話溝通等渠道改變教學模式,逐漸摸索出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高,拓展學生視野的新的教學方式。在校園英語沙龍活動強調學生的認識主體、實踐主體地位,把師生歸為平等要素之下,體現了他們共生共存的關系以及存在的共性。
2.滿足學生溝通交流的需求。教師盡當在校園英語沙龍中積極反思,重新定位角色,更新活動手段,完善活動評價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與特點,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積極組織項目和課外校園英語沙龍活動,運用隱性課程機制,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關注激發策略的有效性,必須關注校園英語沙龍活動設計的各種因素,并加強對項目活動過程的監控和指導,關注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及時的進行鼓勵,提高其自信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語言的成就感和價值。
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活動之間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因而必須將校園英語沙龍活動各個環節設計好、維護好,一方面將學生主體地位體現出來,二方面滿足學生主體的實際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將校園英語沙龍活動的作用、功能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吳玲.胡塞爾的生活世界觀及其對學生觀的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1):38-40.
[2]黃建敏.論英語課堂教學的統一、和諧、平衡與循環[J].廣西高教研究,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