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骨等可食性動物骨是寶貴的食源性蛋白、脂肪與礦物質資源。目前,世界畜禽骨年產量高達4600多萬噸,我國占22%,約1200萬噸,超過了歐美畜禽骨產量的總和。我國屠宰產生的骨副產物中含有200萬噸的優質蛋白,足夠滿足8000萬人對蛋白質的年需求。但長期以來,畜禽骨利用途徑單一,加工方式粗放,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嚴重;產品附加值低,品質差;加工技術與裝備適應差,耗能高,產業化困難,成為懸而未決的世界性難題,一直困擾著國際食品加工界。
2009年以來,受農業部“948”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等專項資助,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春暉研究員領銜的科研團隊以雞、豬、牛、羊、魚等可食性骨為原料,圍繞原料骨前處理、高效熱壓抽提、靶向酶解、節能高效濃縮與風味增益等骨加工關鍵技術、裝備及產品研制,優化了原料骨高效破碎分離工藝,研制了新型“嚙齒”高效破骨機與“級差”錐形篩孔高效骨肉螺旋分離機,破碎與分離效率提高20%~30%;創制了骨素熱壓高效抽提技術,揭示了熱壓抽提營養成分遷移規律,研制了熱壓抽提裝置,提高了裝備適用、安全與節能性,骨膠原蛋白提取率達95%,節能20%;實現了超濾-納濾-反滲透膜梯度濃縮與真空濃縮工藝偶聯設備集成,提高了濃縮效率與產品品質,濃縮效率提高30%,節能36%~45%;確定了骨素梯度靶向酶解工藝條件,優化了骨素衍生化反應工藝條件與風味增益,開發了提取、酶解、調配一體化多功能酶解罐裝置;研制了骨素、高湯、骨油、硫酸軟骨素、呈味肽基料和骨素肉味香精等新型產品,滿足了餐飲業、方便食品產業、肉制品加工以及家庭廚房對營養、美味、自然、健康、安全的骨源食品的消費需求,構建了我國可食性骨綜合利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