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鳳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民族延續的血脈。云南25個少數民族的文化多姿多彩,是云南民族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的資源庫,它蘊藏著難以估量的文化資本。經過多年的發展,云南民族的文化建設不僅豐富了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強了各民族群眾的文化自信心與自豪感,提升了少數民族群眾的文化自覺性,使各族人民保護、學習、傳承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行為意識蔚然成風;同時,還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學習,初步形成了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各民族之間“美己之美,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景象以及各民族和諧共建美好家園的理念。但在談到如何進一步快速繁榮和發展云南民族文化的問題時,我個人認為,創新繼承,才是云南民族文化快速繁榮發展的途徑。
創新的原則。基于民族文化本真性基礎上的創新,而不是民族文化的蛻變或對其的獵奇、任意曲解。
創新的方法、手段。將現代電子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影像技術等,與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用先進的生產手段和表現形式,創造出具有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影視、動漫、動畫、游戲等產品。
創新的內容。民族語言文字、服飾工藝、歌舞、器樂、民間傳說故事、民族節慶。
創新,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按少數民族的傳統,民族傳統文化都是靠口耳相傳、言傳身教,靠一代代人的記憶。這也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迅速消失的主要原因。所以民族傳統文化要發展,首先要繼承,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如何創新,就是要將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新內容、創新思想、創新制作和傳播手段,使其發揚光大。這不僅是云南各民族群眾的需求,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同時還是建設云南民族文化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的要求。
云南2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每個民族都視本民族文化為民族的靈魂,熱愛自己的文化,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人類文化知識寶庫里的一朵奇葩,各民族都期待著本民族的文化能夠得到尊重,得到同等的發展,渴望著本民族的文化能夠走出大山,走向全國,進入主流,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和民族文化價值的同步發展。因此,云南民族文化的創新發展必須滿足各族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望。
創新的思路可以為:
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優秀傳統文化納入中小學校正規教育。在大學開設民族文化班,培養既懂民族文化、又懂現代科技的少數民族人才。
大力發展文化科技,將民族傳統優秀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并通過現代科技,使云南各民族的文化走向媒體、走向大眾,走向主流。云南民族文化五彩斑斕,這樣的產品受本民族群眾歡迎的程度是難以想象的,在跨境民族中影響更大。
民族傳統服飾工藝與現代技術和審美情趣相結合。現代舞臺、燈光技術、審美藝術與民族傳統歌舞相結合的創新方式。這在云南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先例,如《云南映象》《麗江映像》,央視青歌賽中的云南少數民族的組合等。
打造云南各民族傳統節日中“歌舞狂歡”。云南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傳統節日,民族節慶活動中都有歌舞狂歡,如滇西北藏族、納西族、彝族等各民族的“打跳”滇中彝族“火把節”的三弦舞狂歡、滇東南苗族“花山節”的蘆笙舞狂歡、滇西景頗族“目瑙縱歌”、傈僳族“阿遲木瓜”等的歌舞狂歡等等。這些民族節日活動娛己娛人,促進各民族的大團結,是難得的民族文化資源。
語言文字。民族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傳承、傳播的載體。沒有語言文字就談不上民族文化的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與前述各項民族文化的創新發展相結合,是民族文化創新發展必經途徑。同時,加大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科普讀物、影像制品、文藝作品、文學作品的編寫、出版工作。
民族傳統文化創新發展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民族傳統文化正迅速消失。因此加大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搶救保護的力度。建議對全省少數民族現存文化資源開展普查工作,并對每一項文化遺產進行建檔立卡,跟蹤研究;設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的獎懲機制,使學習民族傳統文化成為年輕人一種自豪、自覺的行為。
創新人才奇缺。創新發展云南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人才的培養是關鍵。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資源庫。各少數民族的歷史、傳說故事、倫理道德、愛國主義精神、服飾、風土人物等,都是最好的電影、電視、動漫、動畫題材。但是民族文化人才奇缺是個制約瓶頸,既懂得民族傳統文化,又接受過現代科技文化教育的人才就更難求。因此,一方面要采取特殊,培養民族文化的傳承人;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識地引進和培養文化產業創新型人才。
體制、機制的創新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創新發展的關鍵。文化藝術具有精神和經濟兩種價值,不能因為經濟價值而忽略了精神價值,也不能走相反的路子,更不能脫離民族文化的基本根基。健全云南民族文化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更新觀念,提高創新意識,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希望所在。
在“云南民族團結示范區建設”的大背景下來談民族文化的發展時,要注意民族文化的“均衡發展”問題。當前云南民族文化的發展存在著地區之間、民族之間巨大的不均衡、不平等現象,成為影響云南民族團結邊疆穩定潛在因素。尤其是16個跨境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它不僅涉及民族文化的平等發展權利問題,還涉及國際影響和民族文化的戍邊能力問題。習近平主席提出“將云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戰略部署,跨境民族文化的建設及其對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作用,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