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輝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發生主要與年齡、種族、家族遺傳背景、地理位置和飲食結構等因素有關。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飲食結構的改變、腫瘤篩查及診斷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現位丁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第三位,已經逐漸成為嚴重影響我國男性生命健康的重要腫瘤之一。
與其他常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不同,前列腺癌無典型的臨床癥狀,這是因為前列腺癌多發生在前列腺的外周帶,早期的前列腺癌多局限在前列腺內,未侵犯前列腺周圍組織,往往無明顯臨床表現。但隨著腫瘤的不斷發展,則會表現出多種不同的臨床癥狀。
1.下尿路癥狀
包括刺激癥狀和梗阻癥狀。首先應明確,下尿路癥狀并不是前列腺癌所特有的,而更多見丁許多泌尿外科良性病變。而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當腫瘤向前列腺的前中部浸潤時,侵及尿道、膀胱頸部和三角區時,可引起下尿路癥狀。包括尿頻、尿急、排尿躊躇、排尿中斷、尿后滴瀝和排尿費力等。
2.局部浸潤性癥狀
前列腺癌的生長與發展方向往往是沿著最薄弱的途徑發展的。大多數前列腺癌起源丁前列腺外周帶,也就是說在前列腺的后方,因此膀胱直腸間隙常常是局部浸潤性前列腺癌最先侵犯的區域。腫瘤侵犯到前列腺包膜及其附近的神經周圍淋巴管時,可出現會陰部疼痛及坐骨神經痛;腫瘤侵犯壓迫輸精管時會出現腰痛以及患側睪丸疼痛;腫瘤侵犯至膀胱直腸間隙的上方時,可以壓迫輸尿管導致單側或雙側腎積水,嚴重時會引起腎功能衰竭;腫瘤侵犯到前列腺后外側的神經血管束時還會導致勃起功能障礙;嚴重時當腫瘤侵犯直腸時會導致排便困難或結腸梗阻;腫瘤侵犯尿道膜部時可發生尿失禁。
3.轉移性癥狀
前列腺癌最常轉移的部位是骨骼,有時也會轉移到其他器官,如肺部、肝、腎上腺等。前列腺癌骨轉移會產生骨痛,甚至病理性骨折;腫瘤轉移到盆腔淋巴結時會引起下肢水腫;腫瘤轉移到肺部會引起咳嗽、咳血等。
4.全身癥狀
前列腺癌晚期可表現為消瘦乏力、低熱、進行性貧血、惡病質或腎功能衰竭。
可見,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癥狀不典型,無法通過早期臨床表現發現前列腺癌,而當前列腺癌出現某些臨床癥狀時,往往已經到了晚期。由丁提高前列腺癌治療效果的關鍵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因此前列腺癌篩查對丁疾病的治療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前列腺癌篩查是指在患者出現相關癥狀之前應用一些簡便有效的檢查方法來早期發現腫瘤。目前常用的篩查方法包括直腸指診( DRE)、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PSA)檢查、經直腸超聲(TRUS)檢查、前列腺MRI檢查、TRUS引導下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等,其中直腸指檢、PSA檢查是最常用和最基礎的篩查方法。
直腸指診是前列腺癌篩查最經濟、最基本的檢查方法之一,約15%~ 40%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直腸指診時可發現異常,但診斷準確性較低,并與醫師的臨床經驗密切相關。此外,直腸指診發現的前列腺癌大多為中晚期前列腺癌,與PSA聯合應用能明顯提高診斷率。
PSA是前列腺組織中一種具有絲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單鏈糖蛋白。前列腺組織癌變時,正常組織被破壞后,大量的PSA進入機體的血液循環中使血液中的PSA升高。影響PSA水平的因素很多,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以及急性尿潴留、前列腺活檢、膀胱鏡檢、直腸指檢、射精、經尿道手術等均可增加血清PSA水平;而部分藥物,如非那雄胺等會降低血清pSA水平。
也就是說,PSA是前列腺組織特異性抗原,而并不是前列腺癌所特有,檢測PSA時要考慮上述影響因素。盡量減少、排除相應的干擾因素的影響。PSA檢查應在射精后24小時,直腸指檢、膀胱鏡檢查、導尿等操作后48小時,前列腺按摩后1周,前列腺穿刺后1個月后進行;檢查時應無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等疾病,這樣pSA檢查的結果更準確可信,更有臨床意義和價值。
其他的篩查方法,如經直腸超聲(TRUS)檢查、前列腺MRI檢查、TRUS引導下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等,往往是在直腸指檢或PSA檢查發現異常時,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
隨著我國人口壽命的延長,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已經成為我國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前列腺癌治愈的關鍵。廣大人民群眾應提高防癌、抗癌意識,既不能談癌色變、杞人憂天,也不能馬虎大意、貽誤病情,應用科學手段,遠離腫瘤,戰勝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