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哲 曾金炳
我們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涉及海量數據,幾乎每天都需要對大量紛繁復雜的信息做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有關數據收集、整理的意識和能力,已經成為現代公民的必備素養,
縱觀初中數學學習內容,我們不僅需要分析處理結論唯一確定的問題,還需要分析處理結論不確定的問題,而處理這些問題的“焦點”就是數據.
一.統計思維是初中數學的核心學習內容之一
統計思維既是數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統計思維是一種對給定數據及與數據有關的量、表、圖的潛意識的反映,能幫助我們從統計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
例如,球迷看自己喜歡的球類比賽時,往往會推測所喜歡的球隊是否會贏,如果只是根據喜好去判斷,那么,其統計思維水平僅僅停留在非常低的層次,如果不僅能在判斷前收集一定數量的相關數據,比如,雙方球隊歷次比賽的勝負情況、雙方隊員的技術統計資料、雙方隊員歷次比賽的成績記錄等,而且能將這些數據進行適當的整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球隊的輸贏進行推斷,那么,其統計思維水平已經達到一定層次了.
(一)數據是統計思維的核心對象
義務教育階段處理的數據主要是用數來表達的,當然這些數都是有實際背景的,脫離實際問題的單純的數,比如,“計算1與2的平均數”,其實是代數學的內容,而不是統計學的核心內容.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我們需要擴大對數據的認識,現在的數據不僅僅包括數,也包括圖和語句,比如,人們在網上經常用Google進行檢索,Google是用統計的方法來進行語句檢索的,此時統計處理的對象就是語句.事實上,只要蘊藏著一定的信息,無論是什么表現形式,都是數據,下面看個事例.
我國最著名的“照片泄密案”
據人民網報道,《中國畫報》1964年封面刊出了一張照片,如圖1.
大慶油田“鐵人”王進喜頭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襖,握著鉆機手柄眺望遠方,在他身后散布著星星點點的高大井架.
日本情報專家據此解開了大慶油田的秘密.他們根據照片上王進喜的衣著判斷,只有在北緯46至48的區域內,冬季才有可能穿這樣的衣服,由此推斷大慶油田位于齊齊哈爾與哈爾濱之間.他們通過照片中王進喜所握手柄的樣式,推斷出油井的直徑,他們從王進喜所站的鉆井與背后油田間的距離和井架密度.推斷出油田的大致儲量和產量,
有了如此多的準確情報,日本人迅速設計出適合大慶油田開采用的石油設備.當我國政府向世界各國征求開采大慶油田的設計方案時,日本人一舉中標.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事件中,日本人是將數據信息用在了非軍事上!
這個事例充分說明,數據無處不在,不僅可以是數字、文字,而且可以是音頻、視頻、圖片等.
(二)數據具有鮮明的隨機性
數據的隨機性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于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會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現規律.
例如,袋中裝有若干個紅球和白球,一方面,每次摸出的球的顏色可能是不一樣的,事先無法確定,另一方面,有放回地重復摸多次(摸完后將球放回袋中,搖晃均勻后再摸),從摸到球的顏色的數據中就能發現一些規律,比如紅球多還是白球多,紅球和白球的比例等.
(三)建立數據分析觀念,掌握調查數據的基本方法
統計能幫助人們從數據中提取出大量的信息,統計的核心詞就是數據分析,統計是處理數據的一門科學和藝術.
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接觸的主要是數據統計的初步問題,調查對象一般都比較簡單,我們通常對調查對象進行全面的調查,這就是數據收集的一種典型類型:普查.
普查是專門組織的全面調查,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獲得全面翔實的數據,
現實生活中的數據往往繁多而復雜.比如,調查某地區居民的健康狀況,如果要對該地區每位居民都進行調查,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往往很難奏效,再如測試一批燈泡的使用壽命,每一次測試往往都要消耗一個燈泡,即使總體的規模不大,對每個燈泡都進行測試也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總體中的個體數目比較多、普查工作量比較大時,當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對所有的個體進行普查時,當調查具有破壞性而不允許普查時,人們往往需要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個體進行調查,這種調查方式就是抽樣調查,其中,從總體中抽取的一部分個體叫作總體的一個樣本.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選用恰當的調查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常常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二、統計思維具有兩個突出特點
與其他數學思維相比,統計思維具有鮮明的特點,一是隨機性,二是歸納法,
這里的隨機性是指,研究對象具有隨機性,即統計學專門研究大干世界中的不確定現象,諸如,明天是否會下雨,電冰箱運行了8年是否一定會老化、停機,等等.
而歸納法是指,統計學采取的由部分推斷整體的方法,它是生產、科研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常用來根據部分的數量估計整體的數量.例如,養魚人員估計魚池中魚的條數時,并不需要把魚池中的水抽干,逐條檢查魚的數量,而是先撒一網,給網中的魚做好標記,再放回去,等魚已經完全混在整個魚池中了,再撒一網,分析此時網中帶標記的魚的條數占整網魚的條數的比率,就可以推斷出整個魚池中的魚的數量,
比如,從魚池中隨機撈出一網,總計198條,給每條魚做好標記,全部放回魚池中,等魚混在一起后,再撈出一網,總計200條魚,其中,帶標記的魚有4條,那么,整個魚池中實際約有魚(200÷4)x198=9900(條).
這個方法體現了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在教材的選學欄目“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中,模擬這種方法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大家通過動手活動體驗這種方法,感受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并了解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有效方法.
事實上,統計學是通過數據來進行分析和推斷的,統計學研究的基礎是數據.統計學的研究依賴于對數的感悟,甚至是對一堆看似雜亂無章的數的感悟.通過對數據的歸納整理、分析判斷,發現其中隱藏的規律.由于可以用多種方法對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分析判斷,因此,統計學研究得到的結論也可能是不同的.
特別地,從局部特征推斷整體特征,屬于典型的歸納思維.
統計思維需要專門培養
(一)分批次學習,逐步建立統計思維、數據分析觀念
針對數據的學習,有時側重于數據的收集、整理,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簡單描述,有時側重于對數據的處理、分析,從紛繁復雜的數據中尋找規律,洞察數據的特點和普遍趨勢.
親身經歷數據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簡單描述的過程,是本章學習的要點,更是不容忽視的內容.
(二)把握統計課程內容的特點,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建立數據分析觀念
對于生活中的數據,有時是已有數據,這就需要我們加以合理分析,有時是需要我們設法收集數據,諸如班級競選、公司競聘、招標投標、意見反饋、產品抽檢、課題研究等.
調查是生活中必備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包括數據的收集(調查問卷的設計、數據收集方法的選擇)、整理、描述、分析等,通過調查,從而幫助我們做出合理決策.
(三)有效利用生活中的事例體會數據處理的過程
1.最近幾年的典型中考題大多是對現實問題的真實反映,
例1(2014年張家界)要反映臺州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氣溫的變化情況,宜采用().
A.條形統計圖
B.扇形統計圖
C.折線統計圖
D.頻數分布直方圖
解析:根據統計圖的特點進行分析可得:扇形統計圖表示的是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從圖中得到具體的數據;折線統計圖表示的是事物的變化情況;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目.
根據題意,要求反映臺州市某一周內每天的最高氣溫的變化情況,結合統計圖各自的特點,可知應選擇折線統計圖,故選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統計圖的選擇,根據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各自的特點來判斷.
2.日常學習中的大量事例來自我們的生活實際,我們要養成從生活中學習統計的好習慣,
第一,養成通過數據來分析問題的習慣,這種習慣的實質是,當遇到問題時,先調查研究,收集數據,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處理,
第二,建立隨機的概念,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可能發生,有些事情可能不發生.只要我們掌握的信息多了,就能夠合理地推斷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第三,學習抓主要因素.統計學能夠幫我們在一堆看似雜亂無章的數據中提煉信息、尋找規律,這就需要抓主要因素,比如,在股票市場,核心企業就是主要因素,而散戶往往處在次要位置,
總之,學習統計,必須體驗從收集數據到分析推斷的全過程,并以這個過程為主線,抓住要點、循序漸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數據處理的過程中,建立數據分析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