舸軒
二小無拆,還是原來的模樣。銹跡斑斑的鐵門,飄著木香的林蔭小道,綠窗與藍色木門錯落有致的教學樓……
歲月在墻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木門吱吱呀呀地開了。我看見三張齜牙咧嘴的笑臉。
我坐在老座位,第二組的第三排,對著他們笑。
洛凌大步流星地走向最后一排,后來撤回第四組的某個角落,末了又說他好像是在我的東南方向。遠汐毫不猶疑地坐到我后面,說我的背影深入他心,今天他終于找到失散多年的背影。小沫坐在第一排,說她此生難忘這個唾沫橫飛和粉塵肆虐的風水寶座。
我們坐得端端正正,像孩子一樣。黑板左下角的“值日生”依舊,木桌上仍然覆蓋著涂改液和刻字亂碼,白色的墻上不再有寵物小精靈的貼紙,但還殘留著斑斑筆跡和莫名其妙的表情……我記得放掃帚、簸箕的那塊墻角,常有白片剝落,露出紅磚黃土。那塊被粉刷了N次的墻角,現在還一如既往地剝落嗎?
沒有。這么多年,在墻上剝落的,是歲月。
很難想象這么多年,天各一方,不曾敘舊,再見時,幾個人還能坐在兒時用的課桌上,望著似曾相識的黑板,回憶陳年舊事,一起說說笑笑,好像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
還記得那時的鉛筆和橡皮嗎?我們喜歡把鉛筆削得尖尖的,把橡皮切成豆腐塊;鐵制的文具盒,沒過多久就爬滿銹跡;美少女戰士或黑貓警長什么的書包,格子多得數不清;我們還給新書裝上書套,小心翼翼地翻閱,怕有折痕……
放學后,我們成群結隊地玩耍,跳繩、跳房子、丟手絹、老鷹抓小雞等游戲深深地印在腦海里;抑或三五結伴,去小吃攤買一毛錢一根的冰棒,或者一毛錢一包的冬瓜茶,或者一毛錢兩顆的豬油糖,抑或五毛錢一包的雞炸面……那時我們只有一兩毛錢的零錢,買的東西也大多是幾毛錢的。現在物價飛漲,反倒羨慕懷念小時候的物美價廉。
那年盛夏心愿許得無限大
是不是小學的語文老師,都喜歡問小朋友長大后想做什么?
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時,語文老師要我們寫長大后想當什么。我小小的心靈糾結了很久,在紙上寫下“我想當作家”,匆匆劃掉后,改成“我想當老師”。左思右想后感覺我想當發明家,于是我就寫我以后要當發明家,要向愛迪生學習,發明很多很多東西……
四年級時,語文老師換了,作文題改成“我的理想”。我不假思索就信筆寫下“我的理想是以后當一名飛行員”,還天真地寫上“我要飛到火星去,看看有沒有外星人”……老師的評語我記不清了,大概是“本文的小作者志向遠大”之類的吧。
五年級是寫“二十年后的我”。我想了很久才決定讓二十年后的我去當教師,還信誓旦旦地說要桃李滿天下、名師出高徒什么的。據說語文老師看了甚是感動,說我感情真摯,還活用了不少成語和名人名言。
讀到六年級時,仿佛一恍惚就懂事了。老師沒叫我們談理想或者想象未來,但我們幾個小伙伴,還是會談談夢想什么的,雖然異想天開,不乏天真,卻開始認真對待“長大”。
“我以后要開糖果鋪,吃糖就不用錢了。”
“我以后想當廚師,和我爸一樣。”
“我愛唱歌,以后要當歌星。”
“我以后要賺很多很多錢。”
……
長大后,發現小時候的愿望是那么天真可笑。心愿可以許得無限大,但往往沒有膨脹,反而漸漸緊縮成一個笑點,在我們驀然回首時,激起嘴角或濃或淡的笑意。
我還踮著腳思念,我還任記憶盤旋
人是會漸漸地忘卻那張久未見面的面孔的。
而我好像還清晰地記得小學同學的名字和面容,只是長大后的他們可能并不是記憶中的模樣。
在記憶里,我再次遇到那個比較安靜,比較愛獨處的孩子。他長得很瘦弱,營養不良的頭發接近麥金色。他用手中長長的畫筆涂鴉著內心里美麗的故事。如果他同時愛上玫瑰、羊和狐貍,他就會無限相似一個憂郁的小王子。他喜歡在有陽光的午后,背對著陽光畫畫,覺得畫畫就是把陽光密封。他曾經送給我一幅皮卡丘的畫。
不知他現在還有畫畫嗎?和以前一樣安靜一樣喜歡陽光嗎?
我還想到了江楓。我知道他喜歡漫畫,尤其是幾米漫畫。當書架上出現《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等繪本時,他開始接觸幾米的作品,一下子就迷上了。他只是喜歡看那些絢麗的色彩和天馬行空的構圖,直到初中才開始注意到圖下詩意的三言兩語。因為我們一起升入K中,所以我知道他上了初中后依然喜歡幾米,而且一眼就能識破那是否是幾米親筆。他說他不喜歡那些模仿幾米風格的人。
我想起了很多老同學,想起一些或溫馨或搞笑的片段。最后想到的一個人,是個話不多、扎馬尾辮的小女生。小學時的大掃除是要自帶水桶、抹布、刷子的。有次大掃除我忘了帶洗衣粉,她便把她原本也不多的洗衣粉分一半給我,還幫我洗刷桌椅。她帶的水桶比我的大一倍,每次去廁所盛水后總會倒一些給我。后來的一次圣誕節,她送給我一張紅色的卡片;我知道她喜歡百變小櫻,便送給她一張小櫻的海報……不過小升初后,我們就失去了聯系。如果我再次遇到她,我想我會很開心地對她說,嘿,好久不見……
其實六年級時,我的數學成績曾經不及格,此后就對數學有種莫名的恐懼。數學老師讓我放學后留下來做題,做完后他給我批改講解。那時候學校并沒有晚自習,他便獨自開了個空教室,叫我們晚上來學校做題寫作業,有什么不懂的直接問他。之后我就喜歡上了數學,成績也開始拔尖。回想至此,有種突然的想念和莫名的溫暖,在心底盤旋。
那些曾經陪伴我們的人,如今安在?
我和洛凌、遠汐、小沫意猶未盡地回憶著小學的點滴。我們緩緩走出二小3班這個熟悉的教室,輕輕關上藍色的木門。吱呀吱呀的聲音打破了校園的寧靜。
而當我再次環顧二小時,發現學校其實變化很大,變得不再熟悉,推翻了記憶中的模樣。我們長大了,看過往的風景時,卻還停留在最初的印象。
不遠處有兩個小孩玩得面紅耳赤卻笑若燦陽。
洛凌不禁感嘆兩小無猜真好。
遠汐撲哧一笑,“二小無拆”更好。
之前聽說二小生源不足,可能要被拆除改建。那時我有點失落,畢竟二小承載了我們六年的記憶和老時光。在二小,沒有變壞的心情,沒有失落的感懷,有的是無憂無慮和天真爛漫。如果二小被拆,拆除的也就不僅僅是二小。幸好最后二小無拆,照常辦學。
只要二小無拆,記憶也還在,舊人舊事舊物舊時光,就不會蕩然無存。也許在某個天藍的晴天,你想起在二小的時光,會很想回二小走走,或者只是回到熟悉的教室,坐在那個熟悉的座位,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用做,就能安享歲月的靜好安然。
編后:這樣一篇回憶舊時光的稿子,不知會勾起我們多少的回憶,讓我們沉浸其中,不愿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