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揚
【摘要】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對該系統的建設、維護和管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通信傳輸系統 建設 維護 管理 城市軌道交通
城市軌道交通特指采用軌道運行的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地鐵交通、輕軌交通、單軌交通、有軌電車等,其中地鐵交通是比較常用的一種軌道交通方式。通信系統既是軌道交通中進行調度、聯絡、監視、廣播、治安、信息發布等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行車安全以及快速、準點、高效優質服務的重要保障。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由運營通信系統、公共通信系統和公安通信系統三大部分所組成,而傳輸系統是這些系統中最重要的子系統,為通信系統信息傳輸提供支撐[1]。
一、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的構建
1.1系統構建原則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傳輸系統應滿足通用性、可靠性、組網靈活、維護簡單等原則[2]。通用性是指系統能滿足各種格式的信息傳送需求,并滿足多種業務通信的要求,而且能為以后網絡接入預留必要接口;可靠性是指系統應滿足安全高效、先進適用的要求,即能適應軌道交通的環境條件、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關鍵部件冗余配置,出現故障時能快速切換;組網靈活和維護簡單要求系統能適應數字化、智能化、模塊化、環保化的發展方向。
1.2 搭建傳輸網絡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多選用OTN和MSTP傳輸技術。兩者的主要接口形式都是G.709/703 IEEE802.3,業務能力都比較強,相比較MSTP價格方面更有優勢。城市軌道交通對通信可靠性要求高,主備用通道的倒換時間≯50ms,所以保護通道應采用四纖雙向復用段共享保護環模式,利用兩條上下行光纜構成自愈環,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為提高系統安全性,應采用多種保護方案,設備電源、交叉連接等關鍵節點應采用1+1保護,2M傳輸等重要業務應實現1:N單板保護。
1.3 重視設備選型
應根據通信系統及子系統設計規格、接口要求進行設備選型。光纜一般選擇G.652和G.655光纖類型,其中G.652價格更便宜,應用也更廣泛。應選擇具較好保護層的光纜,同時容量上要有一定富裕,以便未來發展時可以接入。電纜應有較好的屏蔽、抗干擾能力。通信設備應采用數字化、智能化、模塊化的型式,便于擴容、安裝和維護,同時還要有較好的防腐、抗震、抗電磁干擾能力。
1.4 加強施工環節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傳輸系統施工流程為:材料、設備進場驗收→光電纜支架安裝、橋架管線安裝→光電纜敷設、通信傳輸設備安裝→光電纜及其電源、接地系統測試→傳輸系統調試→試運行→竣工驗收→交付運營、維護。為了統一施工工藝和標準,應實行樣板制,即首件設備、部件符合規范要求后作為樣板,并做好一個有代表性的車站作為樣板車站,后面的施工嚴格按照樣板要求進行。另外,加強施工組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堅持每道工序把關,運營單位提前介入并參與建設全過程,也有利于施工質量的控制。
二、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的維護和管理
2.1 重視標準和制度建設
維護和管理是確保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安全、可靠、高效運行的基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標準和制度就是維護和管理工作的“規矩”。應建立完善的作業標準,如通信光電纜巡檢作業標準、通信傳輸設備檢修作業標準、通信傳輸線路設備故障處理流程標準等;并制定嚴謹的規章制度,如傳輸機房安全管理制度、通信網管巡檢制度等。
2.2 加強巡檢和維護
光電纜線路必須經常巡視,并定期檢查綁扎節點是否牢固,名稱標記是否剝落、模糊以及外皮是否破損,這些問題一經發現必須及時解決。其次,應堅持定期對線路進行監測,一旦發現技術指標偏離標準,應找出原因并解決。再有,應加強對設備環境維護,如機房環境溫度檢查、灰塵清理、電源檢查、地線與防雷設施維護等。最后,加強傳輸網絡的監控,收集各種報警信息,跟蹤故障來源,保證網絡運行通暢。
2.3 注重業務培訓和相關基礎工作
業務能力決定了通信系統維護管理的質量,因此應堅持開展操作培訓和業務交流并形成制度,以便不斷提高維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加強基礎性工作,如日常維護和日常值班管理,網管人員必須按照規程對線路設備開展日常維護,值班期間隨時準備應急搶修,出現故障時判明傳輸系統狀態,以合理確定故障影響范圍,盡量避免通信中斷。此外,還應完善技術臺帳、備齊備品管理等。
三、 結語
城市軌道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對通信系統工程的技術和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同時通信技術日新月異,所以建設、維護人員應懷抱只爭朝夕的精神,既要不斷總結經驗,也要時時學習和汲取新知識,以不斷充實自己和提升業務素質,這樣才能更好適應城市軌道交通事業發展的需要。
參 考 文 獻
[1] 謝文東. 論地鐵通信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J]. 通訊世界,2014(2):12-13.
[2] 楊柏鐘. 確保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傳輸系統穩定運行的幾個關鍵環節[J].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1,14(5):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