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分析科技期刊二維碼應用現狀的基礎上,結合二維碼支付存在的不足和科技期刊的特殊性,指出應揚長避短,進一步加強二維碼在科技期刊應用中的服務定位,著重優化科技期刊官方宣傳服務、閱讀體驗提升及互動服務、現刊和過刊目錄導覽服務、稿件投稿流程定位服務以及實時推送個性定制服務等,以帶動科技期刊品牌影響力的提升。
[關鍵詞]科技期刊;二維碼;服務定位
[作者單位]林安紅,《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
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下,傳統紙媒在二維碼的運用實踐中,借助二維碼“閱讀引擎”的功效,為讀者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全形態閱讀體驗,也為科技期刊的數字化應用提供了新的啟迪。但鑒于科技期刊的特殊性以及二維碼應用存在的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尤其是二維碼支付功能,筆者分析認為科技期刊在積極嘗試應用二維碼的同時,應理性分析二維碼的各項功能,以服務為主,著重開發并完善科技期刊二維碼的服務功能,以有效促進傳統紙媒與二維碼的融合,促使科技期刊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一、科技期刊二維碼應用現狀
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和互聯網便捷性的提高,為二維碼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線上線下的實時互動以及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活潑的延伸內容顯著延長了用戶的閱讀時段,創新了用戶的閱讀體驗,亦大大節省了傳統紙媒的版面,提高了傳統紙媒的點擊率與關注度。于是,二維碼作為一種連接報紙、手機和互聯網的新興數字媒體,日益受到傳統紙媒的青睞。如《人民日報》《長江日報》等積極應用二維碼打造“立體報紙”,用戶掃描報紙上的二維碼,即可快速并輕松瀏覽和閱讀報紙的延伸內容。這既有效地擴展了報紙容量,也有效提升了用戶的讀報樂趣,從而推動紙媒傳播形態的創新,有效促進其品牌的強化和延伸。但整體而言,二維碼在期刊中的應用率不高,尤其是在科技期刊中應用得更少,且很多科技期刊的二維碼應用主要是拘于形式,用戶掃一掃主要是了解期刊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鏈接到期刊網站,對二維碼的應用功能開發亟待加強。
二、二維碼支付功能弊端與科技期刊特殊性分析
隨著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支付服務創新日趨加快,二維碼支付作為一種新的支付模式應運而生。從實踐來看,盡管已經有部分紙媒開始積極探索并嘗試二維碼支付業務,但不同媒體之間的實踐效果差別較大。筆者認為應審慎看待二維碼的支付功能,尤其是對科技期刊而言,除二維碼支付本身存在不足之外,科技期刊的特殊性亦決定了當前短期內使用二維碼支付功能是不成熟的。
1.二維碼支付功能的弊端
筆者對二維碼支付功能存在的弊端進行歸納,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付費功能隱患多。隨著二維碼支付業務的發展,為方便用戶快速進入手機網頁,不少商家直接將宣傳網址壓縮到二維碼中。因為二維碼作為一項編碼技術極易遭到破譯,一些不法分子惡意利用這一弊端將帶有病毒程序的網址鏈接或惡意網址的下載鏈接置入二維碼,僅2014年3月,微博網警就查獲病毒582個,攔截二維碼惡意網址14萬個。用戶一旦掃描并操作該類二維碼,手機就會中毒并被亂扣話費或耗費大量流量等。這很大程度上損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且惡意二維碼隱蔽性較高,常偽裝為正當軟件并滲透到各種應用中,導致殺毒軟件也未能全部察覺。同時,二維碼由于使用的便捷性和新鮮感容易激發用戶的使用積極性,并令人疏于防備。
第二,信息安全隱患。目前,我國缺乏統一的二維碼應用管理體系,在二維碼制作和發布等方面沒有統一規定,極易導致不法分子在二維碼中惡意置入并肆意發布與傳播網絡病毒等負面信息,嚴重威脅我國的信息安全。根據《2013年上半年網秦全球手機安全報告》,二維碼傳播占2013年上半年手機傳播途徑的9%,逐漸成為惡意軟件新的傳播途徑。同時,由于二維碼編碼簡單,容量大,時常被用來存儲大量信息,其中包含著用戶身份證等重要信息,于是,用戶在通過二維碼獲得更多信息的同時,也存在因為二維碼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尤其是隨著移動支付的逐漸興起,不法分子通過侵入藏有支付信息的二維碼以惡意盜取用戶的賬戶和密碼等個人信息,從而竊取用戶的財產;且不法分子還可以進一步利用惡意二維碼滲透到用戶的手機以竊取用戶的個人隱私,同時在后臺下載安裝軟件,這對用戶的手機威脅性很大。
第三,手機支付技術不夠健全。目前,手機支付系統主要涉及消費者、商家及無線通信運營商等三方主體,在這一完整的手機支付過程中,三方之間是一種“不接觸式”的結算方式,存在較大的安全漏洞。因為在具體實踐中,二維碼購物的鏈接主要是網頁,需要借助手機瀏覽器打開,而手機安全軟件由于用戶的主觀疏忽以及手機瀏覽器不支持安裝安全插件等原因導致手機安全性存在一定不足,這些漏洞容易導致黑客對消費者、商家及無線通訊運營商進行多重欺騙。同時,為保證付款安全,整個操作流程較為煩瑣,用戶易被卡在付款環節,影響手機支付這一新生支付模式的長遠發展。
第四,監管不完善。我國二維碼支付存在監管不完善的情況,具體體現為:(1)標準不統一,管理不明確。我國二維碼應用日趨廣泛,但關于二維碼的發布權、企業發布二維碼的相關資質等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和管理,導致相應的編碼、掃碼軟件安全性和規范性不足,容易產生漏洞,存在較大隱患。(2)監管工具不完備,監管難度大。二維碼包含的文本、字符等信息用肉眼無法識別,工商部門需借助相應的掃描硬件設備才能鑒別,但基層工商部門由于經費有限或其他原因,專業的監測設備不足,要做到監管到位存在一定難度。(3)責任主體不明確,調查取證困難多。對比傳統廣告,二維碼廣告相關法律責任主體界定不明確,如二維碼廣告經營者不僅包括二維碼的制作者,也包含二維碼連接入互聯網后的網絡廣告制作者;廣告發布者不僅包括現實媒體,也包括網絡虛擬媒體,還有作為連接二維碼和互聯網媒體的媒介,即二維碼掃描器軟件的經營單位。且二維碼制作使用相對簡單,可隨時刪除制作和發放記錄,一旦相關主體否認違法事實,如何充分有效地搜集證據成為一個難點。
2.科技期刊的特殊性
二維碼支付功能存在的諸多弊端,以及科技期刊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決定了科技期刊在短期內不適合采用二維碼支付功能。
第一,科技期刊發行規模有限。我國手機二維碼支付的使用范圍還很小,而雜志的二維碼購物能否形成規模,關鍵要看雜志的發行量。可見,紙媒二維碼支付實踐困境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紙媒的發行量有限且正呈現日趨下降的趨勢,尤其是科技期刊作為一種小眾化的學術期刊,發行量較小,無法形成有力的發行規模效應。
第二,科技期刊受眾群體相對固定。當前,不同類型媒體關于二維碼購物應用實踐的效果差別較大,其中,時尚類雜志應用效果最好,老年類雜志應用效果最差。因為紙媒讀者的年齡已呈現日益增長的趨勢,年輕群體越來越少看報紙和期刊,其較為經常接觸并擅長使用二維碼,老年群體則根本不懂或者較少了解二維碼的操作及支付功能。而科技期刊的受眾群體相對固定且有限,盡管年輕用戶所占比例日漸提高,但40歲—60歲等年齡段的群體仍然占較大比重,這顯然影響了科技期刊二維碼支付功能的使用和推廣。
三、服務定位:科技期刊二維碼應用的理性思考
科技期刊作為數字化出版活動的主體之一,應理性對待二維碼支付功能,積極思索二維碼在期刊應用中的功能定位。筆者認為,科技期刊的二維碼應用應以服務定位為主,圍繞科技期刊的三個主要群體,即讀者群、作者群和編輯群,結合實踐操作,逐步強化二維碼服務功能的開發或延伸,以揚長避短,更好地利用媒介融合的優勢,帶動科技期刊品牌影響力的提升。
1.科技期刊官方宣傳服務
隨著各類媒體傳遞信息總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全媒體浪潮的沖擊,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為讀者提供更大容量的信息和最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顯得尤為重要。二維碼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形態,以時間軸和內容軸構建出信息傳播的雙翼效應,信息涵載量較大,是普通條碼信息容量的幾十倍。借助二維碼的使用,一方面,有助于科技期刊把更多元化的內容轉換成二維碼,傳播更大信息量以有效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如科技期刊可將相關的期刊信息和編輯人員信息等制成二維碼,在其官方網站上展開宣傳服務。并且科技期刊二維碼除涵蓋傳統紙質期刊包含的版權頁、目次、投稿指南、文章規范格式及刊物獲獎情況等基本信息外,還可以有效融合科技期刊的辦刊歷程,期刊主管主辦機構的研究特長,期刊欄目變動情況,期刊定期的稿件需求側重點以及期刊編委、審稿專家、編輯人員等的研究特長、聯系方式等。另一方面,有利于用戶以最便捷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并保存相應的期刊信息,且結合科技期刊網址鏈接有利于引導用戶主動關注并快速進入科技期刊的網站,進一步激發用戶的閱讀關注和閱讀欲望,借此顯著增加科技期刊文章的被引頻率,進一步擴大科技期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2.閱讀體驗提升及互動服務
傳統紙質科技期刊只能提供平面的視覺感受,每篇文章的圖片大小和數量等囿于篇幅的關系往往有所限制,對科學研究的實驗過程及研究結果表現力不足。而二維碼可以存儲圖片或視頻的URL,通過二維碼的掃描讀取,可以演示相關實驗視頻,展示作者豐富多彩的研究內容,進一步提升其科學研究的嚴謹性,有效防止學術不端,亦能夠有效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同時,通過將科技期刊文章摘要或全文等生成二維碼,并結合圖片、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表現手段來傳播多樣化的信息,其傳播效果顯然優于一般的紙媒文本信息,并可有效搭載用戶深閱讀和淺閱讀之間的橋梁,激活用戶的潛在閱讀欲望,顯著提升其閱讀體驗。此外,通過二維碼可涵蓋作者的個人信息,如將聯系方式、研究方向和研究動態等制成二維碼列于文章的相應位置,便于讀者閱讀時進行二維碼掃描,借此實現并增強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互動交流。
3.現刊和過刊目錄導覽服務
目前,如何在億萬文獻中精準搜索用戶所需的相關信息已成為科技期刊必須考慮的一大難題。通過創建“二維碼科技期刊導覽”將科技期刊現刊和過刊的目錄信息和相關資訊通過語音、圖片和文字等形式集成到二維碼導覽上,并鏈接到科技期刊官方網站,有利于用戶隨時隨地掃描讀取,快速精準搜索所需的相關信息,省卻紙質版翻閱以及數字化出版數據庫中逐條瀏覽的時間等。同時,二維碼的現刊和過刊目錄導覽服務還可以將相應的信息內容根據學科等進行分類整理,如農業科技類期刊,可根據作物、動物、園藝和林業等學科進行區分歸類,有利于用戶根據學科研究所需瀏覽相應的目錄導覽,滿足其目的導向、問題驅動的搜索需求,有效縮短搜索時間,并進一步提高搜索精確度,保障信息的全面性與準確性。
4.稿件投稿流程定位服務
科技期刊社可將作者的投稿信息制成二維碼并鏈接到科技期刊網站的投稿平臺,用戶可通過手機掃描了解稿件的處理流程和實時動態,這樣有利于作者隨時隨地了解并掌握稿件的處理情況,顯著提升作者投稿的便捷性。同時,稿件投稿流程定位服務也有利于責任編輯及時反饋稿件的相應處理情況,有效增強期刊回應的及時性,且借此省卻了責任編輯發送郵件、打電話等常規事務,有效減輕了責任編輯的工作負擔,還可縮小科技期刊社的經費開支,不失為一項多贏之舉。
5.實時推送個性定制服務
科技期刊借助二維碼表現形式的多樣化,開展實時推送個性定制服務可給用戶提供便捷快速的訪問通道和科技期刊個性化內容的便捷訂閱,并將最新信息實時推送到用戶手機。如根據用戶的研究學科及方向,將相關信息定期生成一個URL的二維碼,便于用戶快速了解相關信息,減少網站瀏覽或手機煩瑣的地址輸入問題。且通過二維碼及時同步更新學科與行業發展動態與研究成果,有利于用戶“零時間”獲取學科情報,提高學術資源獲取的針對性。
綜上所述,科技期刊出版單位及其編輯必須審慎對待二維碼的應用,緊緊圍繞“服務”二字,增強二維碼應用的服務定位和功能,挖掘其服務內容,提供優質服務,從而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服務于科技期刊的可持續發展。
[1]徐麗芳,蔣雪瑤. 美國雜志中二維碼的應用[J]. 出版參考,2012(36):37.
[2]尤歆飛.“藏毒”二維碼,“涮”你沒商量[N]. 文匯報,2013-03-31.
[3]佚名. 二維碼暗藏專利風險威脅信息安全[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12/10/c_125831719.htm,2013-12-10.
[4]佚名.2013年上半年網秦全球手機安全報告[EB/OL]. http://b2b.toocle.com/detail--6114416.html,2013-07-15.
[5]張岑. 新興二維碼營銷市場存在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監管建議 [EB/OL]. http://www.ybxww.com/content/2013-10/24/201310241554131529199.htm,2013-10-24.
[6]孫振雷. 二維碼:紙媒發展的新機遇[J]. 編輯之友,2014(6):52-54.
[7]佚名. 掃碼背后的思考,淺析二維碼的利與弊[EB/OL].
http://digi.tech.qq.com/a/20120809/000705.htm, 2012-08-09.
[8]張宜軍,謝文亮. 二維碼在期刊出版發行中的應用[J]. 出版發行研究,2014(3):73-76.
[9]楊郁霞. 科技期刊二維碼的應用情況分析[J]. 編輯學報,2013,25(4):374-376.
[10]黃定光,王金川. 手機二維碼在科技期刊數字化中的應用探索[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33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