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璐
【摘要】 民航浙江空管分局飛行服務報告室(以下簡稱站調)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由于DOF項的運用不當引發的錯報。作為站調管制員,如何修改此類錯報以及如何判斷錯報的錯誤原因成為困擾管制員的一個小難題,本文嘗試利用ICAO4444號文件關于亞太地區實施空中導航服務-空中交通管理第十五版第一修正程序的指導材料提供的例題,對DOF項的難點進行分析總結。
【關鍵字】 民航飛行動態固定電報 編組18 DOF項
中國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為了規范民用航空飛行動態固定格式電報(以下簡稱電報)的使用,保證飛行動態信息及時、準確傳遞,保障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和高效,依據民航局規章《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參考國際民航組織文件《空中交通管理》(Doc4444),制定了《民用航空飛行動態固定格式電報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
一、民用航空飛行動態固定格式電報的種類和定義
民航管制單位支持的電報收發和處理的終端系統一般為航空固定電信網(以下簡稱AFTN),持照管制員在工作運作中拍發的電報既AFTN電報。 這些電報種類包括:
(一)緊急電報:告警報(ALR)、無線電通信失效報(RCF);
(二)動態電報:領航計劃報(FPL),修改領航計劃報(CHG)、取消領航計劃報(CNL)、延誤報(DLA)、起飛報(DEP)、落地報(ARR);
(三)協調電報:現行飛行變更報(CPL)、預計飛越報(EST)、管制協調報(CDN)、管制協調接受報(ACP)、邏輯確認報(LAM);
(四)補充電報:請求飛行計劃報(RQP)、請求領航計劃補充信息報(RQS)、領航計劃補充信息報(SPL)。
在站調的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電報一般為FPL、CHG、CNL、DEP、ARR、DLA和CPL。
二、編組18(DOF/)的應用解析
在許多情況下站調管制員都是謹慎使用18項DOF/,原因在于它的使用太復雜,在個別情況下使用還容易引起分歧和混淆。其實它的用法在ICAO 4444號文件關于亞太地區實施空中導航服務-空中交通管理第十五版第一修正程序的指導材料(以下簡稱指導材料)里就有詳細的說明,文件原文是這樣表述的。
圖1中指出CHG/DLA/CNL/DEP/RQP電報的編組18只要DOF值,不需編組18的其他信息,而且DOF項與跨日無關,只在當前拍發時間的24小時之外(24至120小時,即五天內)需要加。例如現在時刻北京時間“09:00”,拍發明日“07:00”的電報則不加DOF項,而拍發明日“09:30”的電報就得加上DOF項。
特別要強調的是有DOF項的電報在涉及UTC時間跨日的時候,就會變得復雜。為什么我們說拍發帶DOF項的延誤報非常容易系統出錯?指導材料中又舉出了兩個例子來說明這種情況(圖2、圖3)。
從圖2、圖3中我們看到,一個ABC123航班從“UTC22:30”延誤到“UTC02:00”,指導方法是先用CHG報過渡,跨過“UTC00:00”時間,后續再有延誤(在當天內)時,才用DLA報拍發。
這么做是因為拍發DLA報時系統要去找當日對應的FPL,比如圖2例子里的FPL的DOF項值為“100304”(10年03月04日),則DLA報的DOF項也自然生成“100304”,生成的報文則為圖3中顯示:
(DLA-ABC123-NZAA0200-VTBS-DOF/100304)
這里我們發現報文延誤的時刻為次日(100305)的“02:00”起飛,而DOF值則為當日(100304),先要指出是這是一份正確的報文,因為“02:00”時間比FPL原先時間“22:30”時間數值小,系統能正確分析,所以在這份跨日DLA報發出后,若后續再發延誤4小時的DLA報時,系統則會正確拍發DOF值為“100305”的DLA報,但是對于操作人員而言,整個報文就會產生誤讀,造成安全風險。所以為了避免這種風險,指導材料里推薦了比較妥當的方法,即先用CHG報過渡這個跨日時間(圖2)。
(CHG-ABC123-NZAA2230-VTBS-DOF/100304-13/NZAA0200-18/STS/HOSP PBN/B3 DOF/100305)
非常清楚地表達了次航班是從“100304”延誤到“100305”的概念,此后再有延誤4小時時,才用DLA報拍發:
(DLA-ABC123-NZAA0400-VTBS-DOF/100305)。
三、結束語
目前我們的航管系統已經為拍發電報設置了層層安全保障,電報格式自動檢測功能更是大大加速了管制員審閱電報的時間。不過作為飛行服務報告室管制員盡可能熟練掌握電報各個要點、系統性能或錯報處理方法,完善業務水平,將是對電報正確拍發的又一層保障。適當總結錯誤,完成錯報修改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過渡,將有利于管制員更準確地掌握和判斷各種電報情況,更好地保障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