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 崔續彪 鄧芳
【摘要】 描述了RCS和VoLTE的發展歷程,指出RCS和VoLTE相互融合是實現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分析RCS和VoLTE融合中的關鍵問題,提出RCS和VoLTE相互融合的解決方案。
【關鍵字】 VoLTE RCS 融合
一、概述
VoLTE是基于IMS的語音業務,是電信行業內部解決LTE網絡端到端語音實現的唯一的協議架構。同時,為了向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語音服務,VoLTE對各個應用層面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用來保障為語音傳輸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可靠保障。 RCS是可以通過移動分組域或wifi接入的融合通信業務,可以與終端上的通信地址簿等結合并改善升級,提供更豐富的業務,包括實現視頻和文件的共享功能、實現一對一的群組的聊天功能和文件傳輸功能。RCS是電話業務功能的合理補充,這項電話業務可以是一個傳統的電話,也有可能是VoLTE。當VoLTE與RCS共存的時候,運營商就要為用戶提供統一的通信體驗,包括統一的網絡框架,統一發起通信業務的地址,統一的用戶標識簽約信息,并且能夠依賴當前的充分可用的網絡功能和各項業務的要求,實現業務的融合,這樣的業務能夠為用戶提供最好的體驗。當VoLTE與RCS相互融合時,網絡和終端需要支持VoLTE與RCS結合在一起的各項業務體驗。當運營商們描述出來業務的使用場景和用戶的期望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到各大用戶對成本和質量的期望值。然而這些場景卻是依賴當地的網絡接入環境,例如去酒店住宿的用戶或者是用戶漫游到外地的時候,這些用戶可能更加喜歡的是通過wi-fi開進行網絡視頻的呼叫功能,當網絡同處于一個歸屬地的運營商們的網絡,更加偏重于接入LTE。
二、VoLTE與RCS融合發展中的關鍵技術
歐洲部署的RCS戰略要早于VoLTE,并且終端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為RCS提供服務功能。在終端內部設置RCS,與原來手機生成的地址薄保持一致,通過下載客戶端的方式進行安裝程序。RCS在早期就集成了各項業務,提供一套全面的音頻和視頻的服務功能,但無法保障音頻的通話質量和語音功能的連續性。隨著后期VoLTE的逐漸成熟發展,考慮兼容VoLTE。為了實現RCS與VoLTE的相互之間的融合,RCS可以采取系統內置的方式,通過共享手機原來的地址薄,不需下載客戶端,獲得相同的用戶簽約數據。
RCS與VoLTE都基于IMS的協議。IMS協議棧提供用戶鑒權、會話管理、媒體控制等功能,是終端側實現融合通信業務的基礎。目前,終端支持VoLTE與RCS融合有如下三種協議棧實現方式:
AP側單棧:IMS協議棧只在AP側實現;
CP側單棧:IMS協議棧只在CP側實現;
AP+CP雙棧:AP、CP側根據各自特點和功能需要分別實現一個IMS協議棧,進行相應的IMS業務處理。例如:在CP側的協議棧用于VoLTE、AP側的協議棧用于其他業務功能。
上述三種方式,均可支持融合通信業務功能,但在業務擴展性、接口開放性、終端功耗上各有差異,其中,AP+CP雙棧實現方案兼顧了性能和靈活性,可支持基于WiFi的融合通信業務,是目前推薦的優選方式。若IMS協議棧只在CP提供,則要求CP提供協議棧開放接口以便支持即時消息、VoWiFi等功能開發。
VoLTE與RCS融合需要由IMS核心網提供業務控制和服務。由于RCS具備互聯網應用中的特性,普遍采用了內置于應用層面的IMS協議。不管各種終端的實現機制如何,不管一個網絡用戶使用了多少個不同的終端設備,IMS核心網都有能力控制好來自各個不同的客戶端的注冊機制。對于部分運營商們來說,不必等到終端廠商們都達成一致的時候,就能提供和部署RCS和VoLTE的融合業務。在RCS演進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融合入VoLTE這項業務,如果在終端的語音設置里優先選擇了VoLTE,終端應盡量的留在LTE網絡里,通過VoLTE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并且安全可靠的語音服務功能。當VoLTE不可用時,RCS就需要通過LTE或者是wifi接入網絡。VoLTE和RCS使用同一個IMS核心網是發展的趨勢,IMS網絡需要支持接入不同的RCS和VoLTE的實現機制,這種不同的接入方式可能取決于用戶的選擇、市場運行機制的不同以及運營商們的不同策略,接入的技術可以是LTE、CDMA和wifi。
結語:隨著RCS標準的演進,最新版本已經包含了VOLTE的功能,但目前很多終端廠商仍堅持采用獨立的IMS協議棧來實現RCS,因此很難完全支持GSMA定義的VoLTE和RCS的融合方案,還需要完善各項標準化的工作。隨著GSMA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加快明確業務的需求量,并且推動著產業向更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將這項終端的實現方案趨向于一致。
郵寄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東風路128號 鄧芳 收
電話: 13931139086
參 考 文 獻
[1]謝斌.終端VoLTE和RCS的研究[J].電信技術,2012(29):90-92.
[2]于化龍.IMS中基于策略的機制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1(17):62-63.
[3]呂振華.淺談IMS解決方案及架構[J].硅谷,2010(0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