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生
我班蘇同學近來屢屢犯錯——經常影響課堂紀律且言語粗暴,偶爾還有頂撞老師的舉動,經多次教育,仍無明顯悔過跡象。無奈之下,我們幾位老師商定之后,只好使出殺手锏——將蘇同學交由學校政教處按相關規定處理并告知家長,除非蘇同學的“保證書”能得到班主任和所有科任老師的簽名通過。
蘇同學對于我們的“最后通牒”頗為“忌憚”,因為那意味著在學校里被公開批評,回家還得挨揍。所以,當天下午,蘇同學就帶著他的“保證書”,垂頭喪氣地走進辦公室,乞求科任老師給他簽名。或許是不忍看他這樣一副“可憐相”,大家都一一給他簽名。只見他過五關斬六將,臉上開始顯露出得意的神色,一轉眼就來到了我的身旁。
“陳老師,簽名!”他得意洋洋地把“保證書”甩在我的辦公桌上。我正欲落筆,但轉念一想,他可是我們班的“慣犯”,經常擾亂課堂紀律,弄得科任老師們苦不堪言。機會終于來了,這回可不能輕易“饒”過他,不能像其他老師那樣走過場,一定要挫挫他的銳氣。
于是,我只給他簽了一個“陳”字。
他拿著保證書,方才舒展了的眉毛又緊縮起來。
“老師,怎么只簽一個字?”他滿臉疑惑。
“你這話問得好,雖然你最近的表現非常糟糕,但你這么快寫好了“保證書”,并且態度誠懇前來認錯,表明你有改正錯誤的決心。看在你這么積極的份上,我才簽了這個字。但不知你對自己的錯誤是否有了深刻的反省,所以剩下的兩個字明天再說。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吧!”我故意板著臉說。
他自討沒趣,只好灰溜溜地走開了。
第二天,他又帶著“保證書”,如約來到我的身旁。這回我只給他簽了一個“平”字。
“還有一個字呢?”他很納悶。
“我相信你已深刻反省了自己。你能如約趕來,表明你是個守信用的人。其實,你不僅在生活中守信用,在學習上亦是如此。上學期語文期末測試,你不就達到了我們約定的目標嗎?古人云:‘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你做人做事能講究信用,我相信,沒有你做不好的事情。只是,你這“保證書”上沒有詳細提到今后的打算和承諾。你的寫作水平不錯(其實一般),回去再寫一份今后的‘計劃,不在乎篇幅的長短,關鍵是要有真情實感。”我用期待的眼神望著他,語氣比上一回溫和了許多。
無奈之下,他只好拖著沉重的步子,有氣無力地走出辦公室。
“陳老師!寫好了。”第三天,他又如約而至,把“計劃”恭恭敬敬地遞到我手上,只見他臉上毫無表情,也許是不知我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擔心自己不能過關。
“我相信,你自己寫下的承諾,一定能夠信守。”這回,我毫不猶豫地給他簽了最后一個“生”字。“我發現蘇同學越來越有禮貌,比以前更懂事了!”為了緩解他過于緊張的情緒,我故意調侃了他一下。
“想知道最后簽的這個‘生字背后隱藏的故事嗎?”
“想!”他有些好奇。
“還記得嗎?那是上個學期的事情了,有一次下課時,你在自己的座位上磕了一地的瓜子殼兒。我暗想,你怎么這么不講衛生,正想上去教訓你一番,想不到你轉身取來垃圾鏟和笤帚,把那一地的殼兒清掃得干干凈凈。素質這么高的同學,我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不禁愧疚不已!”我雙眸凝望著他,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我站起來,微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其實,你有很多優點,如講究衛生、聰明、守信用、有勇氣……,今后若能將這些優點發揮在正道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上,你一定會是最棒的!”我特意把最后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
“來,咱們握個手,以示承諾!”我鄭重地伸出手,他有些戰戰兢兢,猶猶豫豫地伸出了手。
離開時,蘇同學再三向我承諾,以后一定認真學習,好好做人,然后攥著“保證書”,臉上綻放著久違的笑容,飛也似的沖出了辦公室。
一個星期后,我和班里幾位班干部閑聊時,刻意提起了蘇同學。他們都覺得很奇怪,因為蘇同學最近上課不吵了,有一兩門課還交了作業。
我不由微笑著說:“ ‘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看嘛,我們的蘇同學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也就是自然的事,我們不能一味地用老眼光看待一個人。”
當然,我打心底里明白,僅憑這次教育就想把蘇同學徹底“改造”好,是不可能的事。人總是在錯誤中成長,更何況是小孩。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轉化后進生的五個原則之一,就是允許反復。教育家呂型偉在育人過程中始終樹立一個信念:人是可以教育好的,我們的教育應該有力量把不好的學生教育過來,要有耐心,要寬容,要允許孩子犯錯誤。
自此之后,我更加關注蘇同學。課堂上,每當他有表現的沖動時,我會把機會優先給他,表現好即當眾表揚;課間休息時,我主動與他及他那幫“哥兒們”搭訕。我了解到,其實他是一個對未來有想法的人,希望自己將來能有一技之長。這表明,他也有難得的上進心。偶爾,也會有老師在辦公室發發他的牢騷,我立刻找他了解情況,一番和風細雨的勸誡之后,只見他耷拉著腦袋,并承諾向那位老師認錯。
如今,事情已過去一個多月,盡管蘇同學的學習成績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但相較之前,他對待老師和同學的態度謙和了許多,違反課堂紀律的次數也有明顯的下降,在成長之路上無疑邁進了一小步。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他強調:“教育最顯著的效果體現在,要使一個人開始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人,自己身上有哪些優點有哪些缺點。”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引導學生觀察自己,思考自己的命運,渴望自己生活充實,精神豐富,思想上充滿信念、追求和激情,一天比一天變得更好。當引導、鼓勵、賞識、尊重與教育契機有機結合時,我們的教育工作才能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作者單位:廣東樂昌市北鄉鎮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