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肖
【摘要】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教師,教師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具體執行者,也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教學原則,教師的主導地位尤為重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和幫助學生,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現學習數學的適合于自己的好的學習方法,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師甚為關注的問題,“導”字也承載了諸多教師的思想和汗水。
【關鍵詞】數學 導 主導 導學
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新型人才是現代教育的主旨,達成目的、實現主旨的主要途徑依賴于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教師,教師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具體執行者,也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教學原則,教師的主導地位尤為重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和幫助學生,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現學習數學的適合于自己的好的學習方法,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師甚為關注的問題,“導”字也承載了諸多教師的思想和汗水。
一、引導激趣,讓學習變苦為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和孜孜不倦進行鉆研的不竭源泉。研究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征,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看待問題,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培養和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引導學生養成樂于理解掌握已學知識、主動探究新知識的習慣,使其充分感受學習過程中的成就快感。這樣對于學生來說,學習不再是苦難,而是積極走在人生路上的享受;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智慧征途中充滿激情的挑戰;學習不再是無趣,而是同伴互助共促成長的快樂階梯。課堂教學伊始,經典數學家成功的范例、生活中非常接近又非常不解的數學現象、充滿智慧的數學游戲等,早已將學生的好奇之心牢牢的抓在手里,學生一心只想本節課要學到什么新知識來解決這些謎團,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恰當適時的課堂游戲、謎語笑話、以及數學知識競賽、列舉生活中的數學等活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動起來,通過不同手段刺激的學生的各種感官,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讓學生身、手、眼、腦協調統一,徜徉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鉆研,共同探討,相互分享各自的成果,向著教師安排的既定目標不懈邁進。
二、導授學法,讓學會變會學。
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學理念會變化,學生的需求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知識面的拓展、知識層次的深化,不再是簡單的一句“學會了嗎”能夠滿足的了的。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其實教師備課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這種學習的心得引導學生如何學習新知識、穩固舊知識。
比如課前預習,根據教師設計的導學案,首先明確學習目標,根據目標研讀課本,隨手標記出不理解之處,研究本節課的知識點與前一節課、本單元甚至是本學科有什么聯系,處于什么地位,最好是能夠畫出知識網絡圖,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但能夠主動的研究所學知識,還能夠增強知識的穩固性。學生在探討和分享的過程中,獲得了學習知識的滿足感,同時也吸收和學會了老師和同學們對知識的學習方法和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問題。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之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共性問題和掌握的知識漏洞進行精講——講深、講細、講透,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適當拓展和強化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過程,教會了學生學習,教師就好比是分身有術,在導學案的指揮下,指導在每個學生身邊。只有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
三、傳導善思,讓羊腸小道變通途。
善于思考是一個人的良好習慣,善與關聯是智者的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善于思考和善于關聯更為重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善于思考會提高學生的學習力,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善于分析,能夠抓住問題的矛盾點,做到有針對性。善于關聯是指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知識網絡的培養,指導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善于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形成知識樹或者是思維導圖,使知識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更容易發現知識的真諦和關鍵所在,在遇到相關問題時能夠回憶和想象出來。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善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典型問題和掌握較弱的知識點,進行點撥和疏導,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習慣,發揚善于思考的探究精神。當學生遇到感覺很棘手——思考問題的思路很狹窄或者幾乎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具體的情境,通過典型事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將思維聚集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拓展學生的思路,豐富他們的想象力,逐步引導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達到羊腸小道并通途的效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善于思考和善于關聯的重要性。
四、導新立異,讓課堂由教師一言堂變為學生自主活動的天地。
創新是當今社會發出的最強音,當代學生必須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不被社會淘汰。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大膽使用并創新導學案,通過導學案的使用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學生根據導學案設置的學習目標,在獨立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向老師和同學們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和看法,敢于提出自己獨特的創意和想法與大家分享,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具備創新素質。教師要適時適地地引導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據理力爭,要善于動腦,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教師還要創造學生大膽質疑,參與創新的機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不同于他人的意見和建議,調動學生創新思維火花的產生。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導”的作用,合理放手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下,對學習產生興趣,學會學習,善于思考,善于創新,成為新時代的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