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改革化浪潮的簇擁下,我國高校后勤改革也在不斷深化發展中,如何在改革大潮中,因時利導地開展后勤創新研究,成為擺在各地高校面前的一道課題。新形勢下,傳統的后勤服務模式走向僵化,需要探索出一種與時代同步的創新模式。本文通過分析三種傳統后勤服務模式的優劣,總結出可以突破創新的節點,以使高校后勤服務邁入更加規范有序的新階段。
關鍵詞:高校 后勤服務模式 創新 對策
0 引言
伴隨教育改革的實施,新階段高校后勤服務模式也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進行創新研究,打破體制束縛,煥發蓬勃生機。根據出現的問題,對癥下藥,開拓思路,推動高校后勤走向精細化,專業化。
1 高校后勤服務模式的形態
高校后勤服務的基本思路是借助體制,同時遵循市場規律,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早期高校后勤管理依附于計劃經濟體制,把控度高,但資源利用率低,開放性不足,加之管理缺乏靈活性,主次不清,造成了不少痼疾。伴隨我國各項改革的開展,高校后勤服務也迎來了變化契機,通過放權,社會企業效率高效,透明公平,管理科學的優勢得以體現。根據開放程度的深淺,高校后勤服務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1.1 自主模式
自主模式,即是后勤服務由學校主體自行承擔,基本不對外開放。學校憑借自身優勢,按照市場化管理方式,獨立運作后勤服務。相比于市場上完全獨立的公司形態,是一種虛擬運營程度較高的模式。高校本身或相關所屬團體以市場化公司為標準,實現后勤服務的自主經營,同時高校具有監管,協調,考察的職能。
這種模式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高校的自我消化,自我管理水平較高,另一方面,也是吸收高校眾多勞動力的一種保護措施。但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也形成了資源浪費,負擔過重,活力不足的困境。
1.2 放權模式
放權模式,就是部分對市場開放,引入有資質的市場企業,管理公司等,以達到高校資源與社會資源的有機整合。不同于自主經營,社會力量的參與,象征著競爭機制的展開,有利于高校后勤服務走向規范,現代,透明。自主管理壁壘的打破,也彰顯了高校樂于參與管理創新,勇于融入市場的改革決心。
高校采取此類服務模式,需要嚴格準入制度。對有意向參與競標的社會企業,要精挑細選,以管理水平高,服務質量好作為主要衡量標準。
1.3 市場模式
市場模式,也即是開放模式,完全將高校后勤服務托付社會企業,高校僅保留監管,督查的有關職能。通過引入社會力量,分擔政府壓力,讓高校各種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組合,高校本身也可以抽身退步,將更多精力用于教育科研等方面。由于優質企業本身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科學的運營機制,在實現盈利創收的同時,也給高校后勤服務模式從僵化到改革提供了鮮活范例。
2 高校后勤服務模式的創新思路
盡管我國現階段高校后勤服務模式在不同的形態中,得到了長足發展,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但也應當看到,效率不高,質量不硬,體制不順,都在逐漸禁錮著后勤服務模式的進一步提升。在這種形勢下,我們不應裹足不前,要開動腦筋,試圖從多方面疏通關節,摸索出一條新型發展之道。
2.1 更新觀念
隨著建設和諧社會的口號提出,穩定高效成為人們熱議的詞匯,高校后勤服務的提升,同樣離不開穩定的基本局面。要維持高校后勤服務的穩定性,就需要我們理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加強與學校主體的交流溝通,以后勤高質量服務促進高校辦學效益的增長,消除消極因素,構建和諧穩定校園。
2.2 體制改革
隨著逐漸容納進市場,高校后勤服務體制已得到長足改變,這里的體制改革,著重強調后勤機構與高校行政主體間的潤滑順暢。職權方面需要清晰化,配合方面需要流暢化,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社會力量,對高校整體資源做出合理科學的配置。
2.3 信息共享
管理過程,也需及時創新??墒褂脭祿斓男问綄笄诜战洜I情況進行公示,共享,實現資源一體化,管理數字化。適時進行風險估算,評估經營勢態,在協同配合中,實現雙贏目標。
3 創新對策研究
在總體創新思路的指引下,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創新對策:
3.1 加快人才建設
鍛造出一只素質過硬的后勤隊伍是保障后勤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加快人才建設,做到人盡其才是提高后勤服務的應有之義。要突破選人局限,打通用人渠道,在比較中考查人才,組建成一個昂揚向上的奮進集體。通過社會招聘與內部競聘相結合,組建專業系統的學習體系(培訓班,交流會等),深層次全方面挖掘后勤服務人才。
3.2 提高軟實力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行業競爭呈現出新形態:從早期的資本競爭,逐漸演化為各種軟實力的比拼。而后勤服務水平的高低就是競爭軟實力大小的體現。在人才儲備,細節管理,專業水平等方面,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加強,以形成集團優勢。提升軟實力的方式多種多樣,定期開展職業培訓是可行之道。
3.3 強調責任心
后勤服務系統在高校整體運行中起到中樞作用,尤其需要從業者具備強烈的責任感,時刻謹記自身承擔著保障支援的重大職責。對缺乏責任感的員工,要建立高效有力的懲罰機制,對管理兢兢業業的優秀人員給予肯定獎勵。
3.4 拓寬服務渠道
通過各種各樣的合作方式,加深聯系,打出知名度,與優惠企業開展長期交流,營造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
4 結語
高校后勤服務改革創新在新時代下變得勢在必行,需要我們展現出積極熱情的面貌迎接之后的轉變。只有與市場接軌,多方發力,才能保障高校后勤服務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鵬.高校后勤改革的發展理念與路徑選擇[J].華人時刊(下旬刊),2013(8):240-240.
[2]陳永濤,劉義榮.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的高校后勤改革實踐與探索——以南通學院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2(6):3-5.
[3]劉新秀.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理論視閾下的高校后勤改革[J].惠州學院學報,2010,30(5):125-128.
作者簡介:易芳(1984-),女,湖南常德人,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高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