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初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后,據不完全統計,向社會公布了養老金并軌方案的省份至少已達13個。
各省的實施辦法大體與國務院改革方案保持一致,即從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
各省落實養老金并軌方案的過程中,養老金待遇會不會下降成為各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普遍擔心的問題。對此多省都提出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對于2014年10月1日改革前退休的“老人”及改革后參加工作的“新人”來說,此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養老待遇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對于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尤其是改革后10-20年內退休的人員來說,其養老金待遇可能會出現一個‘洼地。”相關人士說,“設立10年過渡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樣的‘洼地。”
(《人民日報》201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