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局今日對聯(lián)合國“南京大屠殺申遺”事件的反應,完全表露出了日本的小格局視野與幼稚的處事本能。
欲停止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經費支持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0月9日公布2015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47個項目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日本對于中國申遺成功反應強烈。
日本政府10日發(fā)布外交發(fā)言人川村泰久的談話,聲稱“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理應公平中立的國際組織存在著問題,感到極為遺憾”。
作為“負責任的”會員國之一,日本要求該組織“實施制度改革,使其不被政治利用”。川村稱,“申報項目基于中國的單方面主張,檔案完整性和真實性顯然有問題”。日本政府此前對于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人數的看法都是“學說眾多、認定困難”。報道稱,日本政府將繼續(xù)要求中國“自重”。日本政府10日已通過在北京的駐華大使館向中國外交部抗議,稱“不應政治利用教科文組織項目”。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12日晚的BS富士臺節(jié)目中表示,應該討論停止或減少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經費支持。菅義偉稱:“政府正在討論停止或削減出資。”
菅義偉對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提出質疑稱:“圍繞相關事實存在意見分歧,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中方的單方面意見作出決定是不合適的。”對于記憶遺產的審查標準只討論資料保護的必要性,而不考慮是否符合歷史事實的做法,菅義偉稱:“這是暗箱操作。應當確保透明性和公平性,(日方)正在商討對策。”
這已經不是日本第一次這樣對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發(fā)出恐嚇。在2014年中國剛剛提出有關南京大屠殺資料登錄時,日本政府就認為: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被政治利用了。作為日本執(zhí)政黨的自民黨的有關委員會曾經公開宣稱:對于南京大虐殺(下稱為:南京大屠殺)以及慰安婦的是否存在,我國一直是持否定的立場,但中國還在申請,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東京新聞》報道稱,日本政府高官擔心,中國申遺成功“將使日本政府沒有承認的死難者超過30萬人的數據”變成既成事實,被加以利用成為宣傳日本負面形象的材料。報道認為,中國今后將以此在歷史問題上加大對日本的攻勢。《每日新聞》稱,這件事可能會給中日改善關系的潑上冷水。
小格局視野與幼稚的處事能力
教科文組織自然不在乎日本的威嚇,倒是嘲笑日本人太蠢。本來,犯戰(zhàn)爭罪行的是日本上一代的一些人,后人只要老老實實承認日本犯下侵略別國的罪行,與上輩罪犯劃清界限,割斷精神聯(lián)系,也沒人逼他們還“歷史債”。但安倍等人卻倒行逆施,美化日本軍國主義戰(zhàn)爭罪行,硬要把自己與70年前的侵略者綁在一起,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那自然要受到同樣的譴責。如果他們執(zhí)迷不悟、挑釁耍橫,教科文組織自有辦法教訓他們。不繳經費嗎?到一定期限,可剝奪其投票權;繼續(xù)違規(guī)違章嗎?可將其掃地出門。
日本一些人的確愚蠢,他們這一鬧,等于在更大范圍給自己作了負面廣告,讓更多人看清安倍口頭上喊“積極和平主義”,念的卻是外祖父岸信介那本“侵略有理”的經,兩代人政治上一脈相承。對和平安全而言,這是個不祥的信號。
所以,中國聯(lián)合國問題專家張貴洪表示,日本若停繳經費,對教科文組織產生不了長期影響,但會損害日本的國際形象。
自從中國對南京大屠殺申遺后,日本一直進行搗亂,橫加阻撓。據菅義偉披露,“包括首相安倍晉三在內,提出了8次交涉要求”。同時,日本也向教科文組織施壓,誣稱中國的申報缺少完整性、真實性,要求不要批準中國的申報。“事實勝于雄辯”,教科文組織尊重事實,公正行事,使日本的打算落空。
再者,日本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力量,在聯(lián)合國費用問題上始終占據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位置,一直以來,其也樂見其成,以彰顯日本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與影響力。當然,也不排除其在不斷擺脫歷史束縛之后試圖謀求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的“私心”。
多少年來,日本所以表現出對國際事物的熱情與關心,無不體現著其“入常”野心,并且,時至今日,這份野心熱情有過之而無不及。常言“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日本當局今日對聯(lián)合國“南京大屠殺申遺”事件的反應,則完全表露出了日本的小格局視野與幼稚的處事本能,這與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大國責任與擔當要求相去甚遠。
威脅不了反傷自己
還不止如此,日本向聯(lián)合國發(fā)難已不是第一次。中國“9·13”閱兵,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應邀出席。在此前后,日本好幾位內閣成員輪番上陣,對潘基文糾纏不休,先是勸阻,后是攻訐,指責他違反聯(lián)合國中立原則。當然,都被潘基文據理駁回,日本也無計可施。
其實不僅僅是威脅,而且還有詭詐、嚚猾與糾纏。
二戰(zhàn)后,美國全面占領日本,給日本搞了一個“和平憲法”。最初,日本就是想方設法保住天皇體制。然后,由于朝鮮戰(zhàn)爭,日本被美國“重用”,他們的心思漸漸活泛起來,漸漸就有了一個重塑二戰(zhàn)史長期計劃。
日本的一些學者不承認日本對中韓等國的侵略,不承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虐待戰(zhàn)俘等歷史罪行。日本與他國重新建立外交關系時,也有意設法回避戰(zhàn)爭賠償和戰(zhàn)爭道歉的責任。
然后,日本將二戰(zhàn)中的甲級戰(zhàn)犯放到靖國神社供奉(1978年),歷任政客們開始一波又一波“失言”,否認二戰(zhàn)中的戰(zhàn)爭罪行。尤其從1980年代、1990年代到21世紀的最初幾年,那樣的“失言”一步步突破底線,日本對二戰(zhàn)的胡說漸漸就沒有底線了。日本的政治、歷史、記者和藝術家們在此期間,也以更多的文章和藝術作品,將二戰(zhàn)史幾乎全部弄顛倒了。
接著就到了第三階段,2015年9月17日,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強推下,日本參議院安保法制特別委員會通過了安保關聯(lián)法案。日本“和平憲法”終于被架空了,不再對日本有什么實質性約束了。日本此舉實際上是企圖重建日本國際軍隊,甚至是重走軍國主義的老路。
轉眼到了二戰(zhàn)同盟國勝利70周年之際,日本一方面感到自己已經基本完成了篡改二戰(zhàn)史的艱巨任務,一方面又擔心中韓等國的堅持,擴大對日本的正確認識二戰(zhàn)錯誤的要求重新得到國際社會的響應,便以更強硬的姿態(tài)主動攻擊。聯(lián)合國秘書長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中韓的立場,日本就首先予以攻擊。然而事實會證明,日本不僅威脅不了中國和聯(lián)合國,還會反傷自己。
(《環(huán)球時報》2015.10.13、新浪網2015.10.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