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低血壓病 這類老年人平時要加強體能鍛煉,注意勞逸結合、食物營養,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還要戒除煙酒。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坐著和趴著睡覺,起床時動作要從容、緩慢,以免發生意外傷害,還應避免長時間的低頭或下蹲。慎用鎮靜安眠藥及擴張血管藥。中醫治療此病有較好療效,可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如人參歸脾丸、八珍丸、黃芪生脈飲、刺五加浸膏等。還可進行針灸、推拿治療。
老年性低味覺癥 有些老年人進餐時,總抱怨飯菜不香、不合口味,甚至有食不知其味的感覺,家人還以為是老人太挑食。其實,這是老年人體內缺鋅的表現。長期下去,極易引起食欲不振,影響營養攝入,造成老年人健康狀況下降。人體內鋅的總含量雖只有2-3克,但鋅在人體內無處不在,作用非常大。缺鋅則會降低味覺敏感度,甚至喪失味覺。因此,平時除飲食養生要適合老人的口味外,還應給老人多吃些含鋅量高的食物,如牡蠣、麥麩、麥芽及蘑菇等。
老年性低體溫綜合征 據老年人養生保健專家研究,降低人的體溫有養老長壽的作用,但體溫過低也會造成危害,其中老年性低體溫綜合征就是老年人常見而又易被忽視的一種疾病。患者表現有畏寒、皮膚蒼白、四肢冰涼、不愿起床或有寒戰反應及起水皰等。當體溫降至35℃時,會出現動作及思維障礙,呼吸頻率及咳嗽反射降低,精神萎靡或意識模糊,昏昏欲睡,反應遲鈍或不思飲食,不解大便,面部腫脹,心跳緩慢等,甚至突發心房纖顫、不省人事及心跳驟停等危象。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定期測量體溫。多攝入高熱量、高蛋白及高維生素的食物,加強體育鍛煉,或針灸命門穴、關元穴或氣海穴等,此方法對人體有溫陽補氣的功效。同時要戒除煙酒,慎用冬眠靈、安定等藥物,還要積極治療原發病等。
(《養生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