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牧辰
1865年4月9日,在美國南北戰爭中,由格蘭特指揮的北方軍死死圍困住由羅伯特·李指揮的南方軍。
最后,羅伯特·李決定繳械投降,以換取手下近三萬騎兵的性命。當天,格蘭特在弗吉尼亞的阿波麥托克斯鎮約見了作為手下敗將的羅伯特·李,接受他的“受降書”。
羅伯特·李坐在馬背上,神情疲憊,但衣著卻非常整潔,以示尊重對方的勝利。格蘭特則是一身的臟灰,想讓對方看出自己的不堪和狼狽。“別太放在心上,戰爭這個鬼玩意,誰都不能保證次次贏。”格蘭特謙和地對羅伯特·李說,“您只是一時的疏忽。”
羅伯特·李聽后微微點了點頭,說道:“輸了就是輸了,我甘愿投降,但有一個條件,希望您能有雅量答應。”
“請說,我洗耳恭聽。”
“請把騎兵的馬還給他們。”羅伯特·李要求道。
“為什么?騎兵的馬理應收歸國有。”格蘭特反問道。
“因為騎兵的馬都是他們自己的,他們解甲歸田后還需要馬幫著干活。”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同意。”
“謝謝!我為能向您這樣寬厚的君子投降而感到驕傲。”
“我為能遇到像您這樣替士兵著想的將軍而自豪。”
至此,受降儀式便結束了,美國內戰也隨之畫上句號。
雖然在戰場上是死敵,但內戰結束后,格蘭特和羅伯特·李卻成了好朋友。格蘭特給作為華盛頓大學校長的羅伯特·李很多援助,特別是在格蘭特當上美國總統后。
不是彼此攻擊和仇恨,而是互相尊重、欽佩,失敗方輸得起,放得下,勝利方不驕橫,不自大,這便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將軍的胸懷。
(殷欣奎薦自2015年1月27日《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