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瑞 鄭仲元
一、片中人物的細節表現
片中出現了很多人物,看過此片的人,無一不對女主角的長發印象深刻。女主角英格伯格和丹麥詩人加斯帕定下了長發之約,約定如果見不到面,就永遠不會剪掉頭發。陰差陽錯,二人一直沒有見面,為了履行她的承諾,英格伯格的頭發一直沒有剪掉,長到了一個非常夸張的長度。
首先,長發推動了劇情的發展。長發代表著英格伯格對丹麥詩人感情的守候,長發雖然不是英格伯格丈夫死的直接原因,但丈夫死的時候,手里還縷著妻子的長發。也正是因為長發,才會出現小女孩貝斯拉米這個“首席造型師”。才會有后面關于貝斯拉米的故事。其次,長發給畫面增加美感和趣味性。披著的長發有時似瀑布,有時又似蜿蜒的小路,還能編織出各種各樣的造型。其中有個鏡頭,好多小孩為英格伯格打理頭發,每人負責一縷,英格伯格坐在中間的椅子上織圍巾,長發給觀眾一種新奇的體驗。第三,長發是短片中的幽默元素之一。英格伯格盤著頭發上車的時候,人進入車后,頭發還沒進去,英格伯格把頭發拽進去當靠枕的情節,使觀眾感覺很有趣。第四,長發還起到了渲染主人心情的作用。當英格伯格再次和心上人相聚,乘船回家時,盤著的長發被風吹得舒展開來,和主人的大好的心情互相呼應。
除了主要角色的長發之外,片中的人物還有很多細節的設計,片中表現丹麥和挪威之間的路程,就是上船下船,每次上下船,除了主要表現的角色之外,還有四個拿著酒瓶子喝酒的人,兩個背著大旅行包的人,一個直接把車騎進船的郵遞員。木偶般的動作,讓人感覺很有趣,多次出現,又覺得很親切。并且,每次的行程,雖然總是那么幾個人,但每次主角上下船的動作是不一樣的,滿懷期待時,是大踏步往前走。而悲傷時,走得很慢,弓著腰,顯得很頹廢。對于片中的心理醫生,每次出現時,都會叼著煙袋,抽起來冒著灰煙。這些小的細節,都為整個片子增加了活力。
二、片中動物的細節表現
片中也出現了很多種大大小小的動物,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狗、牛、羊、雞、貓,甚至蟲子。這些都屬于場景設計的范疇。這些動物,有的只是為動畫片增加趣味性,有的卻對劇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片中的羊也有若干只,只有一只是比較特別的,它饑餓時,把英格伯格給詩人寫的信吃到肚子里。導致了詩人沒有收到信,從而成就了二人后面的故事。
片中對狗的表現,是有些象征意義的,白狗天天舔著男主人的腳,卻總被主人毫不留情地踢走,直到主人死了,它沒得舔了,才到了女主人身邊,女主人沒有踢走她,所以它擁抱了女主人,最后和另一只狗相愛,生了很多小狗。狗是對角色的美化和丑化。男主人的踢和女主人的不踢,形成了對比,體現了導演的意圖。同時,在女主人出門后,狗找到了自己的伴侶,也預示著主人也會找到自己的心上人。
其余的雞、貓和蟲子,表現得雖然不多,但有了它們,片中就多一份生活的氣息。尤其對雞的表現,英格伯格喂雞的時候,左右各扔一把米,雞總是排成隊向左或者向右去追米,畫面滑稽可笑。無疑給觀眾增加不少的樂趣。
三、片中情節的細節表現
片中很注重細節情節的表現,丹麥詩人在英格伯格家落腳之前,走到一個分叉的路上,他朝右邊看看,見一只狗在那里汪汪叫,又朝左邊看看,一群牛在吃草。于是他選擇了吃草的牛這一邊。這種劇情的小細節,通過人物的動作描述了詩人的內心活動。試想,如果狗不是汪汪叫,詩人會不會選擇另外一條路呢?丹麥詩人選中在英格伯格家落腳,這何嘗不是一種巧合呢?導演也想表現這層意思在里面吧!雖然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情節,也是緊扣主題的,完全服從主題思想的表達。
“細節決定成敗”是羅曼·文森特·皮爾的一句名言。老子也曾說“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在動畫片中,細節的刻畫要求真實、生動,符合劇情和人物性格,一切的細節最終都是為主題服務的,有了細節,動畫才有了活力。在《丹麥詩人》這部短片中,還有本文沒有提到的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細節,正是對這些小細節的重視,才使這部短片受到更多人的好評。也是因為這些烘托主題的小細節,打動了奧斯卡評委,使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而在動畫專業的短片創作上,很多創作者沒有很好的對細節進行表現,這就如同一棵樹,只有大的枝杈,而沒有葉子。《丹麥詩人》這部短片,就是我們所有動畫人的榜樣,使我們在動畫細節的設計上,在不偏離主題的前提下給予更多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齊驥.動畫文化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河北傳媒學院)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