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小,母親只會滿足我一個愿望,無論是買玩具,還是看動畫片,我從來沒有兩個愿望被同時滿足的經(jīng)歷。
小蘇是一個厚嘴唇的姑娘,婚前熱愛戶外運動,在戶外運動生涯中,不僅強健了體魄,還鍛煉了慧眼識男的本領(lǐng)。按她的意思,戶外群激情四溢,在那兒經(jīng)受過男女關(guān)系的考驗之后,以后生活中遇到的誘惑皆不足為患。激情得到得容易也失去得快,看多了所謂浪漫而特別的愛情,小蘇在戀愛的時候,人為地為未來的先生H設(shè)置了一些關(guān)卡。然而,她又并不是“作”,只是堅定地秉承自己的原則,嚴格控制情感升溫過快,在她刻意營造的慢熱中,H被動地成為攻擊方,攻城需要消耗體力、腦力、財力,不知不覺,他付出了很多。結(jié)婚那一天,H落淚了,小蘇也沒有表現(xiàn)得特別感動,她對我說,其實他并不是為我而落淚,他是為這些年來,他的付出不易而落淚。
小蘇身上有女性罕有的品質(zhì):克制、冷靜,這樣的性格也帶進了婚姻。H先生在結(jié)婚前也曾偷偷嫌棄過太太心里住著男兒,不像別的女孩,越愛越深,難以自拔,她永遠行走在自己的規(guī)范內(nèi),令人又愛又恨。然而結(jié)婚以后,H先生越來越自豪于自己的太太,她是一個什么事情都可以與自己共擔,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都不會炸鍋的好哥們。
H先生有一段時間事業(yè)不順心,喜歡跟小蘇嘮叨,小蘇也不多說什么,就聽著。一邊在廚房忙活,一邊喊著H先生幫忙做這做那,一頓飯忙下來,H先生竟然不那么焦慮了,跟小蘇開玩笑說,別人家的先生工作不順心的時候就看電視打游戲,我怎么還得做這家務(wù)。小蘇笑笑,說這是為了提醒你,你還有一個健康而和美的家庭。
小蘇不怎么照顧H先生的情緒,她也不需要別人照顧自己的情緒,做全職太太三年,她極少抱怨什么。她知道這是他們所選擇也是她所認為必須的家庭分工,因為她從懷孕起,就已經(jīng)打定主意決不讓老人幫自己帶孩子。在這段生活結(jié)束,重回職場后,她對H先生說,還是上班的日子更愜意,算是粗略地表達了自己三年“全媽”的不易。
作為她的朋友得知她那段時間的艱難,還是因為另外一個朋友。她想要做全職太太,征求小蘇的意見,得到的回答是,你要想好,那種日子是很難過的,有時候會非常孤獨無助。我望向她的臉,她的平靜后面有波瀾壯闊的回憶,那是只有經(jīng)歷過切膚之痛的人,才有的對于后來者的憐惜。
都說女性在情感中更容易受傷,有人說因為她們天生對愛情要求高,有人說因為中國男人粗糙,我不喜歡這樣的論調(diào),因為一旦你相信這些理由,你就會相信,你在情感中的受傷是必然的,因為那些理由,是你無法改變的。
在我的目力所及內(nèi),情緒才是女性的死結(jié)。我們那么容易沉迷于某種情緒而無法自拔,無論是暗戀時的“我愛你,但與你無關(guān)”,還是婚姻中的“你傷害了我,卻一笑而過”,往往都是一個人的獨角戲。獨角戲演得久了,便會成為一種被傷害上癮癥,好像多愁善感是你的胭脂與唇紅,不善于掌控情緒的硬傷,會被你嬌滴滴地描畫成:沒有辦法,因為我是女人。
我問小蘇,你的冷靜是與生俱來嗎?小蘇說,從小,我母親只會滿足我一個愿望,無論是去商場買玩具,還是在家里看動畫片,我從來沒有兩個愿望被同時滿足的經(jīng)歷。長大以后,我也會習(xí)慣性地只給自己一次滿足愿望的機會。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只要得到了,就沒有什么好抱怨的,抱怨情緒的出發(fā)點,是你得到了A,又想要B。
2
我覺得與女兒間的陪伴
遠勝與男人間的陪伴。
我從不抱怨男人,
因為這是我選擇的人生。
思思是另外一種典范,雖然很多人其實并不怎么喜歡她。她離異后嫁了一位年長經(jīng)商男,做了全職太太。女兒雖然歸前夫撫養(yǎng),教育方面的一切開銷,卻都是她出,各種培訓(xùn)班她更是親力親為地帶她去參加。相較于她之前美術(shù)學(xué)院高材生的身份,我們其實覺得她很可惜甚至可悲。何況商人重利輕別離,二女兒出生后,他們之間與其說是情感關(guān)系,不如說更像是合作關(guān)系。男人負責賺錢養(yǎng)家,她負責貌美如花兼教育好女兒。她很喜歡奢侈品,全身披掛上陣,兩個女兒都是很小就開始上各種藝術(shù)培訓(xùn)班,我笑她這樣一個嬌小姐,竟然還有望女成鳳的心思,她正色道,我只希望女兒們幸福。她們將來是不是學(xué)習(xí)好,是不是當科學(xué)家,我一點兒都不在意。但我希望她們美麗、愛笑、多才多藝,女孩子有這三樣,基本上行走江湖無憂了。
作為性別平等主義者,我不免對于她關(guān)于女孩的“三樣看家本領(lǐng)”嗤之以鼻,然而卻不得不承認,她是我身邊為數(shù)不多的,對生活充滿熱情與自信,從不抱怨的女性之一。
她喜歡在朋友圈曬自己剛購入的奢侈品。一次聚會,另外一位媽媽忍不住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拜托以后別刺激我們了,我們可買不起。她也開玩笑似地說,人家真的設(shè)計得好,才貼出來讓你們養(yǎng)養(yǎng)眼,你們卻只想著東西貴不貴,我一心向往藝術(shù),無心炫耀,卻被你們這些淺薄之人貼上了標簽。
然而她的話,別人不信,大家認定了她就是愛炫耀。終于有一次,她說,我現(xiàn)在的生活,你們都可以擁有,只要相貌端莊,身體健康,女孩想找個有錢男人還不容易嗎?只怕你們是要有錢,還要有顏、有情、有時間,那可就難了。
我曾經(jīng)在美術(shù)館看到思思與她的兩個女兒,女孩穿著雪白的紗裙,舉手投足有家境優(yōu)越的小孩身上的天真無邪,我與她們的母親說話的時候,她們安靜地坐在不遠處竊竊私語,姐姐不知說了什么,逗得妹妹大笑,她立刻做了一個噓的手勢。我問她,孩子爸爸為什么沒來,她笑言,他來了也看不懂。
臨別,我忍不住轉(zhuǎn)頭,她們正面對著一幅巨大的油畫,像嵌入畫框的最好的風景。然而,我還是忍不住發(fā)了一條微信給她:你真的認為夫妻之間的理解與相融是沒有必要?
很晚的時候,才收到她的回信。“在我看來,彼此給予空間,尊重對方的想法,就是很好的理解與相融。如果你覺得更多的陪伴、每天很多時間一起看電影、聊天,意味著理解與相融,說實話,我覺得與女兒之間的彼此陪伴遠遠比與丈夫之間的彼此陪伴更幸福。我從不抱怨男人,因為這是我選擇的人生?!?/p>
那一天,思思在我眼里,從沒有思想的菟絲花變成了有思想的獨立女性。我們總是說女性要獨立,而我們在經(jīng)濟方面對于獨立的強調(diào),遠遠大于思想與思維方式。其實女人并非只有經(jīng)濟獨立,才能思想獨立,那些經(jīng)濟獨立,卻每天都在抱怨自己遇不到一個好男人的所謂新女性,我們已經(jīng)看到太多。而思思在經(jīng)濟上的確是依附,她卻并沒有將其視為依附,而是彼此的選擇。她理直氣壯地花丈夫的錢,同時以自己的理解,將女兒教育好,將家庭經(jīng)營好,在她看來,她所付出的完全可以與她所得到的對等。這何嘗不是一種獨立?沒有誰為誰付出更多的糾結(jié),沒有誰在家庭中扮演不負責任那一個角色的糾結(jié),他們所做的一切,無論在旁人眼里,離一個幸福家庭多么遙遠,然而,只要處于這個結(jié)構(gòu)中的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舒適愜意有所收獲,每個人都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這樣的家庭,或許離我們心目中完美的婚姻相距甚遠,卻恰恰體現(xiàn)了“獨立”的精神——各司其職,沒有依附,沒有索取,所有的給予都是理所當然,所有的接納都是品格崇高。
3
她們對婚姻及男人是有要求的,
這個要求既簡單也很難——
你既要有能力與我一起創(chuàng)造理想生活,
也要尊重我的獨立與自由。
還有E、F、G等,我身邊那些幸福的女人們,她們與小蘇、思思一樣,很少在婚姻中尋求虛幻的理解與相融。她們過分地清楚,婚姻不可能滿足一個人所有的夢想與追求,然而它必須是滿足了我們最重要的那個夢想與追求,一旦如此,其它皆是旁枝末節(jié)。
然而,如果你認為這是混著過,無所求,又錯了。每個人都是帶著理想與信念出生的,沒有夢想的生活,對于任何人都是牢獄,身處牢獄之中而無抱怨,那不是女人而是神仙。顯而易見,無論小蘇還是思思,都不是對婚姻、生活要求很低的那一類女性直男癌患者,輕易地因為一紙婚書而成為一個成年男人的媽,對他一切包容,一切理解,單方面維持著婚姻的鶯歌燕舞。相反,她們對婚姻及男人是有要求的,這個要求最簡單也最難,那就是你既要有能力與我一起創(chuàng)造理想生活,也要尊重我的獨立與自由。
她們的情緒穩(wěn)定,是因為她們的情緒并沒有建立在男人的情緒基礎(chǔ)上,她們的快樂也沒有建立在男人的快樂基礎(chǔ)上,甚至她們的理想都沒有建立在男人的理想基礎(chǔ)上,情緒于她們而言,是一個自成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體系,而不是你給了多少愛,我才給你多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