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晶 楊熙 丁山
摘 要:該文從女性建筑師的職業發展狀況調研,對世界著名的女建筑師扎哈·哈迪德的設計作品及思想進行了探討。女性建筑師從女性性別特質出發去思考、實踐、顛覆。
關鍵詞: 女性建筑師 扎哈·哈迪德
女性建筑師的時代心聲:女性建筑師們并不是特殊身份人,她們只是用自己的職業改變著城市,設計著人們的房屋,修建人們的公共場所、裝點著各式各樣的景觀建筑。
一、建筑行業的女性
如今社會定義了很多與女性有關的名稱,女性作家,女性攝影師,女性建筑師協會,這不僅是在時刻告訴人們,成為一名職業女性,是社會的一個意外的存在。而男性坦然的占有著主流權益,根本無需特別為自己貼上標簽。謝里爾·巴克利曾說:“作為實踐者、理論者、消費者,還有作為被表現的對象,女性已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參與到設計中去了。但是設計史、設計理論和設計實踐的文本描述讓我們覺得,無論事過去還是現在,設計中的女性參與一直都是被忽視的部分。” 在建筑行業中,被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所籠罩,女性很難成為建筑師,或者說偉大的建筑師。
扎哈·哈迪德就是個意外的存在,從來不會拿自己女性的身份擋在前面做標簽——做想要做的設計,用技術呈現想要表現的手法,不會讓任何人作為她作品的代言人和標榜物,只憑實力就足讓她有資格保持坦誠的面對一切學術界的爭議。
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女性思維在建筑領域的態度:是用各自新鮮的體驗出發,保留最純真的訴求,抒發最坦誠的情感。女性建筑師具有女性的自然屬性,雖然感知世界的角度有差異,會有男性設計師難以企及的獨到之處。
(一)女性建筑師的從業現狀
但是隨著現代建筑學教育普及,女性建筑師數量的增加,是否就意味著女性建筑師地位的提升了呢?女性建筑師在其職業過程中遇到過什么樣的問題,有學者做過職業建筑師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得到晉升機會和上司鼓勵方面,相比較男性,女性建筑師只有一半的機會;女性參與工作決策的機會更是只有四成;承包商和客戶重視程度接近一半,工資水平低于一半;不過對于女性建筑師的職場被期待值跟男性的是持平的。女性建筑師在待遇和發展前景不如男性的狀況里,卻被要求了同樣的工作實績,這才是最令人尷尬的現實。
二、女性建筑師的壓力
除了設計工作必然面對的種種制約和壓力之外,她們面對的壓力還來自整個社會。目前僅有不到10%的注冊建筑師和建筑終身教席是屬于女性的。至于女性設計師在一流建筑公司中獲得冠名權,主持國家級的重要建筑,獲取具有影響力的建筑獎項,可謂寥若晨星。生活中,她年過花甲,沒有結婚,沒有子女,一直是建筑界的話題女王。扎哈被問及私生活時嘲諷的回答:“我不知道,大家所經歷的事情,我都有經歷,雖然背負著來自各方面的種種壓力?!庇谐^300人的團隊在為她的事務所工作,可以同時開展的項目超過40個,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使得職員抱怨她總是對工作不滿意,情緒暴躁,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女性難以承受的壓力。
女性建筑師完成的作品都曾受到或多或少的非議,所以施工后的實物與其最初的設想也許就出現了差異。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女性建筑更密切地融合到身邊社會中去,更增添了其他設計形式所沒有的激情和感染力,來自人的壓力使得設計凝重,變換成為釋放訴求的一種創作。
三、遺世獨立——扎哈·哈迪德
在成立事務所,開始頻頻出現在建筑競賽領獎臺上時,扎哈是很反感人們稱她做“女”設計師的。不過這不妨礙她成為了普利茲克獎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得獎者,同時也是最年輕的得獎者。普利茲克建筑獎評委會給她的評語是:“她改變了人們對空間一貫的看法和感受,空間在扎哈的手中就像膠泥一樣可以任由她改變”。她的建筑作品線條流暢,充滿速度感,仿佛是在諷刺這個一直被認為是男性領地的領域:你要求力量,我比你們更有力量。她從不在意自己的女性身份,也不在乎非議,她并不認為自己在挑戰傳統,她只是運用自己的女性思維在營造每個人相互觸動感想的空間。
(一)設計作品及思想
創立自己的事務所之后的扎哈,設計中開始出現她代表性的銳角三角形和長弧曲線,那些碎片一般的構筑物就像被風卷起的紙牌,為建筑設計行業開啟了至今震撼的視覺沖擊力。作為建筑界的女王,扎哈始終在貫徹抽象的表達方式,一如她本人油畫作品的風格。扎哈的設計圖大部分像抽象繪畫.使得很多人不敢相信這些設計圖可以實施,甚至認為簡直是無稽之談。(圖1、2、3)
扎哈的首個建成的建筑——德國維特拉公司的“消防站”。(圖4)設計中用棱角和不定線條挑戰了建筑界男權理念中以理性、和諧、連貫和完整性為主的審美標準。方案中的建筑物面向場地的主入口通道,右面則是斜插入建筑長而薄的刀刃狀房檐,這就是扎哈設計初期想要建成的“建筑的碎片”。整個建筑的造型順勢延伸,除了正方體的延伸,還有相似三角形的銳角并排重疊在一起,像一個緩緩下行的樂章,強調了設計訴求的流動感和速度感。扎哈想要告訴傳統建筑界:建筑設計就像科學實驗一樣,你必須拋棄現有的語言,從另外一個狀態去考慮個問題,試驗再試驗,所有現有的語言都有它的局限性。
41歲前她被稱為“紙上建筑師”,當她將方案推介給客服的時候,客戶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他們認為她的建筑設計是不符合商業,不符合現實的。但事實證明,她的設計往往從建筑本身到建筑環境的設計都是具有先鋒性,充滿奇思妙想的。在這一時期,人們知曉扎哈,并不是因為她已經建成的建筑,而是源于她那些屢獲大獎而始終未實現的設計。
扎哈能讓設計從女性的角度綻放魄力,是驚喜也是壓力,特立獨行又不乏線條的柔順。這名伊拉克女孩,不斷與伊斯蘭宗教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抗爭。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扎哈獲得威爾士卡迪夫灣歌劇院競標的一等獎,但該項目以資金短缺為由擱淺了,也有輿論的聲音說該項目被扼殺的真正原因是由于當地人的反對,他們無法接受一個口音濃重,深色皮膚的外籍女建筑師來主持威爾士一幢重要文化建筑的建設。作為一名建筑師,她的作品“多層次的透視、無窮的消失點、傾斜的多角度,峰回路轉,突然殺出或插進來的水平面,這一切都完成了傳統建筑學‘不可能的任務”——《聯合早報》中這么評價。[6]這種設計無論是對于建筑技術,還是對于大眾的心理接受能力,都是挑戰,獲得大家追捧的時候也出現了不少的批判。
近期,她主持為東京2020年奧運會設計的主場館,延續她的大膽創作,設計了一個流線型和新材質的炫技式的體育館,但是日本幾位遺留建筑師的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理由是設計的規模太大,與周圍場地極不協調,建成之后勢必影響到東京現有建筑。被指責之后,日本政府作為甲方,要求扎哈修改設計并且削減了建造的預算。
扎哈正以遺世獨立的創造力與傳統的建筑語言對抗,她的非凡表現揭示的是建筑多元化的時代正展開藍圖。
(二)女性建筑師的未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 女性參與設計和施工的不在少數。 [7]有一些單親家庭, 他們可能會有與傳統核心家庭在空間上不同的訴求,鑒于現有建筑空間環境給成長造成的壓迫, 女性建筑師比男性更有發言的立場。這也使得一個時期的建筑設計體現了更多對于弱勢群體的感同身受。[8]
女性踏入建筑業在今時今日擁有著深刻意義。只有大家共同關注,轉變觀念,才能幫助女性沖破思想上的桎梏,積極踏入建筑業這片廣闊的領域。更多成功的女性建筑師的誕生引發我們思考,鼓勵我們超越,需要賦予她們更多的力量,讓我們勇敢前行。
參考文獻:
[1] 沈幼菁.女性與女性建筑師[J].新建筑,2005(01)
[2] 李建群.西方女性藝術研究[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6
[3] 楊京玲.西方現當代女性建筑之思考[J].華中建筑,2012(08)
[4] 李靜薇.劉松茯.普利茨克建筑獎獲獎建筑師系列——扎哈·哈迪德(上)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5] 徐炯,劉峰,趙和生.從“動態構成”到“非線性流體式整體設計”——解讀扎哈·哈迪德兩個競賽方案設計語匯[J].城市建筑,2008(01)
[6] 馮江.徐好好.扎哈· 哈迪德從圖上到地上[J].新建筑,2006(05)
[7] 張宏.性·家庭·建筑·城市:從家庭到城市的住居學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8] 汪原.女性主義與建筑學.新建筑,2004(0l)
作者簡介:
丁晶,南京林業大學2012級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楊熙,南京林業大學2013級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丁山,南京林業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