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如麗 王梅



摘 要:中學生校服是中學校園文化的一種展示,象征著積極、團結,可以提升集體榮譽感。通過對南京市6個城區38所中學的實地調研和學生問卷調查發現,目前南京市中學生校服存在著設計缺乏美感、定價過高、材質欠佳等問題。中學生校服設計應該以學生為本,結合地域校園文化特點,用美的眼光,設計出更適合中學生的校服。
關鍵詞:南京市中學生校服設計 材質 定價 款式 特征 理念 文化
[本文為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南京市中學生校服設計調查與研究》(項目編號:201414436028Y)成果之一。]
校服在中國的出現已經有百年,它承載著我們每個人學生時代的歡笑與淚水,已經成為了校園文化的一種體現。校服最早出現在辛亥革命之后,革命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衣著傳統,這才產生了最早的上襖下裙的女士校服。之后,校服像煙花一樣以不同色彩綻放在各個年代,建國之前流行的中式旗袍的女士校服;五十年代男生白襯衫、藍褲子,女士藍裙子;六十到七十年代的綠裝校服;八十年代的白襯衫海軍裝;再到九十年代之后的“面口袋”校服。校服是學校的門面,是學生的形象,代表青春活潑的學生,甚至于是一個年代學生的象征。校園里穿著同樣的校服的各色各樣的學生,是學校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校服要陪學生度過整個中學時代,隨著大眾生活質量和審美要求的提高,現在的學生校服越來越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校服的款式、質量、價格等問題常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目前,南京市的中學生校服差不多都是寬松肥大的運動裝樣式,雖然注重實用耐久和方便在校園里運動,但其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值得關注。
一、南京市中學生校服的滿意度調查
通過對南京市6個城區的38所中學進行校服設計的實地走訪和調研,并對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出1520份,有效問卷1516份,整理后數據如下。
(一)南京市中學生對校服的看法
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南京市有30%的中學生是喜歡自己的校服,還有40%的學生不喜歡自己的校服,而在其中有近一半的學生選擇的不喜歡理由是難看(表一)。
(二)南京市中學生對校服的滿意度
同時在受調查人群中有近50%的學生對校服的舒適程度持滿意態度,持不滿意態度的近20%,再看受調查人群對校服美觀程度的調查結果,滿意的只有30%,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京市中學生校服設計的現狀,實用有余美觀不足。
二、南京市中學生校服設計存在的問題
目前南京市中學生校服設計突出存在的問題包括:校服設計過于突出其實用性的特點,而忽視了審美感,校服設計的過于呆板,款式單一、結構松垮,不能充分的體現青少年的蓬勃朝氣,過于統一的服裝,使年齡、性別上的差異沒能體現出來;價格與質量不成正比,高的價格卻沒有帶來好的質量。此外南京市中學生校服在樣式、顏色、材料上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問題。
(一)材質問題
在校服存在的問題的調查結果中,只有12%的學生認為學生不存在問題,存在的問題中最大的是易起靜電、不透氣、起毛球三點,其次是不透氣、易褪色。
(二)定價問題
校服的價格普遍集中在500元到1000元之間,800元左右的居多。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有經濟較落后地區如溧水、大廠、六合,校服價格過高,也給一些家庭帶來負擔;且價格與質量不成正比,高的價格也并沒有帶來好的質量。
(三)款式問題
通過這次針對南京市中學生校服設計的調查,不難看出現在校服設計的現狀是缺乏審美觀,價格過高,質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也正因為校服設計存在諸多問題,曾經由學校試圖改革,但卻遭到部分家長及社會人士的反對。為此,我們在調查中著重提出了這個問題,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73%的學生認為校服應體現性別差異,男女不應穿著統一的服裝。在“校服太漂亮了,是否會引起早戀或者無心上學”這一問題上,85%的學生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在“校服需要體現哪些特征”的問題上,80%的學生選擇了青春活力。這三個問題說明了,早戀、無心上學不能成為校服設計多樣化創新路上的攔路虎,中學生希望自己的校服變的青春活力,而其他問題的產生不可能只是因為校服變漂亮了。
現在的南京市中學生校服大多是運動裝,而調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近57%的學生選擇的自己校服的款式都是運動型,其次是近33%的休閑型,款式都較為集中。但在希望是哪種款式的調查中卻呈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這也正證實了一點,南京市中學生校服存在著款式單一的問題。
(四)特征問題
目前南京市中學生校服結構寬松、特征不明顯;為此,我們在問卷中特別提出來對校服應該體現的特點要求,80.7%的中學希望校服能體現青春活力的特點,而時尚潮流、個性張揚只各占了14.9%、13.9%,調查結果反映了目前南京市中學生校服特征不明確,沒能體現青少年青春活潑的特點。
三、南京市中學生校服設計的創新思考
校服是辛亥革命之后新文化思潮的產物,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人們對美的渴望,彰顯著少年人的天真、輕松和活潑。菁菁校園里,青春的聲音飄蕩在每個角落,而校服則是飛揚的青春最直觀的,是校園里流動的風景線。南京文化底蘊深厚,中學生作為青春活潑的代表,更加應該擁有優秀的校服設計。我們應該以學生為本,用美的眼光全新的理念指導設計,突出地域校園文化特色,關注需求合理定價,設計出更適合中學生的校服。
(一)理念創新
在校服設計中,首先要有好的設計理念。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校服的本身實用功能,更要關注學生的感受以及需要。設計出好的校服,完美的展現出當代中學生的風采,同時又兼顧到環境等其他因素。中學生校服設計應該體現性別差異,這樣有助于中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性別觀;在滿足舒適、方便的前提下,校服還應大幅度提高美觀程度,這有助于中學生樹立良好的審美觀。
(二)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校服是校園服飾文化的具象形式,而校園服飾文化又是學校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校服具有與大眾服飾不同的教育功能,所以校服設計更加需要具備健康、青春、積極向上的特點。南京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城市,作為曾經的六朝古都,南京有著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走過古城墻,似乎能感覺到無數文人騷客在此停留的足跡。通過對南京環境、歷史、民俗的了解,再結合在自己學校的特色,設計出具有南京城市特點以及學校特色的校服。
(三)合理定價
在調查中我們得知,目前學校校服定價普遍較高,差異很大,在500元至1000元之間。關于校服合理價位跟合理套數的調查結果顯示,70%的學生認為需要一套春秋、一套冬款,其中對夏款存在爭議,48%認為需要兩套夏款,剩余22%認為需要一套夏款。在合理價格的調查中,選擇最多的是占了30%的春夏100~150、秋冬200~25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對校服設計進行經濟創新,只需要500元就能買到自己喜愛的校服,既減少了經濟負擔,又能擁有自己喜愛的校服。
作者單位: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指導老師:賈如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