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虹冶 翟金凱 王聰
摘 要:在社會科技信息化的影響下,我國煤礦自動化建設步伐加快。文章對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進行了介紹,闡述了實現煤礦自動信息化的重大意義,并通過對我國煤礦自動化建設現狀的分析,結合國外理論并與國內對比,為我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建設提出了相關的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煤礦;信息化;自動化;建議
1 煤礦綜合自動化概述
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是利用光纖與電訊網、電視網、計算機網“三網融合[1]”構建信息集成的網絡平臺,由生產監測自動化和經營信息技術化組成,在調度室實現對整個自動化系統通話的調度,對整個煤炭企業進行自動化管理,達到與上級互聯網信息融合的效果。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是密切相關的技術優化性能,其自動化系統有很多分支,接入互聯網平臺進行數據的集控與調度,實現不同分支通話的聯系與生產的自動化無人管理。
2 我國煤礦企業自動信息化現狀與問題
20 世紀末,我國煤礦行業的自動化發展速度加快,但由于我國煤礦企業的自動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企業自動信息化技術與美國、德國等國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在體現在兩個方面。
2.1 自動化建設發展不均衡且缺乏統一標準
由于煤礦自身生產的環境特性,煤礦的自動化技術的實施具有基礎性的困難,很大程度的落后于其他行業的發展。我國近年來對煤礦自動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巨大,雖然自動化技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見效卻不太明顯。因為在我國企業煤礦自動化建設中,缺乏統一的標準,很多企業的自動化系統都是出于獨立的運行狀態,在企業信息共享方面有著很大的限制,不利于信息的自動化與設備的全面管理。不相一致的自動化管理程序不利于發揮整個系統的數據信息優勢,無論是在監控數據還是設備管理上都有著很大的不便。
2.2 技術薄弱,設備投資不均
在企業自動化管理方面利用“三網融合”構建網絡平臺,都建立了基于大型服務器的局域網,涵蓋著大型網絡,但是對于信息數據的卻不夠重視,數據顯示,我國近幾年煤礦企業的信息自動化進程加速,但是主要集中在硬件的投資上,對自動化軟件的投資不夠。
在信息開發與共享方面的投入的資金與技術也很欠缺,造成數據庫的不完善;另外技術人員的缺乏也給企業自動化與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阻礙,不能實現煤炭企業的每個環節的自動化建設與普及。
3 煤礦企業自動化與信息建設措施與展望
美國是高新技術創新產業的發源地,同時作為世界上的能源使用大國,美國政府近年來采取了很多相關的政策與措施來幫助、扶持煤礦企業自動化與信息建設。美國企業管理局[2]為促進煤礦企業的發展,在20世紀末實施了一系列的企業援助措施,在資金與政策上面給予企業很大的支持,對企業進行有計劃的扶持。美國特別重視對企業平臺的建設,由地方政府與企業共同投入,采用通信技術通道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并以此推動企業的自動信息化的發展。
英國政府對煤礦企業的自動化發展也非常重視,為了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英國也采取了很多相關措施:從1998年英國政府的《建立競爭的知識經濟》[3]白皮書中就對企業統一的自動化做出了明確的要求,確立了三年之間要將英國企業的電子自動化發展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具體的措施是:對于大小煤礦企業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扶持,對于本身已經與世界接軌的大煤礦企業,政府采取提供信息化發展空間與環境的措施,起著對大企業順水推舟的作用;對于私營的小企業,政府采取直接的經濟援助與咨詢服務,為企業的自動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
目前,英國、德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企業信息化發展已經處于很完善的階段,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化與科技的自動化進行企業策略的部署與生產的指揮,實現完全的自動集中管理,并且不斷的進行技術上創新,經營方式已經完全過渡到運營資本的階段。結合以上理論研究,對我國煤礦企業自動化提出以下的措施:
實現安全監控數字化:煤礦作業具有復雜性與技術性,我們需要加強對系統的自動化控制,實現信息的高度集成。雖然很多企業采用的技術與設備能基本實現企業自動化控制,但不能進行井外的遠程監控。設計思路是以自動化設備為基礎,使井內的作業通過傳感器進行信息的傳輸與集成,反饋給集中監控中心。
通過無線接收器進行礦井人員的定位與動態管理,協助煤礦工資管理,建立完備的巡查系統,智能的進行檢查人員的信息反饋。
加快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煤礦通過建立自動化系統的網絡平臺,加速企業運營信息化與自動化的進程,完善平臺的作用,進行系統的延伸與平臺信息的融合。實行煤礦的安全生產,實現煤礦安全的專業信息化管理,使管理人員能夠進行對企業各種信息的實時查詢。加快企業產品的轉型,實現集成控制與高效控制,從自動化設備入手提高生產效率,并覆蓋整個系統的每個環節。對資源進行有效的判斷與調配,實行統一管理。
加快設備自動化建設:在西方發達國家根據開采環境的不同采取相應的采掘機械,配合支架與運輸實現高效率采掘。而我國在新設備、新技術上的開發上有所欠缺,高強度開采機械也亟待研究,我們應全面實現裝備在地面的集控與調度,并利用以太網傳輸進行實時遠程監測,力求實現真正的無人自動化煤礦作業。另外要重視對軟件的投資,促進整個企業的資源共享和自動化網絡平臺系統的建立。
企業標準的整合與政策實施:我國煤礦企業自動化水平發展不均衡,體現在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企業上的差異。我們必須建立統一的企業標準,無論是在硬件設備還是集成信息管理方面的生產與研究上都應實現企業一致化管理,消除不同企業的信息化融合進程中的阻礙。另外因為國有重點煤礦與私人煤礦企業在資金與技術上的參差不齊,對不同的企業應提供相應的政策上與技術上的扶持。不同煤礦企業自動化發展很大程度受企業領導決策的影響,因此地方中小煤礦的領導管理層更應該有先進的企業自動化意識,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機遇,有利于提高整個企業的自動化發展的熱情。
4 結束語
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處于主體地位,在早期的煤炭開采中,技術落后、資源回收率低。近年來我國自動化技術的引進與發展讓煤炭行業有了新發展,采用計算機與自動化通信技術對煤炭企業經營、管理方面都有了促進與優化作用,我國煤礦自動化起步較晚,因此我們需要借鑒西方國家的煤礦企業的技術與管理,采用全自動化與保護裝置,加速企業自動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提高我國煤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淑勇.基于知識管理的煤礦生產管理系統研究與實現[D].安徽理工大學,2008.
[2]孫繼平.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回顧與展望[J].工礦自動化,2010,6:26-30.
[3]李俊士.淺談煤礦綜合自動化與信息化建設[J].科技風,2013,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