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宏 蔣忠平 廖崗平

摘 要:由于配煤比的變動,對煉焦生產將造成一系列影響。文章結合工業生產實際,較為詳盡的闡述了在配煤比變動過程中出現的大面積倒焦和推焦困難問題,從多個角度分析了產生大面積倒焦和推焦困難的原因。
關鍵詞:配煤;倒焦;推焦困難;措施
1 概述
新鋼焦化廠焦炭年產能255萬噸。目前共有以下9大類型煤種:平皖主焦煤、混合主焦煤、豐城主焦煤、焦瘦煤、I類1/3焦煤、II類1/3焦煤、肥煤、氣煤、瘦煤,其來源礦點多,如新余、上塘、澠池等等。為應對當前國內出現的鋼鐵行業經濟危機,制定了一系列優化配煤比的方案和措施,同時降低了生產庫存,煤場的庫存由原來的半個月降至7天,庫存量由原來的15萬噸降低至7萬噸。由于煤種多,礦點變動大,庫存低,經常出現某單種煤供應不上而被迫采用其他煤種代替的情況,配煤比經常出現調整,導致煉焦生產非常被動,6m焦爐多次出現大面積倒焦、推焦困難等問題。
2 配煤比變動所產生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2.1 大面積倒焦
2.1.1 現狀
2014年4月25日至5月9日由于配煤比變動出現了大面積倒焦情況,改變前后的配比如表1所示。
2.1.2 6m焦爐倒焦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
(1)煤的原因:一方面配煤比不合理,導致焦炭收縮不好,塊度小,焦餅就比較松散,在摘開爐門時便會倒下;另外一個方面,如果煤質不合格,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焦炭的質量,導致收縮不小,甚至有可能對爐墻造成損傷。從6m焦爐的焦炭質量指標可以看出,除了M10在5月份有一定程度的偏高,全月約為6.89(4月份為6.85),其他指標如M40、CSR未有明顯退步,因此配煤比應該不是主要問題。
(2)爐溫的原因:爐頭溫度和爐頂空間溫度是影響爐頭倒焦量的主要溫度因素,這兩項溫度高,會使爐頭上部焦炭塊度變小,上部焦餅更加疏松,穩定性降低,易造成倒焦。經調查,6m焦爐爐頭溫度偏高,分別為1130℃、1170℃,比景德鎮焦化廠同類型焦爐高出約70℃,且均勻性較差,為0.85,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倒焦創造了條件。通過車間一定程度的調整,將爐頭平均溫度控制到了1100℃、1130℃。通過上述方法的處理,基本上解決了倒焦問題。
(3)推焦操作的原因:操作不當也可能造成爐頭倒焦。過早打開爐頂裝煤孔蓋和上升管蓋;過早摘開爐門;摘爐門操作時提門、移門速度過快;裝煤操作不當導致煤堆比重偏低,導致爐口焦炭松散。無論是焦餅塊度變小還是松動,都會使穩定性降低,增加倒焦的可能性。通過規范推焦操作和加強工藝紀律的檢查,此類現象沒有發生。
(4)爐門的原因:爐門與爐頭焦是接觸的,爐門狀況和結構對爐頭倒焦也會產生影響。對126孔焦爐的機焦側爐門進行了全面檢查,并對部分爐門進行了處理,為解決大面積倒焦創造了條件。
2.1.3 預防措施
針對配煤比變動情況下,及時確定合理的標溫,控制好爐頭溫度,同時根據工藝紀律要求,及時測量焦餅中心溫度,為確定合理的標溫提高可以參考的數據,確定合理的加熱制度。在其他操作均按工藝紀律要求進行的情況下,倒焦現象將得到根本性控制。
2.2 大面積推焦困難
2.2.1 現狀。2014年10月24日開始配煤比進行了變動,改變前后的配比如表2所示。
6m焦爐從25日開始出現13#炭化室推焦困難情況,26日1#、16#等炭化室也出現大電流及推焦困難情況,對焦爐生產及設備維護造成較大影響。
2.2.2 6m焦爐推焦困難原因分析。根據煉焦生產過程實際情況分析,大電流推焦是全爐生產性的。所以根據生產管理狀況及技術家對生產現場的考察,對可能造成推焦困難的原因進行排查。
(1)推焦桿測量無大的變形,推焦桿行程20000mm,無明顯下垂,沒有左右擺動現象。
(2)經現場觀測每孔炭化室的爐墻和爐底磚沒有嚴重變形的爐室。各炭化室的機焦側的爐門和爐門框基本正常。
(3)對全爐的加熱情況經兩周的全爐性的各項溫度、壓力檢測。
(4)未發現炭化室頂部和爐墻產生大量石墨。
(5)經排查推焦困難的原因可能與入爐原料煤有關,因此對進廠原料煤的種類、質量,原煤分選質量,配煤比,配合煤水分等進行驗收和分析排查,白壁關2類主焦煤煤質波動,導致配合煤質量差,焦餅收縮性能不好是推焦困難的主要原因。經過調整配煤比,大面積推焦困難的現象得以消除。調整后的配煤比如表3所示。
2.2.3 預防措施
(1)焦爐生產大班認真執行每周測煤線并記錄在焦爐值班本上的工藝紀律,嚴格裝平煤操作管理,制定合理的煤線、焦線,并形成制度嚴格執行
(2)確保裝滿煤,平通煤,避免出現裝煤堵斗的情況,杜絕焦爐冒煙冒火,確保炭化室頂部不結石墨。
(3)強化熱工管理,當配煤比改變時應及時測量焦餅中心溫度,制定合理的加熱制度,確保焦炭均勻成熟。
(4)加強對進廠原料煤的種類、質量、配煤比、配煤水分等管理,提高配煤質量。
3 結束語
面對當前鋼鐵行業降本增效的大形勢,優化配比實現降本增效是最有效方法。在配煤比不斷頻繁變動的情形下,焦化廠應該從多方面入手,確保在配煤比的頻繁變動下的焦爐正常生產,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對進廠原料煤的種類、質量、配煤比、配煤水分等管理,提高配煤質量。同時強化小焦爐實驗,為焦爐的煉焦生產提供指導性意見。
(2)焦爐生產車間應嚴格按照工藝紀律執行,及時測量焦餅中心溫度,同時測量相應的煤線、焦線,制定合理的加熱制度,確保焦炭均勻成熟;做好配煤比變動之后的現場跟蹤工作,成為現場跟蹤的眼睛。
(3)嚴格落實裝煤工藝紀律,做到裝滿煤、裝平煤、裝勻煤,同時執行推焦工藝要求,確保不出現倒焦、推焦困難等現象。
通過上述措施的嚴格執行,當出現大面積倒焦、推焦困難等現象時,從跟蹤的數據中查找問題,將能夠確保焦爐的正常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