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中有越來越多的物資需要儲備,而在儲備過程中,為了保證物資的使用質量,做好入庫檢查驗收和進出管理非常重要,如果在這些環節出現問題,會給企業帶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下面就分析物資管理的方法,研究提高物資質量的措施,希望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物資入庫;驗收管理;物資質量
業內人士都十分清楚,在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中,想做好合理適量的供應生產產品的物資非常難,其影響因素也很常多,同時還有很多不確定問題,進而給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會影響企業在未來的發展,因此,無論有多少困難,都要加強和規范企業物資管理。
1 加強物資入庫質量的驗收管理
1.1 做好入庫前的驗收工作
物資在入庫之前,必須進行嚴格的驗收操作,保證入庫的物資是符合要求的。除此之外,清點好物資入庫之前的全部數量關系,記錄好數據。檢查單據、數量和質量都完全符合標準后,才能予以入庫處理。需要把立卡、登賬工作做好,然后把發票、入庫通知單都交到財會部門,財會部門也會做一次檢查,無論是物資的數量質量、還是品質規格出現問題,都要及時上報領導,把該項問題處理好。在驗收物資過程中,為了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在物資沒到之前,先進行所有的準備工作,不要等待物資到達現場后手忙腳亂,例如整理好搬運的工具,有效地組織人力,貨位的擺放空間及時清理。如果遇到有些貨物急需使用,但是驗收材料還沒有處理完全,工作人員不能盲目使用,而應該按照有關的驗收管理程序,把所急需的貨物安放到待驗區域,所有材料都核實無誤后才能辦理有關的驗收手續,如果有些物資材料不全,或者其他方面存在問題沒有解決,堅決不能予以驗收處理,對其做好必要的記錄操作,同時按照要求辦理退貨手續。
1.2 做好物資保管工作
由于物資材料不同,規格和性能都有區別,有些材料外形不規則,非常不容易擺放,因此,針對不同物資要靈活擺放,科學管理。碼放和擺放都要科學,做好標志鮮明,擺放整齊,整個物資擺放后也方便后期的點查工作,對倉庫的空間也要合理使用,不要亂碼亂放,影響后期的清點保管工作。有些倉庫可能會擺放多種物資,要根據材料的性質分門別類的進行保管,針對不同的特性有針對性的做好防護,有些材料需要做特殊的防潮處理,而有些需要做好防銹處理,還有防震、防磨、防腐、防水以及防漏電等,無論是經銷商還是營業倉庫,其都有很好的專業化實體,一般供應商都是在這些實體中進行貨物的存儲,具體而言就是貨物是供應商的,而委托存放在專業部門,保證了物資的質量,讓其代理予以保管。企業需要和供應商進行協商和簽署協定,按照規定向受托方支付相應的物料款項。例如,企業可以出租倉庫給供應商,供應商按照達成的協定定期對該倉庫存放一定數量的物資,而企業使用時到倉庫領取即可,事后供應商憑領料憑證與企業結算,不僅雙方利益都最大化,供應商節省了租賃費用,企業減少了運輸搬運費用,而且節約了大量時間。在此之外,提高全體物資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必要時進行一定培訓,可以內部選拔講師,或者從外聘請講師宣講有關法律法規,組織員工學習供應商關系管理內容,學習采購成本和成本控制等內容,保證物資管理萬無一失。
1.3 倉儲中物資質量驗收管理
進行物質驗收操作中,一定要把質量關把握好,堅決不能有不合格的產品出現。物資到貨后需要進行驗收,管理人員對所有物資都要認真核實一遍,檢查標識標志,檢驗隨貨資料,同時對外觀質量做好驗收,堅決執行零缺陷的把關制度。在存儲物資過程中,期間的保養工作非常重要,如果保養不好直接影響物資的質量。因此,要結合物資化學成分,有關物理性能,體積等情況有針對性進行管理,保證物資使用價值。物資存儲的越多其費用越多,而且還會占用很多的企業資金。在保管中發現不合格產品,采購員及時向供貨單位辦理退貨操作,或者得到供貨單位同意后,為其代辦,也可以提前進行降價處理。
2 提升物資質量管理的方法
2.1 做好編制環節的規劃工作
有關技術人員要了解生產過程,可以親身到生產現場進行科學的調查,進一步了解本企業在現階段實際的經營情況,在此基礎上要全面了解物資具體的使用數量,對使用的主料,輔料和使用后的余料都做到心中有數,只有深入第一生產現場,做出的編制計劃才有實質性意義,有很強的實效性,有很高的準確性。對物資供應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做重點分析,統籌兼顧,根據輕重緩急的指導方針進行物資安排,除此之外,由于生產現場的情況也是動態變化的,因此物資供應中要經常性的對全局做好平衡,通過靈活的調度、科學的使用來進行管理,所有工作的目的就是避免發生物資積壓浪費,進而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缺失,同時也堅決不能發生供應脫節問題。
2.2 做好采購管理
做好物資的采購工作一定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完善詢問價格的方式。物資的成本可以說會占到企業生產成本的大部分,由于生產使用的材料不同其具體比例也不盡相同,如果詢價體系不夠完善,很可能造成采購價格偏高,如果大批量采購企業付出的成本就非常大,整個單位的經濟利益就不能和供應商做公平的競爭。第二,制定一套《供應商準人制度》。如果由于特殊原因,需要更換供應商,那么需要有一個流程進行約束,約束其行為的目的就是保證供應商的實力,間接的保證企業的整理利益。該規定中涉及財務部門、物資部門、技術部門要對新供應商整體的規模,材料的產能以及資格進行確定,對其內部的管理體系進行認證,都符合本企業的使用標準后才能做最后的確定。第三,在進行招標的時候,一定要實行保密詢價,符合企業的基本利益。
2.3 完善供應商的管理工作
質檢人員和采購人員加強合作和交流,因為其在對物資材料工作方面有很多交集,這樣避免發生漏洞和誤會。兩個管理部門可以制定一個管理計劃,定期和不定期對供應商的供貨質量進行檢查,一定先建立一支素質高的檢查隊伍,保證不會出現檢查漏洞和盲點,發現質量問題后對供應商予以降級和淘汰處理,如果問題比較小,影響不是非常嚴重,應該及時和供應商進行溝通,對類似問題達成協定,同時一起制定改善條款和處罰措施。除此之外,制定一套完整的物資采購制度也非常重要,按照該制度的方針制定操作,避免發生錯亂和漏洞,嚴密保證企業使用物資的質量安全。有些企業為了得到更好質量的物資,沒有單獨選擇一家供應商,而是選擇了多家供應商,有的供應商是主要的,而有的起到輔助和備用的作用,不僅保證了物資質量的競爭性,同時也穩定了供貨,即使一家供應商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作業。
2.4 采購計劃和策略
物資采購需要以生產的使用量作為參考基礎,因此,只有強化物資需求,做出的計劃要及時準確,堅決不能沒有計劃的盲目采購,不僅不科學,而且影響整體的經濟利益,嚴重時還會制約企業發展。很多企業起初并不注重采購的計劃和策略,出現了臨時采購和超計劃采購問題,甚至有些企業資金都積壓在物資采購方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機會。因此,有關人員對采購計劃要把好關,制定物資計劃管理制度,結合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科學進行物資采購,把物資采購做到合理性、前景性、科學性、準確性。
3 結束語
物資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很多負面例子,造成大量存放物資在倉庫就引燃或爆炸,其危害性非常大,而且容易引發二次破壞和污染。因此,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完善整體的管理制度是關鍵,工作中每一個步驟都按照要求進行,有利避免漏洞和紕漏的產生,最終做到降低物資采購成本,保證物資存儲質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