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輝 趙懷石

摘 要:文章以松花湖風景名勝區為研究對象,利用ARCGIS10.0的空間分析模塊,對規劃區生態敏感性進行評價,明確了生態敏感區的空間分布狀況,為松花湖風景名勝區下一步生態保護分區提供科學依據,對同類型的風景名勝區規劃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GIS;生態敏感性;松花湖;風景名勝區
“保護與開發”間的矛盾決定我國目前風景區規劃主要解決如何在保護風景資源和環境的前提下永續地滿足大眾游憩的活動需要。因此,在風景區規劃過程中有必要建立以景觀資源的綜合分析評價為前提的景觀生態規劃概念,將生態敏感性分析應用到風景區的規劃設計當中,以科學的規劃為前提,合理開發利用,達到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平衡。文章以松花湖風景名勝區為研究對象,利用ARCGIS10.0的空間分析模塊,對規劃區生態敏感性進行評價,明確了生態敏感區的空間分布狀況,為松花湖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分區提供科學依據。
1 松花湖風景名勝區概況
松花湖風景名勝區位于吉林省中部,東經126°41'~127°18',北緯42°58'~43°48'的范圍內。松花湖系豐滿水電站的攔江大壩在松花江上形成的大型人工河谷水庫,是吉林市地表飲用水源及“引松入長”的供水來源,湖面南北長約77km,東西寬約94km,湖區的植被屬長白山植物區系,植物種類繁多,素有天然寶庫之稱,是以森林植被為主體的植物生態群落。風景區主入口在豐滿水庫大壩近旁,距離吉林市區約17公里。
2 生態敏感性分析
2.1 影響因子的選取及賦值
根據研究重點與客觀條件,采取綜合性與主導性結合的原則,從調研收集到的眾多資料中篩選出與規劃區生態資源保護關系最密切、影響最大以及可利用性強的關鍵性因素,尤其是其中的自然因素,作為生態敏感性分析的評價因子。
(1)高程:風景區內高程起伏較大,海拔高度最低190米,最高910米,相對高差較大,海拔最低處位于松花湖湖面,最高處位于青山景區內。按照分析需要將高程分為6個等級。(2)坡度和坡向:風景區內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區域占據12%以上,松花湖兩側陸域坡向分布較為平均。(3)植被價值和類型:按照林業部門提供的林相圖和現場考察結果,將植被按照珍稀程度和多樣性進行分級。針葉林最為敏感,其次分別為針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混交林、蒙古柞林、其他。(4)景觀價值:風景區內共有一級景源2個,二級景源5個,三級景源12個,此外還有四級景源9個,景源豐富,景觀價值總體很高。根據調研后對景點的評價值以及景點密集度將景觀價值分為6個等級。每個景源的影響范圍按照300米進行控制。(5)水文:風景區內水資源豐富,水系較為發達,河流、湖泊兩側,特別是取水口周邊的水源保護區,屬于生態敏感度較高的區域,利用緩沖區分析按照距離匯水面的遠近劃分出敏感性等級。(6)因子評分賦值:根據各單因子劃分的等級,分別進行評分,再將評分結果進行標準化處理,使標準分分布在0-100之間。
2.2 對單因子地圖重分類
將單因子地圖轉化成為柵格格式,并利用Arcgis中Reclassify對各柵格圖按照標準化的評分重分類。
2.3 確定權重
根據因子的重要性,利用成對比較法計算各因子權重值。根據權重值的計算方法得出高程、坡度、坡向、植物價值和類型、景源價值與水文分布6個單因子的權重值分別為0.0271、0.1333、0.0511、0.2412、0.4548、0.0925。經計算權重整合度為0.079,滿足于小于0.1的基本標準,所以此權重的判斷結果是可以使用的。
2.4 評價結果分析
運用加權疊加法,將各個單因子圖層和各自的權重相乘,得到結果圖層。即得到生態敏感性分級圖(圖1)。其中分值為0-23屬于弱敏感區;24-47屬于中度敏感區;48-70屬于高敏感區。
3 生態保護分區
生態敏感性分析為松花湖風景名勝區保護資源和有序開發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根據不同等級的敏感度區劃及松花湖風景名勝區內保護對象的種類及其屬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來劃分不同類別的保護區。不同級別的生態環境保護區劃對應于不同等級的開發強度,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守開發要求,以期景區得以永續發展。各區分布情況如下:(1)生態保護區:主要為風景區內有科學研究價值或其他保存價值的生物種群及其環境。包括松光景區400m等高線以上闊葉林地、湖光景區二級水源保護區陸域部分、青山景區東坡針闊混交林地、海浪山景區400m等高線以上針闊混交林地,五虎島景區大花砬子北坡針闊混交林地,面積50.88km2。(2)自然景觀保護區:主要為需要嚴格限制開發行為的特殊天然景源和景觀。包括駱駝峰等景區內植被覆蓋良好的山體,臥龍潭、鳳舞池、五虎島景區島嶼、半島、沙洲,北天門、海浪山、石龍壁東岸低山濱湖地區,石龍壁景區花崗巖地質遺跡區,面積273.18km2。(3)風景恢復區:主要為恢復、培育松花湖林木、水體為主體的風景資源,包括:關家屯-葦子溝西坡湖濱地帶、羅圈溝-頭道溝湖濱地帶、小海浪低山疏林地帶、高達溝-山咀子湖濱地帶,面積14.14km2。(4)風景游覽區:主要為風景區內景物、景點、景群、景區等各級風景結構單元和風景游賞對象集中的區域,包括海浪山景區、五虎島景區等主體景觀周邊區域,面積64.07km2。(5)發展控制區:景區內發展基礎較好的旅游村鎮及原有的旅游接待地劃為發展控制區,主要分布在松光-湖光接待區、旺起、北天門等接待區內,面積21.3km2。
4 結束語
湖泊型風景區的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盲目地開發建設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生態問題。文章通過對松花湖風景區生態敏感性分級評價,以指導松花湖風景區進行生態保護分區,對同類型的風景名勝區規劃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艾喬.基于GIS風景區生態敏感性分析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07.
[2]汪輝,李衛正,孔令娜,等.濕地公園生態敏感性評價研究——以鹽城珍禽濕地公園為例[J].中國園林,2014,10.
[3]趙義華,劉安生,唐淑慧,等.基于生態敏感性分析的濕地保護開發利用規劃——以常州市宋劍湖地區為例[J].城市規劃,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