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梯護欄作為電梯安全使用的重要防護裝置,因電梯制造和維保單位的不同,防護等級參差不齊。文章通過兩個典型案例來分析電梯護欄設置的不足,最后提出了護欄設置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電梯;護欄;位置
前言
電梯作為與老百姓接觸最為密切的特種設備,其安全越來越受到眾多媒體和廣大老百姓的密切關注。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最新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在用電梯總量為359.85萬臺。無論是電梯的保有量還是增長率,均在所有的特種設備中排名第一。在電梯使用過程中,提高電梯的安全運行效率和降低故障率,很大程度上要靠電梯維保單位的工作來實現的。然而在目前的電梯維保市場上,維保單位水平參差不齊,單就防護裝置而言,各個公司差異很大。以下通過兩個案例闡述以下防護裝置的重要性。
1 電梯護欄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電梯維保公司員工A在進行自動扶梯維保作業前,把折疊式護欄(如圖1所示)放置在扶梯的出入口作為防護。然而A在拆除梯級,并使用檢修裝置開動扶梯進行檢查維修時,一位老年人誤以為該自動扶梯可以乘坐,于是自行拿開護欄,進入乘梯。不幸的是,該老年人正好踏到了梯級缺失的位置,身體跌倒,導致雙腿被桁架和梯級卡住受傷。雖然該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該老年人自身行為不當,但電梯公司的護欄設置也有問題,該護欄沒有固定,可以輕易地被拿開進入,其次,該護欄上只有維護作業標識,沒有明顯的危險警示標識。
案例二:某電梯維保公司員工B在底坑清掃及維護作業時,將電梯轎廂開至頂樓,然后用三角鑰匙打開最底層層門,并在打開的層門外設置警示牌。然而,防護裝置的設置時,沒有采用安全性相對較高的護欄,而是采用了A字形警示牌(如圖2所示)。有一位老太太,看到電梯層門打開后,以為轎廂停在本樓層,于是打算乘梯上樓,在進入的過程中,并沒有注意到矮小的警示牌,不慎低落底坑,導致身體多處骨折。該案例中,A字形警示牌并不能起到防護的作用。
以上兩個案例中所使用的折疊式護欄和A字形警示牌是電梯維保行業中使用較為普遍的兩種防護裝置。我們國家相應的標準、法規對電梯施工作業有防護的要求,但是對于具體防護裝置應該達到什么樣的要求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我國電梯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方面最主要的安全技術規范是TSG T5001-2009《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對于防護裝置的設置和規格均沒有做出規定。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中,提到了在相關層站等檢驗現場放置表明正在進行檢驗的警示牌,但均未提到設置何種防護裝置,如何設置。
調查發現,很多使用單位的防護裝置破損、配備都不齊全,或者根本就沒有,這必須引起重視。一般電梯公司的警示牌分三類,最簡單的是一張塑封的紙,上面印有“電梯維保,敬請諒解”之類的提示,用膠帶貼在一樓層門入口處,這種警示牌的優點是便于維保人員放在工具包內隨身攜帶,但是缺點也很明顯,警示牌較小,不明顯,無法起到阻攔作用,隨著安全要求的加強,這類警示標識已逐步被淘汰。第二類警示牌是類似于清潔打掃的A字形警示牌,這類警示牌略優于第一類警示牌,但是由于這類警示牌必須放在地面,放置的位置較低,不夠明顯,也無法起到阻攔作用。第三類是最常見的護欄,優點是夠大夠明顯,能夠起到警示和阻止作用,缺點是不便于存放和攜帶,也無法鎖定。
2 護欄設置的要求和建議
第一、國家電梯監督管理部門應組織相關機構研究制定電梯防護裝置的具體要求,如高寬尺寸、顏色、警示文字、結構材質和固定方式等技術要求,便于全國電梯維保單位和使用單位參照執行。
第二、電梯制造單位應針對各自品牌電梯的施工作業的特點,規定施工防護條件的要求,并列入電梯使用維護說明書中。
第三、使用單位應配備電梯維護作業所必須的防護裝置,監督維保單位在施工作業中正確設置防護裝置,并且要把防護裝置作為使用單位內部檢查的項目內容之一。
第四、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必須要重視,在維修作業和例行保養時,把防護裝置的設置作為施工的前置條件。一旦發現防護裝置缺失或損壞時,要及時提醒使用單位進行補充,必要時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第五、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在每年的定期檢驗時,也應該把防護裝置作為年檢的項目之一,對于居民小區等批量電梯單位時,研究規定電梯和護欄配置的比例。
參考文獻
[1]TSG T5001-2009.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S].
[2]TSG T7001-2009.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S].
[3]GB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S].
[4]GB/T10060-2011.電梯安裝驗收規范[S].
作者簡介:潘大勇(1979,6-),男,籍貫:浙江麗水,學歷: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房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