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宇 江連洲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保障食品安全的方法也逐漸增多,其中食品檢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食品檢驗是否合格直接影響著我國的食品安全。現在,我們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在了食品安全的檢測上,這樣既提升了我國食品檢驗的技術科技含量,還增多了我國的食品檢驗的手段。但是在我國食品檢驗發展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到我國的食品檢驗發展背后的問題。文章針對我國的食品檢測技術進行
伴隨著我國的經濟不斷快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改變。改善的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改變是人們的生活態度。生活態度的轉變直接導致了人們關注自身的安全,這就包括了文章要重點講述的食品安全。這是因為食品的生產質量和生產安全性能直接的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一旦食品安全出現問題就會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嚴重的會阻礙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威脅我國的社會穩定。食品安全的確定最為權威的就是食品的專業檢測。我國現在的食品安全監測分為兩個主題和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要有國家級別的檢驗單位牽頭進行,這樣可以增加食品安全檢測的權威性和合法性;第二個層次是我國的省級以下政府(包括省級)要成立專門的政府部門進行食品的安全檢測工作,在這一層次中,起主導作用的食品安全檢測機構應該是由省級政府牽頭,同時縣級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相應的資料和文件結果的補充。這兩個層次就是現階段我國實行的食品安全檢測的網絡構成和食品安全檢測的警報構成。但是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食品安全檢測出來威脅食品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多,這樣就直接的導致了食品安全檢測的程序和項目變多,特別是我國的環境污染的日益惡化,導致了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格外突出,這樣就從根本上挑戰我國現階段的食品檢測技術和手段。我國現階段食品檢測技術還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平衡發展,這樣導致了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欠發達的地區要承受著食品安全的困擾,因此我國的食品安全技術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文章就針對食品檢測技術進行專業的簡述。
1 簡要敘述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常用技術
關于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常用技術的闡述,文章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闡述。第一個方面是食品安全檢測中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第二個方面是食品安全檢測中的超臨界萃取檢測技術。第三個方面是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國家標準檢驗技術。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闡述。
1.1 技術一:食品安全檢測中的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項技術就是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這種技術的應用基礎是液相色譜技術,通過高壓的環境讓液體變成流動相的色譜,這就是這種技術的應用原理。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是在兩種色譜的基礎上發展和創新得來。這兩種色譜分別是:第一種是氣相色譜技術;第二種是經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過程中經常借鑒的三種形式就是經典色譜技術的衍生技術。這三種技術分別是:第一種柱層析色譜技術;第二種是薄層層析色譜技術;第三種是紙層析色譜技術。在食品的安全檢測過程中,之所以經常用到液相色譜檢測技術,主要是液相色譜檢測技術有以下的優點:(1)分析的速度較快;(2)分離的效能較高;(3)自動化的程度較高,因此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又被稱作現代化的液相色譜檢測技術或者時三高液相色譜檢測技術。文中提及的三高分別是:第一高效;第二高速;第三高效。檢測中使用的固體相是一種吸附劑,這種吸附劑的大小大約在100μm。傳統形式的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定向的粒度大,物質的傳質擴散速度較慢,進而導致:(1)分析的速度較慢;(2)分離的效能較低,這種傳統的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只能夠對簡單的混合物的檢測和分離有效;但是高效的液相色譜檢測技術的固體相的力度通常在5μm到10μm之間,這樣就決定了這種方式的檢測具有傳質快和柱效高等優點。這種方法在近些年的很多保健品的安全檢測和蛋白質的分離安全檢測中應用。需要強調的是世界上約有80%的有機化合物可以用HPLC來分析測定。
1.2 技術二:食品安全檢測中的超臨界萃取檢測技術
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有一種技術比較適合環保中的應用,這種檢測技術就是超臨界萃取技術。這種技術最開始并不是應用在食品安全檢測中,而是用來從咖啡中分離咖啡散。由于這種技術具有傳統檢測技術沒有的很多優點,致使這種檢測技術在實驗室中應用非常廣泛,并在逐步的走出實驗室,在實際的食品檢測中有了更為廣泛的應用。超臨界萃取檢測技術主要有兩個突出的優點。第一個是在食品檢測的過程中使用較少的有機溶劑導致了污染更小;第二個是我們可以借助超臨界的壓力和溫度,自主的選擇調節能力。該技術在低溫下操作并使用非氧化型介質(CO2),適用于熱敏性和易氧化的物質,這一點對食品樣品的制備尤為重要。有關超臨界萃取技術的報道。約有40%與食品和天然產物的萃取有關。超臨界萃取技術的主要缺點是所用萃取流體(如CO2)為非極性。
1.3 技術三: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國家標準檢驗技術
檢驗方法國家標準大多是推薦性標準,特別是發現國家標準檢驗方法不適用時,更應另行制定標準。
2 簡要敘述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關于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存在的幾個問題的闡述,文章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和介紹。第一個方面是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檢測方式不全面。第二個方面是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快速檢測技術發展不成熟。第三個方面是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應用檢測設備落后并且檔次較低。第四個方面是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檢測質量在控制方面較為落后。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介紹。
2.1 問題一: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檢測方式不全面
許多檢測方法方面存在空白,多殘留檢測方法比較少。如在非食用性原料方面,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膨松劑、甲醛、雙氧水(過氧化氫)、吊白塊等,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但是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檢測方法,現行的檢測方法多為定性的方法,抗干擾、定量的準確程度均存在不足。
2.2 問題二: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快速檢測技術發展不成熟
針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快速檢測技術發展不成熟,主要指的是檢測技術在靈敏度方面和特異性方面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方面。
2.3 問題三: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應用檢測設備落后并且檔次較低
由于我國的食品檢測機構的經費的欠缺,導致了我國的食品檢測設備較為落后,現階段我國還在使用GC檢測儀和HPL檢測儀,在國際上這些檢測儀器已經在被淘汰的邊緣。
2.4 問題四: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檢測質量在控制方面較為落后
我國由于地域遼闊導致了我國的食品檢測標準沒有在全國范圍內使用,根據已有的國家標準不能夠進行食品安全的全方位檢測,這樣就需要我國在質量的控制方面下功夫,將質量控制作為食品檢測的一個突破口進行更好的檢測。
參考文獻
[1]王春榮,張濟,劉嵐錚.食品中多種合成色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J].2005,21(3).
[2]王勘,陳清西.淺談食品分析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現代食品科技,2006(22).
[3]房彥軍,周煥英,楊偉群.試紙-光電檢測儀快速測定食品中亞硝酸鹽的研究[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4,22(17):18-21.
[4]易良鍵.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法的應用和研究[J].中國信息科技,2012,3:46.
[5]王雷,喬曉艷,董有爾,等.高光譜圖像技術在農產品檢測中的應用進展[J].應用光學,2009,30(4):639-645.
作者簡介:王學宇(1985-),男,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食品科學與工程。
*通訊作者:江連洲(1960-),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大豆蛋白、油脂及生理活性物質提取及精深加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