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業
摘 要:一些城市在電網迎峰度夏時,存在電力供應不足的難題,這樣就會進行拉閘限電。文章通過用戶用電規律來探索如何有效利用電力資源,基于普通用戶、大型企事業單位用電等實例,在峰谷電的基礎上,更合理地進行電力供應,在電力用戶高負荷情況下,容易出現電力故障,應做好相應配電網應急搶修的準備。
關鍵詞:電力用戶;用電規律;負荷預測;實時狀態;應急搶修
在電力用戶用電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高負荷的情況,而且這種最大負荷出現呈現一定的規律性,我們需要通過提取統計數據,對這種情況進行分析與研究,尋求最佳的方法,對電力用戶的最大負荷進行預測,并做好電力故障搶修的準備,以及提出相應的應急預案,這樣既能保證用戶安全用電的需求,也能根據用戶用電的實際情況,在用戶進入高負荷用電之前,做好電力檢修。
1 產業行業負荷特性
電力用戶用電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用電高峰期,夏季來臨,空調的使用情況增加,最大負荷猛增,杭州地區近期呈現第一產業用電負荷比重極小,第二產業用電負荷比重較大,第三產業用電負荷迅速發展,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
2 居民生活負荷特性
居民用電負荷主要由基本負荷和季節性負荷兩部分組成。基本負荷主要由電冰箱、電炊具、照明等組成,季節性負荷則是指夏季降溫負荷(由空調、電扇等組成)和冬季取暖負荷(由空調、電暖氣等組成)。
2011~2015年,浙江地區居民生活用電具有明顯的季節特征。春季用電早高峰一般出現在6~7點,夏季無用電早高峰,秋季用電早高峰一般出現在7~8點,冬季無用電早高峰;春、秋季用電午高峰一般出現在10~12點,夏季用電午高峰一般出現在14~16點,冬季用電午高峰一般出現在11~13點;春秋冬三季用電晚高峰一般出現在18~20點,夏季用電晚高峰一般出現在20~22點。
3 電網安全性分析
在目前供電形勢嚴峻、電網穩定問題突出的局面下,減少電力系統災變發生的可能性、使電力系統事故(或災變)的范圍影響盡可能小、持續的時間盡可能短[1]。對提高電網的安全可靠性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為上一級電網安全性提供支撐。我們可以結合上述電力負荷預測情況,進行預選事故評定和預想事故選擇,來評定系統的安全性,即判斷系統當前的運行狀態在出現事故時是否安全。在進行區域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分析時,需要考慮的預想事故數目是非常可觀的,涉及到大數據處理工作,嚴格N-1檢驗需要對全部變壓器、線路進行分析,計算工作量很大。實際運行過程中,一些主變及線路并不會同時出現最大負荷。但檢驗過程中,如遇到高負責率變壓器及線路時,應做好記錄[2]。
4 安全控制對策
電力系統發生安全事故后所造成的嚴重性是非常復雜的,不同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同的,電力系統安全事故不僅僅對電力系統本身產生影響,還影響到社會經濟、政治等許多方面,而這些后果的確定是比較困難的。變電站實際運行時間相對較長,電力設備長時間運行,致使磨損嚴重和使用壽命變短。管理制度和方法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在觀念和思想認識上依舊無所提高,個人技術能力有限,常常抱著僥幸心理,在工作上竟時常出現習慣性違章,從而嚴重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壞影響。
5 應急搶修
5.1 提高工作人員技能
強化搶修人員的技能水平對提升搶修效率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搶修人員的意識和技能直接關系著對故障問題的判斷以及處理。因此,我國供電企業必須要加強對搶修人員技能的培訓,提高其技能水平,定期對搶修維護人員進行定性考核,以此督促其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為突發的搶修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5.2 制定應急預案
電力企業必須要針對各類可能發生的配電網故障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現場處理預案以及轉供電預案,預案中必須要明確故障發生前、發生時、發生中、發生后各部門的相關職責和作業時間,以此保證配電網故障的搶修效率。可以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應急搶修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檢驗相關單位和人員對配電網故障應急專項預案、執行程序、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的了解程度和實際操作技能,全面估計和檢驗公司相關單位和人員應對配電網故障的應急準備狀態,有效磨合公司應急搶修流程各個工作環節,提高各單位、各部門協同作戰的能力。
5.3 加強搶修工作現場管理
配電網故障現場搶修工作所耗費的時間主要會受到地理環境、天氣、故障性質以及故障程度大小的影響。因此,應加強對搶修工作的現場管理,組織好現場的各項搶修工作。為了提高現場搶修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要在搶修現場配備通訊設備,方便指揮人員對搶修現場進行統一管控;同時還要在搶修現場配備大型的搶修機械,以滿足對較嚴重配電故障的搶修;還要配置專業的搶修車,搶修車內需備齊搶修工具和設備,比如通訊設備、定位設備、應急指揮系統等,以此縮短搶修工作的時間;還要在搶修現場配備無線傳輸系統,以確保搶修人員能夠及時將現場搶修工作的情況實時傳送給監控中型,監控中心根據傳回的視頻、圖像、文字等信息對搶修現場實行遠程指揮。
5.4 事故故障點的預判
通過對設備出現異常的時間、異常的具體表現、設備的頻率、電壓和功率的變化趨勢等進行記錄,并結合不同產業及居民用電最大利用小時數,以及最大負荷出現時間,對事故頻發點及可能事發點進行預判,做好設備巡視。
6 結束語
配電網故障受地理、環境、負荷性質的影響,具有復雜性,特別是臺風、洪澇、泥石流等極端天氣的不斷增多,嚴重威脅配電網安全運行,給廣大客戶的可靠用電,社會的安定和諧帶來極大的影響。另外,針對重要高客戶,在發生故障時,公司首先采用應急電源車等手段先行臨時供電,在后續搶修工作結束后再恢復正式供電,將客戶停電時間和所產生的影響減至最小,配網與電力客戶直接相連,快速有效地應對和處置各類配電設備和缺陷,確保電網安全、可靠供電,是電力部門優質服務的最大體現。
參考文獻
[1]吳文傳,張伯明,曹福成,等.電網應急指揮技術支持系統設計與關鍵技術[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15).
[2]馬俊,何興昊.配電網故障自動定位技術中通信技術的分析與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