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寶
摘 要:我國電力行業發展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可以說,近些年來的電力水平不斷快速進步。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更多的關注電能計量的準確性,其準確與否直接影響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作為電力行業對電量計量的有力工具,電能計量與企業經濟效益、用戶利益相掛鉤。在電力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注重計量的準確性,這樣才能科學的數據采信度,實現企業自身經濟效益,更能保證人們的利益,實現經濟與社會雙效統一,推動市場經濟進步。電力系統只有不斷重視計量工作,才能在行業發展中,樹立良好形象。文章主要通過對影響電能計量準確性各種因素的分析,進一步闡述準確計量的重要意義,同時提出有力提升電能計量準確性的一般方法與措施。
關鍵詞:電能計量;準確性;誤差;措施
電力生產各個環節,均能用到計量功能,特別是在生產、銷售、運行的流程中,電能的計量直接影響電力穩定性,所以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電能在其流通的每一個環節上,不論是生產還是輸送,最終到達客戶,各個階段的運行,都離不開計量,準確的電能計量能夠針對性的有效測量電力使用情況。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電能在生活中的應用無處不在,人們最為關注的就是電力問題,也是非常敏感的社會性焦點話題,所以說,電力系統只有在計量上做到公平合理,通過高科技手段完成各個流程建設,通過精準的測量,拉近與群眾的關系,穩定客戶資源,挖掘企業經濟新增長點,通過對用戶數據的把握,建立準數據庫,通過精確營銷,使用戶更加穩固,在行業分析中占據主導地位。電能計量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整理,實現準確精算各方利益,使用戶與企業利益達到均衡關系。良好準確的計量也是電力行業占據市場的重要條件,其計量能力好壞,也決定了企業的市場前景與發展動力,能最直接的反映出企業的市場能力標準。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解決不利因素制約,才能充分認識到電力計量工作準確性的重要意義,才能促進供電企業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保證人們群眾根本利益,更加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要求。
1 電能計量準確性的影響因素
1.1 電能計量裝置自身誤差
1.1.1 電能表誤差
電能表是計量的基本工具,電能表出現誤差直接影響到計量準確性,主要就是電能計量裝置綜合誤差的結果,是誤差中最重要的內容。電能表出現的負載誤差影響計量數據,主要表現就是電能表在電流過大的時候或者電流不穩定時出現的誤差情況,其功率就會突然變化,這種巨大的變化影響了計量數據采取。如果面對的是低負載,那么電能表誤差概率則會增加。在操作中需要人為作業,那么在實際操作中,也會產生誤差,電能表就會出現線連接錯誤情況,直接導致了失壓、斷流現象,使最終的計量結果不準。
1.1.2 互感器誤差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技術不斷得到應用,但由于受到條件限制,有些電廠和變電站當前使用的還是陳舊設備,沒能及時更換新的設施設備,還有的互感器都是在早期修建時候就有的,在當前電壓情況下,人們需求量越來越大,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生產需要了,在應用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導致互感器等級偏低,無法滿足現在的電網運行規定,嚴重落后于電力發展速度。國家標準規定,互感器準確度是有一定標準的,要在充分保證符合的前提下,配備使用,如果出現了過大或者過小負荷的現象,都能直接對互感器產生重大影響,使其出現誤差。電能計量裝置構件中,是沒有互感器二次繞組的,這樣就使電能表在經過電流互感器的時候會出現一部分的電流流失與損耗,正確的做法是把電壓互感器二次輸出端與電能表輸入端要進行線路連接,如果電流通過,就會產生一個壓降,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會導致電能表計量誤差的出現。
1.2 電能計量準確性的人為因素
市場經濟發展,人們對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電力行業改革中,也不斷引進了科技設施設備,但是企業卻沒有發揮其重要的作用,有些電能計費系統得不到有效利用,成為擺設,企業在沒有得到經濟回報的同時,放松了管理,使設施不能有效利用。有些企業不能正視市場,輕視市場經濟作用,管理者又沒有自身計量單位意識,使企業發展落后于市場需求,各級工作人員長期得不到提高,業務不精、素質不高是普遍現象。管理層不能有效對接市場,對企業或單位計量狀況沒有全局認識,不能有力的掌控市場行為;先進設備得不到利用,閑置多年,導致設備損壞,維護不當,計量工具不準確。
2 提高電力計量準確性的方法
2.1 合理配置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度等級
電能計量裝置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程序,做好精選,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和行業要求,合理科學的進行選擇使用,要綜合考慮到計量器材功能、規格、電壓等級以及額定電流數據。技術進步使電能計量裝置技術越來越成熟,在多種誤差中,能夠有效把握住其發展的規律,能夠有力的解決掉出現的問題,電能計量裝置運行還是較穩定的,特別是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使電能計量應用程序越來越簡化,容易掌控操作。
2.2 合理配置互感器二次負載
互感器二次負載能夠直接影響到電力計量準確性,要做好定期檢查與測試,及時發現問題,保證其工作穩定性。對計量設備改造或設備訂貨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需要讓互感器二次負載應在25%-100%額定二次負載范圍內,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穩定、計量準確。改造及訂貨的時候,一定要全面避開互感器容量越大越好的誤區,否則會導致互感器二次負載不合格,如果小于計量精度下限值就會保證裝置準確和可靠。
2.3 減小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電壓降
我們可以對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改造應用,不斷降低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電壓,通常可以對35kv 以上結算用電力計量裝置中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可以不設置隔離開關輔助接點,用熔斷器也可以解決;在改造中有的可以進行導線截面擴大,使二次導線截面積至少應不小于2.5mm2,同時還可以通過減少二次回路負載、減少回路電阻、縮短長度的方式進行改造應用,從而達到標準計量效果。
2.4 合理確定電流互感器額定一次電流
電流互感器額定一次電流的同時,其實際負荷電流保證在正常范圍內,額定值至少不小于30%,最好能夠保證在60% 左右,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就應該選用高動熱穩定電流互感器,這樣才能不產生重大變化,確保穩定性,減少或降低電流互感器誤差概率。
3 降低電能計量裝置計量誤差的人為、客觀措施
3.1 要調動計量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各行各業不論多么智能與自動化,均需要人力操作才能完成,在計量工作中,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從事計量工作需要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但是當前情況并不樂觀,專業人員流動性較大直接導致了計量工作發展,有些艱苦崗位和基層單位,更是人員流動性大,新進人員需要從頭學習、培訓和考證,使行業無法得到持續性的推進與發展。電力企業只有高度關注人力資源問題,才能有效的把握專業隊伍能力,全面調動人力資源積極性與主動性,要使每個專業人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潛心地鉆研技術理論,從而實現工作高效、隊伍穩定的行業團隊結構。
3.2 加強對計量人員的管理和培訓
計量工作人員在不同的流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計量系統運行中,有些系統自動化無法達到標準,通過人力資源配置,能夠全面協調好環節內容,為企業實現電能計量全過程標準化、精細化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4 結束語
計量自動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整合和構建統一的計量自動化系統,實現遠程自動化控制,電力企業一定要在電能計量方面不斷提高技術,才能更好的保證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偉,龐海波,孟浩文.有關電子式電能表與電能管理的若干問題[J].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