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青華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科技更新速度加快,各行業科技應用得到有力推廣,在基本建設工程中,道橋施工各項技術依靠科技力量,得到提升與創新,在行業發展中有了一些可喜的成績。在成績取得的背后,我們還要看到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足和問題,這些不足成為制約施工技術水平增長的主要因素。只有不斷完善道橋施工環節,在建設過程中,全面加強技術管理控制,才能逐步提高工程質量。文章主要通過對相關道橋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明確提出解決辦法與措施,以此推動道橋建設水平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道橋施工;施工技術;技術要點;道橋施工技術
1 概述
市場經濟促進了各行業發展,特別是承擔重要運輸功能的道橋建設項目,呈現了逐漸增多的趨勢,并且向著建設規模大、建設質量要求高、技術能力強等方向發展。可以說,不同的區域對道橋工程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不同的使用功能又需要采取差異化的技術,道橋工程作為技術層面工程,其涉及的范圍較廣、施工程序較為復雜,只有不斷加強施工能力,注重生產安全,才能在施工過程中,合理科學的控制好技術要點,把握整體進程,從根本上確保工程質量符合驗收質量標準要求。
2 道橋工程施工的特點
2.1 道橋工程產品具有多樣性
道橋工程是一個特殊的產品,這個產品不同于以往意義上的商品,是具有多樣特性的產品,這種多樣性就使路橋工程管理變得復雜多變。主要呈現在,一是相同質量要求、技術標準、形態大小的道橋工程由于所處的區域不同,呈現出許多差異性的特點,產品會突出地區特性,符合區域要求。建造在不同地區的道橋工程,其面臨的自然環境、地理條件是不相同的;二是這個工程產品有不同的類型,同樣為道橋產品,但根據功能不一樣,就會呈現許多差異化的特點,功能多樣性是其主要特征。
2.2 道橋工程質量管理難度較大
道橋工程施工過程非常復雜,需要綜合技術與人力交叉調配,那么就出現了施工進程中管理問題,可以說,質量管理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任何一項工程都會的工期要求,在有限的時間里,高質量完成任務是一個管理工作,嚴格高效的管理,能夠快速調配機械和人力,系統化降低勞動支出,在進行道橋建設時,由于建設任務重、工期緊,就使施工工藝技術要求變得更高,技術要求決定了管理要求,管理就變得更為復雜多變。有些企業重施工、輕管理,有些管理人員,個人能力不強,素質不強,業務不精,就不能專業化、系統化的進行整體控制,使施工企業管理層次和幅度降低,狹隘上影響了工程進度,廣義上則會大大影響企業形象。
2.3 道橋工程施工效益不高
道橋施工要根據不同的區域進行調整,施工隊伍需要跨地區進行作業,這和其他經營性企業不同,這種情況下,就導致了施工作業人員流動性大,人員結構不穩定,特別是有些建設項目處在偏遠的地區,交通不便、生活單一,這種條件就限制了行業發展,作業人員積極性不能有效提升,更別說生產效益。
3 道橋施工技術要點
3.1 道橋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的原因分析
技術問題一直困擾著道橋施工,特別是在實際建設時,經常會遇到一些技術阻力,這些技術問題要一一攻克,才能順利完成建設任務,通過實踐,總結出經常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同時分析其產生的原因。
3.1.1 施工材料的選用不當。可以說,當前道橋施工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和鋼筋,這兩種材料是道橋工程最基本的內容,也是最為普遍的材料,那么這種用量較大的材料質量好壞,就直接決定了工程最后的質量,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會導致道橋裂縫和破損,這就給交通運輸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在選擇的時候,就需要使用高規格的水泥,而不能使用普通級別的混凝土,其自重過大不能較好地適應現代交通壓力需求;鋼筋是筋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科學試驗,如果粗細使用不好,就會導致整體橋梁受力和負荷系數改變,如果沒有做過細致防腐,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就會導致脆性,使道橋承載力變得不穩定;除了上述兩種主要材料外,還要對填料進行合理使用,只有好的添料,才能確保道路橋不產生大的孔隙,確保道橋工程永久不變形、少破損。
3.1.2 不均勻沉降。由于橋梁地基需要預留空隙,地基內就具有土質含水大、抗剪低等個性特點,內外荷載不同就會產生不規則的沉陷現象;一些道橋在設計之初就不符合地質要求,有的在施工中不能按圖紙進行,鉆探深度和鉆探布控不合格,也會導致軟基理論與實際計算差;有些單位不顧質量,一味趕進度,作業不規范,臺背回填松鋪厚度不夠、排水防護達不達標,橋涵容易出現“面窄土多”作業段,也容易出現沉降隱患。
3.1.3 忽視清除防水處理。防水施工做得不好,容易使降水滲入混凝土,導致銹蝕鋼筋而造成的混凝土脹裂,這是最破壞基礎結構的危害。
3.2 道橋施工應關注的要點
3.2.1 道路施工中的接縫處理不當。道路工程輔助設施過多,在施工中不斷反復,有些路段監控不力,管理不嚴,工程質量就會出現問題,往往會導致路面接縫處的塌陷,在使用后出現跳車。
3.2.2 路床整修碾壓不平。路床軟基空隙過大,一經雨水和積水滲透,就會增加含水量,長期浸泡出現不均勻沉淀,影響路面的平整。
3.2.3 道橋排水管道滲水。選擇使用的管材質量不好,壓力過大則會出現裂縫,抗滲差出現漏水事故。
3.2.4 混凝土橋梁表面的蜂窩麻面。蜂窩麻面影響美觀,雖然在施工中難以避免,但大量蜂窩麻面出現時,德國安全得不到保障。
3.2.5 裂縫。溫度不均勻是影響混凝土橋梁裂縫的主要因素溫度:一是混凝土澆筑反應熱;二是環境溫度。
3.3 道橋施工中的混凝土選用
(1)水泥:以國家標準為主,水泥細度均勻。(2)摻和料:摻和料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耐久性。(3)外加劑的選用:外加劑能夠根據需要,有效控制混凝土凝結的時間。(4)坍落度損失小:要保證混凝土密實度,齡期強度耐久。(5)對集料的要求:集料影響著混凝土強度。
3.4 合理設置緩和過渡段
剛性橋梁不會出現沉陷情況,但是柔性路基則會出現沉降,這種現象是工程允許的,因為二者接合一定會出現拉力不一,產生不規則的沉陷現象。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強度過渡段來解決;橋臺結構也相當重要,因為過渡段路堤在橋臺結構施工前填筑,不受施工作業面限制,便于大機械工作,更容易均勻壓實。
3.5 防水技術
防水是重中之重,這個環節決定道橋使用壽命與年限,也是最影響質量的關鍵流程,防水能夠有效的防止降水滲入,保護混凝土結構不出現損壞和鋼筋腐蝕情況。要想增加道橋工程壽命,并延長使用周期,就需要在防水作業上,加強管理和控制,不斷完善與改進路基面防水技術。
3.5.1 強化環節管理。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澆筑路橋路基作業后,一定要進行有效的打毛處理,強化路基面的粗糙度、增加粘度。根據不同材料選擇不同的施工工藝,強化環節過程管理內容,使工程符合防水要求,達到良好效果。
3.5.2 加強對裂紋的處理。道橋工程出現的細微裂紋,一般情況下隱藏在浮漿中,可以通過打毛進行充分暴露,進行合理科學的細致封堵,也能達到很好的防水效果。
3.5.3 處理路基面浮漿。竣工道橋工程會出現油浪、擁包、網紋、車轍等現象,這些問題會降低防水層與路基面粘結度,可以通過清除浮漿的辦法,進一步提升道橋路基面強度,保證防止工程達到效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對道橋建設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社會經濁發展,越來越依賴高質量的道橋建設支撐,施工單位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施工技術能力,全面優化施工流程,才能確保道橋施工高效率和高質量。
參考文獻
[1]左增亮.道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投資與合作,2013(7):315.
[2]道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9(2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