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珍


探究坐標系中點的坐標問題是近幾年的熱點考題之一,這類題新穎、獨特,綜合性強,有利于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同學們的解題能力也大有益處.下面舉凡例,供同學們學習時參考,
例1 如圖1,將邊長為1的等邊三角形OAP沿X軸正方向連續翻轉2015次,求此時三角形落在X軸上右側頂點X2015的橫坐標.
解析:因為等邊三角形OAP的邊長為1,所以X1的橫坐標為1,X2的橫坐標為2……
依此得出規律:每翻轉一次橫坐標就增加1,所以點X2015的橫坐標為2015.
例2 -個點F在X軸、y軸上及第一象限內運動,在第1秒,它從原點運動到(0,1),接著按如圖2中箭頭所示方向運動,其運動方向為(0,0) →(0,1)→(1,1)→(1,0)→……已知點F每秒移動1個單位長度,求第35秒時點F所在位置的坐標.
解析:點F運動方向是(0,0)→(0,1)→(1,1)→(1,0)→……
觀察可知對應著x軸上的每個偶數a對應的點,點F運動了a2秒的時間;對應著y軸上的每個奇數b對應的點,點F運動了b2秒的時間.如到(0,1)時,點F運動了1秒,到(0,3)時,點F運動了9秒,所以第36秒時點F所在位置的坐標是(6,0),所以第35秒時點F所在位置的坐標為(5,0).
例3 如圖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一次將△OAB變換成△OA1B1,第二次將△OA1B1變換成△OA2B2,第三次將△OA2B2變換成△OA3B3.已知點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
(1)觀察每次變換前后三角形的變化情況,找出其中的規律,按此規律再將△OA3B3變換成△OA4B4,則點A4的坐標是____,點B4的坐標是____.
(2)若按(1)中找到的規律將△OAB進行n次變換,得到△OAnBn,推測點An的坐標為____,點Bn的坐標為_____.
解析:(1)根據題意可知,點A4的坐標為(16,3),點B4的坐標為(32,0).
(2)點An的坐標為((-2)n,3×(-1)n),點Bn的坐標為(-(-2)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