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念
摘 要:隨著農村地區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城鄉差距的逐漸縮小,農村飲水工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基礎設施條件之一,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文章主要針對現階段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與總結,并針對其存在問題提出合理化的解決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飲水;優化水源;管道供水規模
1 概述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解決“農村”問題也就成為了黨和國家的大事。現有九億多人口居住在農村且比較分散,而且大多數人口的居住條件都相對比較惡劣,飲用水條件極差,這將嚴重影響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國農村飲用水大多采用傳統落后的分散式供水模式進行飲用,這種供水方式占據農村總人數飲用水的62%,多數都是戶建戶管戶用的微型飲水工程,不能滿足其整體農村飲用水的需要,且安全質量也存在極大隱患。文章針對現有農村飲水工程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總結,然后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設計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解決措施,以便為日后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設計提供參考。
2 優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設計
2.1 優化水源設計
水源的選擇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有著極其重要影響,也是農村飲水設計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此必須加強對水源的優化選擇,確保其水源質量。主要可以從以下等幾個方面進行入手:第一,充沛的水量是確保干旱年枯水期設計取水的重要保障。在某些干旱地區,農村存在著嚴重缺水的現象,有些甚至高達90%以上,單一飲用水的供水模式并不能滿足特殊時期人們對于水源的需求,所以必須采取多水源供水模式。第二,水質優良且便于衛生防護。針對選取水源必須進行地下水水質測試,要求水質必須符合國家規范標準要求,方可進行使用。第三,對于符合標準要求的飲用水要進行統一管理與維護。合理利用水資源及與其他用水使用的比例關系。即優先選用水質好的水源進行飲用水的使用,質量差的水源可以選擇其他方式進行使用。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大多數種類比較繁多,且水質比較差,而且取水方式比較分散。所以在進行水源選擇時必須因地制宜,通過科學合理的論證及分析來確定水源的使用。與此同時,為確保水源的安全可靠,必須利用先進的技術進行測試,然后方可使用。正確選擇水源不僅僅能緩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更加可以有效的節約工程建設成本及資金的合理使用,有利于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
2.2 優化供水管網設計
農村供水管網的優化設計比較復雜,包含的內容較多,主要有:流量的設計、管網流量的分配、管線的選擇、節點的分布、管網布置形式的優化、管網壓力控制、管網的附屬設施的設置等。
管線布置合理與否對管網運行的安全性、實用性與經濟性至關重要。農村用戶較為分散,供水距離較長,時變化系數大,用水安全用水系數普遍要求不高。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輸水管道時,首先要會同水利相關部門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實地勘查。選擇輸配水管線時要考慮近遠期結合和分步實施的可能;與當地規劃相結合,結合實際布置;減少公路、鐵路等障礙物;充分利用重力條件,優先利用重力流供水;盡量減少拆遷和少占農田等等。例如在新建水廠的管道走向和已建水廠的重新鋪設管道走向上由水利部門、交通建設部門共同協商,避免發生管道重新鋪設的問題。同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村民的遠期規劃問題,在新規劃的居民點上要做相應的規劃,適合農村抗震安居工程,避免工程重復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飲水安全工程的效益,使農村飲水達到國家頒布的安全飲用水標準。管材的選取也直接影響到工程的使用年限。由于輸水管道負擔全系統供水,且壓力較高,所以它的安全運行問題始終被設計部門所重視。輸水管道常見的事故是爆管,引起爆管的原因主要有:溫度應力、管材質量、施工質量、地質構造和水錘等。管道中的氣囊雖然不能直接造成水錘,但可借助水錘造成危害。在地形起伏地段,要求輸水管道的最高點設排氣閥。
2.3 合理確定供水規模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設計首先需要對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圍進行確定,確定供水規模時,應綜合考慮現狀用水量、用水條件及設計年限內的發展變化、水源條件、制水成本、已有供水能力、當地用水定額標準和類似工程的供水情況。聯片集中供水工程的供水規模,應分別計算供水范圍內各村、鎮的最高日用水量。
目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用水量的計算主要以居民生活用水為主,其他用水量均以居民生活用水量乘以不同的百分數計算求得。用水量大小與經濟發展水平、城鎮規模、城鎮化水平、人口增長速度、工業生產結構、牲畜飼養量等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相輔相成。由于用水系統的復雜性,無法建立一個確定模型對它進行描述,所以絕大多數需水量預測方法都是建立在對歷史數據的統計分析基礎上,不同之處僅在于數據處理方式及應用特點。居民用水量預測的常用方法:(1)人口綜合指標法。即根據有關規范資料及經驗確定的人均綜合用水指標乘以用水人口得到最高日需水量。規劃時,合理確定規劃期內人均用水量指標是本方法的關鍵。(2)用地性質分類指標法。即根據不同性質用地的用水指標,分別對各類用地用水進行預測,獲得各類用水量,再進行加和而得。規劃上,通常的分類為: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設施用水、工業用水、市政用水、未預見及管網漏失用水等。(3)回歸分析法。即根據過去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兩個或多個因素的資料,由不確定的函數關系,利用數學方法建立相互關系擬合成一條曲線或一個多維平面,然后將其外延到適當時間,得到預測值。(4)年遞增率法。即根據歷年供水能力的年遞增率,并考慮經濟發展的速度,選定供水的遞增函數,再由現狀供水量,推求出規劃期的供水量。
2.4 合理選定輸水管道的經濟流速
在飲水工程設計過程中,輸水管道的造價相對較高,這也是影響整個安全工程設計的重要因素,所以選擇合理的輸水管道是極其重要的。通常情況下,輸水管道的管徑與輸水流量及速度有著直接的影響。輸水流量的多少將取決于整個農村飲水的使用時間及用水量。在進行安全工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此因素,可以根據相應的計算公式進行衡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計單位可以采用經驗數值進行對比分析,或者是參照相類似的安全設計工程數值,將其流速選擇可操控的取值范圍,進而提升輸水管道的經濟流速效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且影響因素較多。文章主要是從某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農村水利建設的不斷發展壯大,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發展進步,促進了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但是伴隨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在進行農村飲水安全設計時,必須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及豐富的實踐經驗,確保每一次農村飲水安全設計都可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確保農村飲水安全的可靠性,這將對整個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對此,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滸賢祥,黃國水.農村飲水安全的水質問題淺析[J].江西水利科技,2009(12).
[2]張大偉,黃玉良,等.農村飲水工程管道設計及材料選定[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9(3).
[3]丁明,張春光,等.農村飲水安全設計[S].2009.
[4]SL310-2004.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5]周偉斌.中國農村給水工程規劃設計手冊[S].化學工業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