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分析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現狀和意義出發,從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三個方面提出了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對策,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對策
1 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情況分析
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行業都開始進入到白熱化的競爭階段,而建筑工程行業也不例外。施工企業不僅要確保工程建造符合質量和時間要求,還要保證不出現施工事故,同時盡可能的壓低工程成本,這樣才能夠占領市場先機,贏取更多發展機會。目前我國施工企業對于工程項目成本的控制,通常是采用會計成本核算模式,這種核算方式針對的是工程項目所發生的成本,因此屬于事后控制,集成管理要求未得到充分體現,因而一旦中間某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就可能無法實現成本控制的目的。
盡管我國施工企業并沒有發展很長時間,但一直保持著較快發展速度,而行業的過快發展導致了許多惡性競爭問題,包括不合理評標和人情關系議標等,并不是說施工企業成本低就一定能夠獲得項目,客戶并不是將價格作為選擇的唯一標準,而且即便是施工企業在一些方面有優勢,有時也并不被客戶所重視,因而施工企業對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價值建筑工程項目流程復雜,專業性較強,經常要用到各種新材料和新技術,而不同類型材料的規格、質量、等級和價格等都有很大差別,很難做出非常準確的定性分析,測算預算指標很難確定,這就決定了施工企業并不會對成本控制問題投入過多精力。
目前我國許多工程項目中負主要責任的項目經理對成本管理較為忽視,項目初期沒有明確的成本控制計劃,而在項目后期資金緊張之后又開始嚴格控制,還有一些工程項目一旦確定能夠按照要求完工,項目經理就開始隨意浪費,并且利用各種機會列支成本謀取私利,報銷虛假材料費和招待費等。
2 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進行成本控制的意義
(1)有利于實現對項目的科學管理。衡量工程項目管理效能的一個重要標尺就是其成本控制情況,在項目建設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成本越低,說明項目施工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耗用更節約。前者意味著工程建造效率高,后者意味著對固定資產利用率和材料耗用率較好。
(2)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建筑工程項目的特點是耗資較高,所需時間較長,具有較強的固定性,因而需要對工程價格編制多項預算文件,對每個分部工程做出價格評估,以競爭投標方式確定施工者。在工程建設的周期內,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工程項目成本,工程實際建造量也有可能與合同規定不安全相符,因而如果能夠實現對項目成本的科學管理,則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是有利的。
(3)有利于企業實施戰略性成本控制。對于企業而言,其能夠實現發展的必要前提,是有科學的戰略規劃,而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夠在某些方面優于競爭對手。當前建筑工程行業競爭壓力增加,而施工企業需要借助于成本領先戰略來凸顯自身的競爭優勢。成本控制戰略的目的是利用更低的成本來獲取比競爭對手更多的利潤,或是利用更低的價格來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實現企業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3 實現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的方法
3.1 人工費的控制
一旦完成對于建筑工程項目合同的簽訂,就需要選擇承擔工程的勞務隊伍,這時候應當著重參考所承建工程的具體要求和施工范圍。通常是以招投標形式來選擇勞務隊伍。一旦進入施工環節,就應當參考合同具體規定核算和確定勞務分包費用,確保每一項支出都在合同規定范圍內;每個月要對勞務費用發生情況進行一次結算,一旦超支要立即探究原因,如果長期不結算則很可能出現大額度超值問題。要實現對施工項目嚴格管理,堅決杜絕合同外勞務用工的問題。
3.2 材料費的控制
(1)控制材料費用的兩個關鍵點,即材料耗用數量和進場價格。對于材料用量的控制,應當結合施工進度情況完成材料使用編制計劃。要注意計劃編制和材料進場的時間。如果是常規性材料,則編制計劃是以兩個月材料耗用量為標準;如果是特殊材料,則計劃編制應當更早。除了備料的時間,還需要對材料采購進行市場調查,以及挖寶才更供應進場,這些都需要耗用時間。材料編制計劃中要包括以下內容:材料需用總量,需用材料類型,每種材料供應時間和數量等。如果是常規性的、數量較多的材料,提前進場時間不應當超過十天,因為這種大宗材料會占用較多的倉儲面積和資金,因此要控制好進場時間,以免材料成本過高而失去控制。材料編制計劃要將所有需用材料都囊括在內,而且要確保材料類型、規格、數量等準確無誤,不能模糊不清,而且不能是約莫數。每種材料在計劃中既應當有需用量也應當有供應量。
(2)對于材料領用的控制,一般是通過限額領料來完成的。根據材料領用流程可分為兩個環節,一個是控制工長向班組簽發材料領用單,另一種是控制工長簽發材料領用單。對于材料領用的控制同樣要以材料需用計劃為準,要及時對材料領用情況進行核對,一旦超支則立即分析原因并及時彌補。
(3)對于材料用量的控制要結合材料使用種類進行控制。例如混凝土和砂漿的配制比例不當,則水泥耗用量就會超支,如果鋼筋和鋼管等材料利用超標,同樣也會超支,需要按照規定對計量器具進行審核校正,并對計量過程實施監管,杜絕失誤問題。
(4)對于材料進場價格的控制,依據的是投標時的材料報價和材料市場價格變化。材料進場價包括兩部分,即材料采購價和運費,最好是不會超過投標所報價格。當然也可能由于材料市場變化而造成材料進場價過高,因此應當注重收集材料市場信息,以作為控制材料進場價格的有效參考。
3.3 施工機械使用費的控制
對于施工機械使用費的控制,首先要明確完成建筑工程項目所用到的機械,如果是大型機械,則要參考機械使用頻次、時間和單價等;如果是小型機械,或是電動工具(包括電動工具的購置和修理),則使用勞務隊包干的方式會比較易于控制,但是包干費必須比機械使用費的目標成本額度更低。
如果能夠實現對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的科學管理和嚴格控制,則有利于項目管理效能的提升,同時對于施工企業而言也更利于其經濟效益增加和實現再生產,在建筑工程項目市場的競爭中掌握更多籌碼。
參考文獻
[1]繩曉慶.論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J].改革與開放,2009,12.
[2]朱立方.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J].價值工程,2013,6.
[3]郭立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與管理策略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4,1.
作者簡介:孫海鷹(1981,2-)女,籍貫:山東煙臺,工作單位:煙臺盛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初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