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召開的熱烈氣氛中,2015年《農家書屋》第3期與讀者見面了。
翻閱近幾期雜志,關注本刊的人們會欣喜地看到,尺幅之間,已經越來越洋溢著一份濃郁的鄉土氣息。鄉風鄉韻鄉情、那村那人那景,沉心讀去,你會仿佛被拉進到廣袤的田園里和農舍中,耳邊回旋著農夫勞作聲和牛羊鳴叫聲,空氣里飄逸著農家飯菜香和田間麥草香,眼前是一幅幅勃發與凋敝、追夢與鄉愁交相輝映的畫卷……
在本期雜志里,讀者可以看到鄉土文化的傳承:一群熱愛家鄉的老人,分別用詩歌、畫作、影像來記錄描繪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家園歷史、村莊巨變、人情冷暖都納入筆下鏡中有所展現。還有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生于民間盛于朝堂的美麗絨花,以及有識人士對農村劇稀缺的感嘆呼吁;讀者可以看到鄉間的情景趣聞:山間野菜的清新滋養,賣貨郎給農家兒女帶來的歡樂,馬家宅院在綠色掩映中的古色古香;讀者還可以看到給鄉村帶來變化的事件:今年中央1號文件的解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進展,縣委書記對基層工作的調研思考和實踐體會,以及農家書屋里的別樣新年;尤其要說的是,讀者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當代鄉村人物:有農村大學生們懷抱走出大山的夢想,如何在挫折和激勵中放飛。還有余新華,這位頑強不息砥礪前行,千辛磨練持之以恒,萬般執著感動上蒼的農民女詩人,本期中有濃墨重彩的介紹。她的煙熏火燎、泥沙俱下,甚至還帶有血污而又如谷粒般飽壯的詩句,打動了無數的人。
要讓讀者喜歡我們的雜志,首先要讓讀者喜歡雜志的文章,要讓文章得到認可,那么需要自覺磨練和點滴積累。因此,路還很遠,擔還很重。但方向已經明確,道路依然清晰,我們需要的,是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