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星

近年來,國家的惠農政策越來越多,覆蓋范圍越來越廣泛,優惠政策、補貼類政策、專項扶持類政策扶持力度大,示范項目廣,扶持資金多,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春種就要開始了,本期城鄉直通車特意為讀者列舉幾項惠農政策,幫助讀者了解最新最合適自己的政策。
1.
項目名稱:農業綜合開發
項目發布單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扶持范圍:包括土地治理項目、產業化經營項目兩大類。土地治理主要包含基本農田及高產田建設,生態治理、沙漠化治理、小流域治理以及灌區的節水灌溉改造等;產業化項目,主要指農業種植、畜牧水產養殖等種養殖項目,同時包括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產地批發流通設施項目。
扶持對象:土地治理項目扶持對象應以農民為重點;產業化經營項目扶持的對象包括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含省級農發機構審定的龍頭企業)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
補貼標準:資金扶持方式主要分為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兩種方式,約為80~16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3月
案例:
云南省通海縣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2014年總投資近2000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7200畝,實現年新增保鮮蔬菜近6萬噸,使更多的農戶享受到了農業綜合開發帶來的好處。據了解,2014年度通??h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分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和產業化經營項目兩類。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改善了九龍街道、四街鎮的7200畝農田基礎設施,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培訓,項目區的農民收入有了明顯增加。產業化經營項目則進行保鮮蔬菜集配中心擴建,實現了年新增保鮮蔬菜產量近6萬噸,有效帶動了農村就業和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2.
項目名稱: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項目發布單位: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扶持范圍:現代種業、食品加工、飼料、生物農藥、農業機械裝備、生物質利用與生物能源、林產加工、鄉村環保、鄉村物流等涉農產業的重大技術成果轉化。
扶持對象: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項目的承擔者,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提供者和農業技術實際使用者。
補貼標準:根據項目和企業特點,實行不同的扶持方式,通常分為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金注入三種方式。無償資助主要是針對社會和生態效益較大,但投資回收期及效益不明朗的項目,資金額度一般不超過20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4月
案例:
2012年,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實施了“酸棗優良品種產業化生產技術示范”項目。項目注重產學研結合,針對鮮食、加工、藥用酸棗的市場需求,以選育出的“邢州1號”“邢州4號”“邢州6號”“邢州9號”等酸棗優良品種為基礎,建成了酸棗優良品種快繁技術體系,示范了酸棗開甲技術,比常規栽培增產25%。項目建成酸棗優良品種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5個,研發出以酸棗仁為原料的葛根酸棗仁口服液、菊花酸棗仁口服液等功能性飲品配方,實現了酸棗快繁、種植、加工、銷售產業化一條龍發展。作為綠化荒山的先鋒樹種,酸棗還具有防風固坡、防止水土流失的優良作用。
相關技術成果的轉化示范,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快速增收致富,而且對改善太行山區生態環境產生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3.
項目名稱: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
項目發布單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扶持范圍:農副產品及農資配送中心、連鎖經營網點、批發交易市場改造;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系統改造;農副產品及農資市場信息收集與發布、農化服務體系、質量安全服務體系等公益性服務項目。
扶持對象:申報主體必須是符合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和再生資源四大方向的法人企業,并且要求供銷合作社在申報企業中持股比例不得低于34%。
補貼標準:200~400萬元
往年申報時間:4月
案例:
鄭州市城關鄉高袁寨村村民王麗峰心里樂開了花,今年她再也不用為賣菜發愁了,鄭州市供銷社滎陽中心超市將她的一萬多斤蘿卜全部收購走了。
2010年以來,為讓市民吃上干凈、衛生、新鮮的蔬菜,鄭州市供銷社圍繞打造標準化龍頭企業這個中心,全力抓好“新網工程”建設和業務經營,給供銷社的發展帶來了生機,為“農產品-超市”對接奠定了良好基礎。供銷社中心超市員工每逢蔬菜成熟季節,安排職工利用休息日到菜地幫助菜農解決采摘、運輸等環節難題,減少了流通環節、縮短了時間、降低了成本,實現了“農超”真正對接,為菜農、果農解決了賣難買難問題。
4.
項目名稱: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
項目發布單位:農業部、財政部
扶持范圍:重點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種類),適當兼顧果、茶,每個設施基地200畝以上(設施內面積,下同),每個露地基地1000畝以上。此外還有改善畜產品和水產品的生產條件以及質量安全。
扶持對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合作社。
補貼標準:5000元/畝,不超過300萬
往年申報時間:7~8月
案例:
內蒙古磴口縣水產管理站為了能夠更好地實施“雙十萬”工程,大力推進水產健康養殖,2014年共爭取漁業“菜籃子”項目建設2個,改造池塘面積200畝,修建進排水渠2000米,購置餌料機、增氧機各30臺,新建倉庫300平方米,新架設電纜線路9000米,購買魚種9000公斤,購買飼料30噸等其他配套設施,項目總計投入資金80余萬元。承擔扶持“菜籃子”項目建設的單位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為宗旨,制定了適宜本場條件的養殖生產技術規程,推進規范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生產模式,抓住水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關鍵環節,實施全程質量監控,2014年所有健康養殖示范場水產品自檢和農業部抽檢都沒有發現違禁藥物殘留超標現象,水產品合格率達到100%。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已經成為漁業發展、漁民增收的助推器,較好地促進了全縣漁業健康平穩發展。
5.
項目名稱: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
項目發布單位:國務院
扶持范圍: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排灌機械、畜牧水產養殖機械、動力機械、農田基本建設機械、設施農業設備和其他機械等12大類48個小類175個品目機具。
扶持對象:符合補貼條件的農牧漁民、農場(林場)職工、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補貼標準: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實行定額補貼。每檔次農機產品補貼額按不超過此檔產品在本省域近三年的平均銷售價格的30%測算,重點血防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及植保等大田作業機械補貼定額測算比例不得超過50%。
往年申報時間:6~12月
案例:
2014年,云南省宣威市兌付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782.986萬元,帶動1906戶農戶投資1826.76萬元,購買各類農機2668臺,新增農機總值20609.7萬元,并爭取到省級財政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組織項目資金100萬元。為當地農民的增產增收做出了一定貢獻。
小貼士:
拿到農業補貼的三大方法
國家惠農信息雜多,并不是所有的農業補貼政策都適合自身情況,而且申請時間往往有限,要想提高申報成功率,有3個方法可以提供思路。
方法一:查條文,篩信息
想要得到補貼的農民和農業企業要及時關注科技、發改委、財政、農業、商業、林業、供銷總社、水利、工信九大部門及其相關的省市部門網站農業補貼類信息,了解關鍵技術、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篩選出適合自身的補貼類信息,從而向對口部門申報相關的農業補貼。
方法二:結合自身特點
申報材料結合自身特點與當地特色,材料內容填寫要規范。
方法三:和政府加強溝通
申請項目前要和政府報告,項目實施過程要進行匯報,加強政府相關部門溝通,驗收工作要準備充分,有些補貼類政策是“先建后補、先干后獎”,一定要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