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炯
摘 要: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制造能力的提高,在世界各國的市場上都充斥著“Made in China”的產品,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工廠,但是在制造業發展的同時,我國的制造業也面臨著產品核心競爭力不高、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阻礙了我國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制造業亟需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制造業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應當在這一時期進行深刻的轉型,實現傳統制造業的華麗變身,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
關鍵詞:制造業;轉型;產業鏈
前言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制造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時至今日,我國的制造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發展的瓶頸,現今,我國的制造業仍然無法擺脫價格競爭的怪圈,相對于國外的同行我國的制造業還處于產業鏈的下游,制造企業的規模很大但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所生產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的低端,由于主要依靠的是價格競爭,企業的利潤持續降低,為了應對這一困境,實現我國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已經刻不容緩,為實現我國制造業的轉型發展,企業轉型應對向著產品的產業鏈發展,從產品的研發、品牌、設計等環節入手,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與經濟效益。
1 制造業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
制造業發展是一個嚴密的體系,在進行制造業轉型的過程中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來自于企業自身的、外部環境的或是區域性的、長期性的,各種問題不一而足,文章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闡述。
1.1 企業轉型缺乏科技作為依托
制造業的轉型總是需要科技作為基礎,我國傳統制造業在轉型的過程中總是面臨著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等缺點,現今,很多的制造企業都處于所處行業的下游,且多負責的是后期的裝配,由于長期未涉及到產品的設計研發,致使很多的制造企業研發能力不強且并未掌握到核心的技術,多數從事的代工為主的加工制造,從而壓制了企業利潤的獲取,在這有限的利潤中再分出一部分進行技術研發在很多的企業中都不現實,從而嚴重制約了企業自我創新與自我品牌的樹立。現今我國制造企業多面臨著技術儲備不足、產品的設計和制造多依靠的是模仿的窘境。現今,制造企業所面臨的困境是創品牌與保品牌,提高制造企業的技術實力與產品的品牌與經濟附加值,將“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過渡。
1.2 制造企業實現企業轉型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
為實現制造企業的轉型與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支持,由于我國的制造企業多從事的代工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足,在同行業競爭中多采取的是價格競爭的方式來獲取訂單,嚴重壓制了企業的利潤,在制造企業的轉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來購買相應的設備,同時由于融資困難會使得制造企業的轉型尤為困難。近些年來,為了獲取企業轉型所需要的利潤,同時也由于制造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人工、資金、原材料以及環保成本的上升使得大量的制造企業將企業內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房地產、股市等金融泡沫行業來獲取資金。致使實體行業投資環境進一步惡化,很多的制造企業實體已經被抽干,僅具有吸納社會資本用于投機的功能,制造業實體空心化嚴重,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平穩長久發展,在這種環境下,實體行業的投入不足,缺乏資金的支持會使得制造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無法實現對于所處行業的深耕細作,制造企業缺乏向所處行業產業鏈深層次發展的動力與資金支持,致使制造企業在產品的設計、研發與品牌的培養方面都大為滯后。
1.3 制造企業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了我國經濟發展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尤其是對于制造業的發展更是引起了足夠的重視。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產生的周期性波動,使我國下定決心促進我國經濟的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改變,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出臺了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措施,特別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制造業的轉型發展,進一步放寬了對于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各種經濟政策和制度環境的改變為制造企業的融資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在制造企業融資環境改變的同時還需注意到制造企業在管理制度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在現今我國的民營制造企業中多是家族式的結構,這種現象在制造企業的管理中尤為突出,在制造企業發展的初期,這種管理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成本,同時血緣關系能夠更好地穩定企業,但是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后,這種家族式的管理方式會嚴重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制造企業內部隨意性大,財務制度不健全,隱瞞企業經營規模和利潤,企業的信息透明度不高等都是家族式企業的缺點。在制造企業轉型的過程中,這種不透明的財務狀況會使得所貸款的銀行在企業評估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致使制造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
2 如何實現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投資環境的惡化會更快地傳遞到國內,隨著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以及國際產業的轉移會使得國內制造企業的競爭更為劇烈,使得更多的企業面臨著更多的壓力,如何積極有序的推進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了擺在我國制造企業面前的難題,提高企業產品的經濟附加值與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謀求發展的必然選擇與道路,為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2.1 改變制造企業的發展觀念
為實現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首先需要從改變自身觀念入手。以往我國制造企業競爭主要依靠的是價格競爭,在面對外國競爭時無往不利,但是在面對國內同行的競爭時這種壓價行為會使得國外企業獲得更低的價格,不利于我國企業的發展,各企業應當建立起合理的價格同盟來共同面對國外訂單,提高全行業的利潤,同時在企業發展上,制造企業應當盡快提高企業的技術實力,依靠創新來帶動企業進行發展,培育企業的品牌,實現企業的長足發展,制造企業在生產技術上應當積極進行革新,提高企業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從原來粗放的勞動密集型向著技術密集型的方向轉變,有效降低因外需疲軟、技術壁壘以及用工成本上升所帶來的一系列不利因素,隨著產品技術含量的提高可以進一步地擴展國內國外市場,為制造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2.2 積極拓寬資金進入制造企業的渠道
制造企業的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制造企業應當積極增加實業投入,建立與企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政策服務于金融環境,積極解決制造企業升級轉型所帶來的資金難題。實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實業發展的過程中,除了需要資金支持外,制造業的關注度也十分重要,制造企業通過掌握核心技術、建立并培養制造企業自有品牌,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發展實體經濟并不是沒有利潤,關鍵是需要制造企業做好資金投入,從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方面入手,樹立品牌意識,提高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進一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鼓勵制造企業向著完善產業鏈的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制造企業的利潤和生存空間。
3 結束語
現今,我國的制造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不得不改的境地,促進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是今后一段時間國家發展的重點,文章對制造企業轉型升級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更好地做好制造企業的轉型發展提出了一點建議.
參考文獻
[1]李變霞.淺談制造業轉型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讀寫算,2012,1.
[2]劉一.淺析制造企業資產結構的影響因素[J].東方企業文化,2010,4.
[3]周美琦.東北地區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