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土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地質、巖土、水文等因素對其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結合二者的定義,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的措施。
關鍵詞:地質構造勘探;巖土工程勘探;工程研究
前言
在工程項目方案設計之前,都要由專業人員對現場的沿途環境、水文地貌等情況進行實地勘探。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要求勘探人員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專業素養。如果勘探工作出現失誤,所測得的數據存在誤差,就會給實際的建設施工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對于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我們一定要提高重視程度,勘探結果盡量做到準確無誤。
1 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的概念
1.1 巖土工程勘探
巖土工程勘探,指的是有專業人員按照工程項目中的實際情況和施工的具體要求,對施工現場的地質、巖土、水文等情況進行勘探,掌握具體的數據和信息,并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評估。以此來判斷施工現場的地質和巖土工程的條件,以及施工現場周圍的環境特征等情況。實際上,巖土工程勘探是一項環境勘探與文件編制相結合的工程勘探行為。在進行實際勘探的時候,應先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進行勘探與測繪,然后對現成土壤進行取樣和測試。通過測試結果對現場的地質條件和特點進行分析,為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設計提供理論基礎。
1.2 地質構造勘探
地質構造勘探是巖土工程勘探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對施工現場的土地特性和土質條件進行分析和了解。通過對施工現場實際地質的勘探結果,來評估和確定地質中的持力層。而后根據持力層的實際承載力,來設計工程項目的基礎類型和施工方式。最后通過計算得出實際的基礎參數,給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充足的依據。
2 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充分的勘探依據
在巖土工程勘探工作進行之前,相關的技術人員應當事先查閱大量的帶有坐標和地形介紹的建筑平面圖,以此來對建筑物的建設性質、功能特點、埋置深度、荷載能力等信息進行了解和掌握。這些工作是巖土工程勘探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能夠有效地保證巖土工程勘探工作的順利實施。但是,在實際工作工程中,一些勘探單位和技術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巖土工程勘探工程的重要性。在對施工現場進行巖土工程勘探時,沒有考慮到工程項目的特點和性質與地形地貌的結合,也沒有考慮到工程項目的設計要點與荷載能力,有時甚至存在胡亂編制的情況。這就導致了巖土工程勘探工作達不到預定的效果,往往還需要進行補勘。
2.2 勘探報告質量較低
工程項目在進行方案和圖紙設計的時候,需要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作為參照,利用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達到的數據資料作為基礎來進行設計。這就要求勘探人員提供的勘探報告要嚴格符合建設施工的要求,達到全面、完整、高質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勘探單位或勘探人員都無法達到這一要求。在編制勘探報告的時候,沒有對巖土工程勘探得出的數據資料進行充分的分析與總結,同時也無法保證勘探質量的可靠性。這就使得勘探單位提供的勘探報告質量很低,有些甚至無法達到合格的標準,對于建筑施工的方案設計沒有任何幫助。
2.3 無法實事求是的反映實際情況
勘探人員在完成現場勘探工作之后,需要將所得到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和總結,形成書面報告的形式,遞交給施工企業,才能為施工方案的設計提供幫助。但是,當前有很多勘探人員提供的勘探報告中,存在著大量的空話、套話,缺乏實際的勘探內容,也沒有實際的工程施工條件。同時,勘探報告中也體現不出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與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實際地質的分析和研究內容也較為缺乏。這樣的勘探報告,無法為施工企業的建設工作提供任何的幫助和依據。
3 加強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的措施
3.1 明確勘探目的,建立勘探體系
在進行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工作之前,要先明確勘探的目的,這樣才能沿著特定的方向開展工作。進而按照工程項目的施工要求,有針對性的對施工現場進行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此外,還應當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勘探體系,將勘探工作的目標與要求一一列舉出來,包括編制工作綱要、收集基礎資料、選擇勘探技術、制定勘探方案等項目。同時還應當對勘探工作的指導規范進行明確,嚴格按照勘探工作的要求,對數據資料進行細致的處理,并且認真負責的編制勘探報告。做好這些工作,能夠對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工作水平的提高產生巨大的幫助。
3.2 確定工程項目的勘探位置
按照巖土工程勘探工作的相關規定,對于較為復雜的地基詳細勘探工作,各個勘探點之間的距離應當在10-15米之間,而在詳勘階段,應對工程項目的地基進行均勻性的評價。地基的均勻性主要是用來判斷由于地面沉降而引起的巖表差異或傾斜等巖土的形變,是否在沿途結構的承受范圍之內。如果沿途土層性質的橫向分布變化范圍較大,將有可能會存在著影響成樁的土層,此時應當將勘探點排布的更加緊密。在最初布置勘探點的時候,應當注意將整個工程項目進行完整的覆蓋,同時對一些特定的勘探點進行具體的分析,以實現勘探點的精確布置和準確定位。
3.3 采取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綜合的勘探方式
在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工作中,有很多具體的操作方式。因此,可根據不同工程項目的各自特點和實際情況,相應的選擇最為合適的勘探方式,或者采用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手段,也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如果工程項目所需的勘探深度不大,同時地下水的水位又較深,此時可以采用探井法。如果工程項目的勘探點需要進行巖土分區界線的劃分,則可以采用探槽法。如果施工地點的地下水水位較低,則可以采取開挖深井、現場取樣等方式,為研究和試驗提供樣本。此外,勘探方式中的觸探法是一種十分快捷、便利的勘探方式,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勘探出地基土層的承載力,或其它相關的數據資料。而動力觸探法和掘探法的綜合應用,能夠有效的提高巖土工程勘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3.4 創新巖土工程勘探技術
在進行巖土工程勘探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等為巖土工程勘探工作提供充足的技術支持,使巖土工程勘探的質量和效率得到穩步的提升。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巖土工程勘探的過程中,已經能夠普遍利用計算機對施工現場的地質、地貌的信息進行研究和分析,同時對巖土情況及其可能發生的變化進行模擬,為施工企業的工程設計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幫助與支持。
4 結束語
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工程是土木工程項目得以順利施工的前提和保障。做好地質構造勘探與巖土工程勘探工作,能夠使施工企業在進行施工圖紙設計和工程方案規劃的時候更加的具有針對性,從而更好地保障工程項目的質量和安全,為我國的建設事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韋紹忠.巖土工程勘察中的質量控制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8):128-128.
[2]馬險峰,王磊,李標.橋梁基礎托換期間橋面沉降量預測[C]//2009年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上海市力學學會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2009:1751-1753.
[3]王宜楠,張超.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與防治措施[J].科技與生活,2013(4):14-14.
[4]田茂虎,馬培智.埠村煤礦下組煤綜合水文地質勘探方法[J].礦業安全與環保,2006,33(2):59-60+63.
[5]趙艷斌.綜合地質勘探方法在煤礦生產中的應用[J].煤礦現代化,2008,4:49-50.
[6]卜昌森,張希誠.綜合水文地質勘探在煤礦巖溶水害防治中的應用[J].煤炭科學技術,2001,29(3):32-34.
[7]吳欽寶,陳同俊,陳鳳云.中國東部煤礦深部開采中的地質勘探技術[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5,20(2):370-373.
[8]王家兵.深層巖溶供水水文地質勘探方法的探討[J].煤田地址與勘探,1994,22(3):32-35.
作者簡介:郭曉波(1983,9-),男,山東棗莊人,本科,研究方向:水文、地質與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