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血壓易升高
據統計,美國20%的心肌梗死和15%的心源性猝死發生在夜間。中日友好醫院心內科教授柯元南告訴記者,熬夜加班、打牌或氣候突變、心情緊張等原因,均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并可能誘發致命性心律失常及血壓升高。
一般情況下,人的夜間血壓會比白天下降10%-20%,如不降反升,并伴有夜間多夢、心慌、易醒、小便次數多,起床后頭暈、乏力等表現,就需引起警惕了。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許頂立教授認為,夜間高血壓多由睡眠呼吸暫停導致缺氧誘發。國人打鼾的比例是15%左右,其中20%會出現睡眠呼吸暫停。
建議: 若經常在早晨感到頭暈乏力,可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請配偶幫忙監督睡眠,看是否有打鼾突然停止,數秒至數十秒后鼾聲又起等表現。總打鼾的人可以換個10-12厘米的矮枕頭;側睡,以減輕頸部對氣道的壓迫。另外,很多人白天服用的降壓藥到半夜會失效,因而導致血壓升高,此時應咨詢醫生調整用藥。
熬夜易突發心臟病
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心臟病學教授科威指出,大多數心臟病發作于凌晨4點左右。柯元南說,在中國,心臟病突發的高發時段是上午6點到10點,但熬夜的人可能出現心肌暫時性缺血缺氧,發生心絞痛;夜間血液處于高凝狀態,也更容易形成血栓,從而引發腦卒中和心梗等。許頂立補充說,肥胖且下巴短的人易因氣道阻塞缺氧,在夜晚引發心臟病。
建議: 心臟病患者要減肥、戒煙酒、多運動,如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等,每天不少于60分鐘;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降低血液黏稠度,睡前服用降壓藥也有幫助。
門窗緊閉加重慢阻肺
冬季寒冷,門窗緊閉。這使得室內空氣流通減慢,濕度降低,各種呼吸道細菌、病毒繁殖速度則會加快,呼吸道感染幾率增大,老人受影響較重。英國肺臟協會胸科教授布洛姆普頓表示,76%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夜間病情加重,這可能與夜間體溫下降、呼吸道氣流減少有關。許頂立認為,空氣流通不好還容易造成胸悶、頭暈眼花、出汗、血黏度增高,甚至出現肺心病的急性發作。
建議: 沒有霧霾時,可在夜晚開窗1-2小時,但應盡量避免傍晚開窗,以防室內空氣污染。
夏天晚上需防低血糖
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本身血管調節功能就差,加上夏季天氣炎熱難以入睡,造成老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代謝障礙,出現血糖問題,并增加腦卒中風險。若晚上愛出汗,還可使血黏度升高等,造成心絞痛、心肌梗死。
建議: 夏季夜晚適度開空調,但應避免內外溫差過大。如不用習慣空調,可開風扇,但避免直吹面部。此外,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快,糖尿病患者應避免晚上活動量過大,以防低血糖。(《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