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坤倫 陽興



摘 要:原油長輸管線的試運投產是管道由工程建設轉入生產運行的關鍵環節,可以檢測管線設計是否與生產運行相符。分析周-起外輸管線投產運行階段管線壓力不斷上升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有助于該管線的后期正常運行,同時也為該區域其他長輸管線的投產運行積累經驗。
關鍵詞:長輸管線;壓力;溫度
原油長輸管線的試運投產是管道由工程建設轉入生產運行的關鍵環節,可以檢測管線設計是否與生產運行相符。在實際生產中,判斷管線運行是否平穩的參數有:外輸壓力、溫度和排量。2014年3月,周-起長輸管線投運,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外輸壓力不斷上升的問題,分析投運過程中壓力、溫度等參數的變化情況,進一步了解運行過程中各參數的控制方法。
1 外輸溫度控制方法
在外輸泵頻率固定的情況下,在外輸排量14.5m3時,外輸溫度從45℃提高到60℃,外輸壓力從4.75MPa下降到2.81MPa,說明提高外輸溫度可降低管線外輸壓力。
在目前的運行溫度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外輸壓力輕微上升,而外輸排量不斷下降,原油在沿線溫降的影響下析蠟,蠟塊在管壁堆積使輸油管徑減小。外對這一問題,需提高外輸溫度,減少原油中蠟的析出,從而保證管線的平衡運行。
周一聯至起一聯外輸管線中間有加溫站一座,使用400kW加熱爐一臺,加熱能力與周一聯外輸加熱能力一樣,要保證管線的正常運行,出口溫度在70℃以上,就需要保證加溫站進口溫度不低于35℃。因此將Tmax=70,Tmin=35代入前面的熱交換公式要保證計算出最小輸量為16.4m3。
目前站內的日處理水平為350m3/d,24小時連續平穩外輸排量為14.7m3,站內目前處理水平不能滿足最小輸量要求。根據站能生產情況與外輸氣溫變化影響,將站內的外輸量定為(見表1)。
根據一段時間實驗表明,該運行方式能保證管線的正常運行,圖4為按表1要求運行的管線壓力和排量變化趨勢曲線圖,管線運行排量為16.4m3時外輸壓力不高于3Mpa,出站壓力24小時運行平穩,未出現隨壓力隨時間升高、排量隨時間降低的情況。
3 結束語
通過對站外輸管線運行參數分析,保證管線平穩運行,從09:00至21:00外輸排量定為13m3,外輸溫度由換熱公式(2)計算出為71℃,從21:00至次日09:00外輸排量定為16.4m3,外輸溫度由換熱公式(2)計算出為68℃。在此模式下運行管線最高壓力不高于3Mpa,且運行壓力一直平穩。
作者簡介:何坤倫(1986,9-),男,于2009年6月畢業于成都理工大學,學士學位,現任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廠五谷城作業區周一聯合站副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