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我國工業化發展的進程中,燃煤機組對于我國的工業化發展以及經濟建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但其也給環境污染帶來了諸多問題,為此燃煤機組需要實現低排放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燃煤機組低排放是大氣環境治理污染的必然選擇,但是實現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由于其指標要求過于嚴格將會因為現實條件的存在給燃煤機組的改造帶來諸多困惑與障礙。因此,實現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論證。
關鍵詞: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困惑;障礙
前言
就我國目前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而言,燃煤機組在發電工業領域依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經過多年的發展,燃煤機組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以及工藝技術模式。但隨著國家推行綠色低碳環保的政策理念,對于燃煤機組國家已經開始鼓勵或者要求使用超低排放技術。所謂燃煤污染物超低排放技術,是指通過先進的綜合治理技術,使燃煤裝置的污染物排放達到燃氣裝置的排放水平。其意義在于從根本上解決燃煤污染問題和能源與環境矛盾瓶頸,打開煤炭能源利用的枷鎖,對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有著積極作用。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即我國現階段工業發展實際出發,推行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還存在一定的困惑與障礙。
1 現行法規政策給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帶來的困難
對于燃煤機組的排放標準,我國在2011年由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疫總局共同頒布了標準號為GB13271-2001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從2012年1月1日其實施。該標準也是對1991年制定的標準號為GB13271-199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二次修訂。但是隨著國家環保新政策及新要求的變化,國家又在2014年對《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了第三次修訂,修改后的標準號為GB13271-2014,并要求自2014年7月1日開始實施。經過調整后,燃煤電站標準為:在用鍋爐安表一執行,新建鍋爐按表2執行。
從以上兩個表格不難看出,國家對于2014年7月1日后的在用和鍋爐制定了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值標準。但是該標準所制定的是國家標準的上限,對于實現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各地方卻制定了比其更為嚴格的地方性《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例如某省制定了到2020年《某省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如表3所示。
從三個表格的對比,可以看出,國家標準對于在用燃煤機組以及新建燃煤機組有了新的排放要求,但是這只是排放的上限,若實現超低排放,其指標要比國家標準要降低排放量近十倍。這樣就會給燃煤發電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就目前我國使用燃煤機組的發電企業而言,其工藝設備大多已經成型,若實現燃煤機組按標準排放則需要進行改造來實現,但實現超低排放由于其指標過于嚴格,這樣便會極大增加企業對于改造燃煤機組的難度和障礙。此外,由于地方政府出臺的地方性法規相比國家標準更加嚴格,這樣也會導致一些原有參照國家標準建設的企業帶來情緒上的影響。
2 實現燃煤機組超低排放的技術和管理困難
就目前燃煤機組生產技術以及環保技術發展而言,實現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主要依靠以下一些技術手段:SCR脫硝技術、高效除塵技術、高效脫硫協同硝汞控制以及濕式靜電深度脫除技術。其中SCR脫硝技術的脫硝效率可實現大于90%。因此,該項技術復合超低排放的要求,其主要依靠催化劑、310-410℃溫噴氨來實現功能,具有效率高,技術成熟可靠,無二次污染,運行費用低等優點,但是由于現有催化劑均具有劇毒性。這將會給該技術在燃煤機組超低排放的應用上帶來實際的困難。而對于高效除塵技術、高效脫硫協同硝汞控制以及濕式靜電深度脫除技術而言雖然現有技術成熟,且無現實應用困難,但是該三種技術投資高、技術難度高等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生產成本。因此,這些技術雖然可實現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但是給企業的生產成本及技術投入帶來極大的困難。
超“標”就是違法,然對于現有企業的執行標準已經是企業經過長期運行及努力達到的標準了。而一旦要突破這個標準,不僅要從技術上、管理上,甚至到企業經營和戰略上都要進行大幅度的改革。這樣就會使得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若要實現超低排放就必須要投入更多的環保設備,使得生產工藝更加復雜,能耗更加巨大。然而設備的增加不僅僅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成本,同時其生產工藝的復雜使得運行人員的操作更加復雜化,不僅增加了難度也增加了危險系數。此外,其還給企業的管理帶來難度,使得企業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壓力更加巨大。
3 監測手段存有爭議給相關監測帶來障礙
介于目前對于燃煤機組排放的監控手段主要還是依靠于企業的污染排放監控系統以及市政部門對于環境的監督檢測系統進行對比來完成。由于污染物的排放會隨著進入大氣變得濃度降低,這樣會因為監測儀表或設備的位置選型而帶來誤差,這樣一來便會引起一些對于數據監測和準確性的爭議。因此,由于數據的誤差較大,這樣便會使得經過改造后的燃煤機組排放系統是否能夠實現超低排放畫上了一個問號。監測的實際過程中其必然會面對以下幾個障礙:一是監測點滿足技術規范的難度較大,以排放煙道為例,由于煙道內部的彎頭、變徑較多會使得煙道內部的介質流動呈現不穩定,并且加上煙道漏風、煙氣的溫度等因素的變化都對監測數據的準確性造成極大的影響,直接導致監測結果較大偏差的存在。二是由于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當中的監控系統和數據采集系統一般由兩個不同的生產廠家進行開發和提供,兩個系統均會受到自身系統的技術限制,使得兩種系統的兼容性存在一定的問題,進而影響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三是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檢修和維護按照要求由均應該由第三方運營商按照其技術標準進行日常的維護和保養,然而由于收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使得一些儀表和基礎性設備得不到及時的維護或者維修,進而影響到檢測系統的完好性和準確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現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將會給環境大氣污染治理帶來巨大的環境效益。但就目前我國燃煤機組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條件,若實現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必然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改造。然而現實條件給燃煤機組實現超低排放帶來了諸多困惑與障礙。因此,若要實現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需要從現有的法律法規政策的合理性和完善上、企業的技術管理和提高上,以及檢測手段的嚴謹性上進行改進。基于諸多困惑和障礙,實現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盧泓樾.燃煤機組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研究[J].電力科技與環保,2014,5:8-11.
[2]王藝蓉.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的困惑與障礙[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4,19:34-35.
[3]朱法華,王臨清.煤電超低排放的技術經濟與環境效益分析[J].環境保護,2014,21:28-33.
[4]王臨清,朱法華,趙秀勇.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的減排潛力及其PM_(2.5)環境效益[J].中國電力,2014,11:150-154.
作者簡介:尤鑫杰(1983-),男,助理工程師,本科,畢業于華北電力大學,主要從事火力發電廠運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