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 鄧明慶
摘 要:后澆帶技術是現代房屋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種施工工藝。后澆帶的存在,有效降低了建筑構件在溫度和時間作用下發生的變形以及發生破壞的概率的同時,保證了房屋建筑各部位的整體性。文章圍繞后澆帶施工進行討論。首先闡述了后澆帶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義,其次對后澆帶施工技術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和介紹。
關鍵詞:房建;施工;后澆帶;施工;技術
引言
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是建筑產業長久繁榮的重要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巨大進步,帶動了建筑產業的發展。建筑規模和工程數量逐年攀升,使用功能不斷豐富,設計標準逐年提高,施工難度的上升推動了施工技術的發展。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規模的增加,給建筑結構整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開發出后澆帶施工技術。實施后澆帶施工,要根據建筑結構具體情況,將其分為若干單元,各單元間預留施工縫,彼此互不關聯,獨自施工。待完工后進行后澆帶澆筑施工,使各單元彼此相連,在結構上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在這個過程中,施工縫承擔著連結各結構單元的重要職責,施工縫填充的時機、材料、位置等要素對于相鄰兩個單元連結效果的影響十分重大。
1 后澆帶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傳統的施工方式將一座建筑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設計、施工。在施工過程或使用過程中,建筑構件受溫度影響內部產生應力,當應力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使建筑構件產生變形乃至破壞。隨著建筑幾何規模的增加,建筑構件也越來越大,上述變形和破壞的趨勢也越加明顯。為妥善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開發出后澆帶施工工藝。在建筑的設計施工階段,根據建筑結構分布特點,將其分為若干單元,其間留出施工縫。當建筑構件完成硬結收縮后再向施工縫內澆筑混凝土,最終完成整個建筑的施工。除了降低建筑構件應力的負面影響外,后澆帶工藝還常用于高層建筑主樓和群房間的連結。高層建筑主樓和群房所處的地基情況基本一致,但由于主樓和裙房重力不同,時間一長其沉降的程度也不一樣,從而在主樓和裙房間形成沉降裂縫,給高層建筑整體結構造成破壞。使用后澆帶施工技術,裙房和主樓分別施工,二者之間留出后澆帶,待沉降完成后再進行澆筑,將二者連接為整體,可以有效減少裂縫的發生。
2 房屋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
2.1 科學設置后澆帶施工寬度和間距
采用后澆帶工藝進行建筑施工,在施工前期需要將建筑結構分成若干個部分進行施工,但這種劃分并非無原則的隨意劃分。后澆帶施工中建筑結構的分割都是根據建筑結構具體情況而進行的,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其根本原則是要保持建筑結構的完整性。實際工作中,層數22層以上的建筑的樓板和基礎部分,其主要受力鋼筋必須保持完整,不能進行切割、斷開操作,以保障建筑結構上的整體性和安全性。對于建筑結構跨度很大,主受力鋼筋必須進行切割處理的,要在后續后澆帶施工中進行焊接處理。這樣處置,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樓板因為長度過長兩端受力過大導致的結構彎曲下垂。這種情況下,后澆帶的寬度必須大于7米。在設置后澆帶間距時,采用施工圖紙有規定,就遵循圖紙規定執行,圖紙沒有明確說明的,根據現場情況自行設置。
2.2 正確選擇后澆帶施工時間與斷面形式
后澆帶斷面形式要堅持與混凝土構件斷面相同的原則。斷面形式保持一致,可以使后澆帶與混凝土接觸部分附近載荷分布均勻,從而避免因為受力集中導致建筑結構變形和后澆帶澆筑后出現直縫問題。在選擇后澆帶施工時間時,對于層數低于22層的高層建筑主樓、裙房工程來說,由于主樓工程量和裙房差距較大,同時開工,會形成裙房已經完工而主樓尚在進行的局面。這樣一來,裙房載荷會早于主樓形成并開始產生沉降,而由于主樓重力更大,其最終的沉降也會大于裙房。針對這一情況,裙房和高層建筑主樓間的后澆帶要等主樓沉降全部終止后再開始。鑒于后澆帶施工材料、施工季節以及時間段的差異,后澆帶具體澆筑時間一般會有所延后。這個問題一般在項目施工圖紙里會有相關說明。
2.3 確保后澆帶施工位置準確、材料適當
后澆帶承擔著連結建筑結構,、傳遞載荷的重要職責,施工材料質量和后澆帶施工質量密切相關。施工單位必須做好施工材料質量控制。首先,要選擇收縮性為零的微膨混凝土,常用的有含有膨脹添加劑的水泥混凝土。微保證后澆帶澆筑后的強度,要選擇比混凝土構件標號更高以一級的混凝土材料進行澆筑,澆筑前要嚴格按照設計配比拌和混凝土,做好振搗。在澆筑前,要對后澆帶預留縫進行清理,去除雜物和積水,同時要保證后澆帶構件表面有24小時以上的濕潤度。在后澆帶位置選擇方面,要避免選在建筑構件載荷較大的位置,以避免后澆帶存在造成的應力集中超過后澆帶承受能力,比如建筑工程中后澆帶就不能設置在剪力墻的中部位置,而是要在大梁和模板上選擇適合位置,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剪力過大以及彎矩過大造成的構建壓力。
2.4 確保模板施工和混凝土澆筑作業質量
后澆帶澆筑作業首先要進行模板的設置與安裝。安裝模板時要嚴格遵循施工設計相關規定,選擇鋼絲網型的模板,要求鋼絲粗細均勻,網格大小一致。模板安裝要考慮到穩定性、剛度、機械強度等多個因素,保證在高層建筑主樓和裙房連接跨度較大時,地下室梁的載荷承受能力能夠滿足實際載荷,保障梁體乃至建筑安全。在進行后澆帶澆筑施工時,要將鋼絲網模板側面壓力始終控制在運行范圍內。要做好混凝土振搗工作,特別是澆筑后澆帶垂直縫時,既要保證混料振搗充分,又要防止振搗器發生過振現象,給模板鋼絲網造成破壞。最后還需要注意保持好模板與機械之間的距離,避免出現混凝土的水泥漿液大量流失。
2.5 做好垂直施工縫的處理以及施工溫度的控制
垂直施工縫是后澆帶施工中的重點環節,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垂直施工縫澆筑完成后,要在初凝階段使用壓力水沖洗,直至骨料露出混凝土表面,然后再沖洗干凈鋼絲網。為保證準備把握初凝時間,及時沖刷,施工單位要安排專人負責混凝土狀態檢查。檢查人員要對自己的檢查結果簽字確認,以增強工作人員責任心,確保檢查結果可靠性。作為混凝土作業,后澆帶施工對于環境溫度的要求較高,大量實踐數據表明,10攝氏度是后澆帶澆筑施工的最佳溫度。為避免混凝土澆筑后發生干裂現象,后澆帶澆筑一般都在清晨或傍晚進行,2到3天內完成硬化。
3 房屋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的注意事項
(1)后澆帶結構主筋盡量保持完成,對于情況限制,必須斷開的情況,在進行搭接處理時,搭接長度要是主筋直徑的45倍以上,并錯開接頭。(2)后澆帶澆筑后必須做好保濕養生工作,澆筑后12小時內要用薄膜覆蓋以維持濕度。
4 結束語
后澆帶施工技術對于現階段的房屋建筑施工具有良好的適用性,適用范圍十分廣泛。加強后澆帶技術研究,有助于施工企業提高施工水平,保證工程質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佳.后澆帶施工的重要作用和技術手段淺析[J].科技資訊,2010(14).
[2]郭紹忠.高層建筑后澆帶探析與施工要點[J].知識經濟,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