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要】我國現在音樂課程主要教學理念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而聲樂教學作為音樂的一主要組成部分,也為實施審美教育的一有效途徑。筆者從高校聲樂教學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究了高校在聲樂教學時怎樣實施聲樂教學。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審美教育;分析
聲樂作為一門主要的表演藝術,它可以通過聲音表現人們的生活,將人內心的真實情感抒發出來,聲樂演唱為一種藝術形式,它集合了聲樂技巧、舞臺上的表演能力以及演奏人的心理變化等,這些都與表演者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高校聲樂教學之中審美教育為一主要部分,可以幫助學生去欣賞美,傳播美,創造美。
一、高校聲樂教學之中審美教育不夠完善的原因
(一)學生不具備審美能力
首先,隨著我國倡導擴大招生以來,音樂高考中增加了更多的考試人數,其中有一部分學生是為了升學才報考音樂專業,此類學生沒有較強的音樂修養,只學習音樂考試中要考的科目,致使該專業中學生沒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不能熟練的掌握音樂知識,給音樂教學增添了極大的難度。其次,現在一些高校在聲樂教學方面只是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以及一些聲樂技巧,完全把學生對美的鑒賞、認識以及表達忽視掉,致使眾多學生在演唱的時候只掌控技術,而忽略了情感表達[1]。
(二)課程的設置以及選用的教材和較少的實踐
其一,針對課堂設置而言,高校不能合理的設置聲樂課堂,開展眾多的公共基礎科目,而很少設置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的課程。其二,應該對聲樂專業目前使用的教材體系進行相應調整,分析學生不同就業方向以及社會在聲樂這一方面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教材對學生進行培養。比如:如果聲樂學生以后想從事教育,就需要對小學以及初中的一些曲目進行了解,而表演類的學生應該掌握眾多與演出相適合的曲目。其三,聲樂包括美聲、通俗、民族這三種唱法,目前眾多高校都應用傳統口傳心授這種教學方法教授學生音樂曲目,很少有實踐的機會,并且還沒有明確的目標,致使聲樂教育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高校實施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
(一)對學生審美感知力進行培養
審美感知音樂能力就是對音樂具有的語言美、旋律美、聲腔美、樂器的伴奏美等進行品位。對語言美的品位,其實就是讓學生對歌詞曲目的實際內涵進行體會,按照聲樂的旋律對曲目意境進行了解,掌握聲樂這門藝術所具有的文學美。對旋律美的品位,聲樂作品通常都通過旋律美來體現自身的魅力,大部分聲樂作品都以本身的音調以及節奏而著名。聲腔美的品位,想要將音樂所具有的旋律美以及語言美表現出來就需要對曲目進行演唱,從演唱者的型腔以及吐字當中表現聲樂藝術所具有的藝術特色[2]。對學生審美感知力的培養,可以促進聲樂教學持續發展。
(二)對學生審美想象力進行培養
審美想象力為聲樂教學的重點,對學生審美想象力進行培養,可以提高學生感知音樂的能力,使學生思維得到激發,并在思想與情感間產生共鳴,從而使音樂的審美價值得以實現。其一,讓學生想象發聲練習曲,此練習曲為基礎的聲樂教學環節,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能夠按照音樂的節奏以及語言特點讓學生展開聯想,對音樂蘊涵的內容進行想象,感知音樂所具有的美感,與此同時,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的活躍。其二,讓學生針對標題音樂展開自己的想象,通常情況下標題音樂都是應用和內容相符合的文字來加以表述的,在進行聲樂的時候,通過標題音樂讓學生聯想音樂內涵以及情節,將標題之中蘊涵的美理解清楚。其三,讓學生對歌詞以及旋律中的意境美進行想象,大部分聲樂歌詞都是濃縮了文學,在實際教學中,聲樂教師應該讓學生對歌詞進行朗讀,先對歌詞內涵進行想象,然后再根據旋律對作品的意境以及內涵進行體會。
(三)對學生審美創造力進行培養
聲樂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出眾多聲樂作詞家、聲樂作曲家以及表演藝術家。所以,想要與社會目前的發展需求相符合,一定要對學生審美創造力進行培養,聲樂教師能夠對學生創造思維進行培養,讓學生可以對音樂的知識技能進行創造性應用,進而使審美創造力得到很好的提高。想要對學生創造思維進行培養,教師應該掌握新課標要求,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在具體聲樂教學之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聲樂知識,深入理解聲樂作品,使學生更具創新意識以及發散思維。創造性應用音樂知識技能,演繹聲樂作品不但表現原作者的感情,還表現了演唱者所理解的音樂作品,將審美創造力充分的體現出來,因此,聲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在學習曲目以及技能和能力培養方面貫穿音樂創作[3]。開設創造性教學,制定新的教學方案,應用各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多引入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出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展現出來。
結語:
高校主要的聲樂教育目標就是培養一批追求藝術美的人才,針對這部分學生來實施審美教育,使學生能夠具備更高的審美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生和生活中對美進行感受、鑒賞以及創造,形成繼承美以及傳播美的一種意識。所以,高校聲樂課教學中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這對于學生學習聲樂知識、掌握聲樂技能有著良好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穎.融合與實踐——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樂院校民族聲樂教學[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31(2):122-126.
[2]張蓉.在探索與實踐中收獲--寫在《聲樂集體課教程》出版之際[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5(1):153-157.
[3]張賀香.論特殊教育師范院校的聲樂教學設置原則[J].藝術百家,2013(z1):330-3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