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職美術教育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幼教及中小學美術老師。學生的畢業創作往年都是根據各自的所長或喜好選題,有的是人物水粉,有的是水彩靜物,也有油畫風景,在數量上多為2—4幅以繪畫為主的作品。這些雖說對繪畫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離他們即將走上的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有點遠,為了滿足小學美術教學的要求,高職美術教育應在今后的畢業創作教學中從選題、形式、繪畫技法、材料等方面作一些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關鍵詞:高職 美術教育專業 多模式 畢業創作
高職美術教育專業是培養幼教及中小學美術老師的,學生的畢業創作往年都是根據各自的所長或喜好選題,有的是人物水粉,有的是水彩靜物,也有油畫風景,在數量上多為2—4幅以繪畫為主的作品。這些雖說對繪畫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離他們即將走上的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有點偏。這里筆者根據小學美術教學基礎的要求及特點,嘗試從選題、形式、繪畫技法、材料等方面今年的畢業創作教學中做了綜合性的探索。
一、以手工為主的畢業創作
因中小學美術教學多以欣賞和制作課為主,真正的繪畫課是很少的。而過去的高職美教班畢業創作太過于強調繪畫性、藝術性,所以,學生畢業上崗后很長時間才能適應本職工作,有部分學生甚至于又返校找老師“補課”。原因是高職教學忽略了基礎,尤其是沒有幫助學生認識基礎與工作的重要性,讓學生懂得繪畫只是小學美術教學基礎中的一小部分,美術老師不一定是個畫家,但又要對各畫種有一定的了解,不一定的是個工藝美術師,但又要對各種手工制作,如:剪紙、拓印、貼、雕等了如指掌;美術老師,不一定是位設計師,但要學習目前流行的幾款電腦美術設計軟件,等等。這些中小學美術教學基礎不是天天畫畫就能夠掌握的。所以,筆者結合中小學美術教學要求及特點設計了以下幾種制作類畢業創作的形式和內容,供同學們參考、選擇。
仿青銅浮雕類創作:(1)材料準備,密度較高的厚泡沫板、廢舊報紙、各種大小的雕刀和水粉筆、過稿用的60克白紙、8開的復寫紙、水粉顏料,木工用的白膠、丙稀金色、鐵絲、醫用紗布等。(2)畫草圖及過稿,根據要制作的大小,用60克白紙按等比例畫好草圖,再把復寫紙放在草圖下面用鉛筆把圖樣過到泡沫板上。(3)用各種大小雕刀把圖形雕出來,盡量保持造型的完整性。(4)把廢舊報紙裁剪成小塊用白膠把雕成的浮雕全部糊一層,一些在雕的過程中斷裂的,先用鐵絲或者牙簽連結好后再糊紙。(5)待膠干后用水粉顏料上底色(最好是深色),上色時不要刷得過于均勻,滲和些粉綠色,待干后在一些邊角和突出的地方輕輕刷一層丙稀金色,效果就是仿青銅顏色。(6)待完全干透后用自噴清漆噴兩次完成全部制作。
紙漿畫類的創作:(1)材料的準備,各種水粉顏料、衛生紙兩卷、木工用的白膠、一次性塑料杯數個、牙簽一盒、鑷子兩個、50X50的厚夾板一塊、鉛筆橡皮擦等。(2)在準備好的厚夾板上設計畫面的大小范圍,并用鉛筆畫好要制作的圖形。(3)根據畫面各顏色的面積大小,用一次性塑料杯做出相應的紙漿顏色,做法就是在白膠里面滲入少許水,再加顏料和衛生紙攪拌勻成糊狀。(4)用鑷子當畫筆,把用衛生紙攪拌好的顏色一點一點排放在適合的圖形內按平,再用牙簽輕輕地很密集地扎出一層肌理效果,使之干后有觸感之美。
瓦楞紙類的創作:(1)材料準備,目前用于手工制作的瓦楞紙或紙板有兩類,一類是專門用于手工制作的彩色瓦楞紙,一般工藝紙品店有售,但都是小規格的;第二類就是工業用瓦楞紙或瓦楞紙板,可到附近的紙箱廠去買。這類瓦楞紙或紙板沒有太多顏色,一般是黃灰色的本色,但有深淺之別;還有純白色的,材質非常漂亮。(2)瓦楞紙的制作分為平面和立體兩類。平面類就直接選擇做紙箱用的三層的瓦楞紙板,利用平凹構思創作產生肌理,在側光的照映下顯得很有感覺。立體類的可做一些古建筑、現代高樓、樹林或燈飾、壁飾、橋梁等,既實用又很有美感,如:(圖1)李孟婷同學的作品《日月星辰》。
二、以書畫為主的畢業創作
對于高職類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我們不是不強調繪畫,是不過于強調,如果學生在校兩年內天天只畫畫,那是得不償失的,畢業后也不能適應小學美術教育工作。因為,高職的專業課時很有限,而繪畫是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探索和學習的,他們的當務之急首先是要有能力去適應即將面臨的工作,待工作穩定后,再利用教學之余慢慢去探究繪畫奧秘。所以,我們在畢業創作中也安排了部分以書畫為主的創作任務。
繪畫作品類的創作:主題為重新解讀世界名畫,要求同學們以最熟悉的名畫為題,進行重新理解,重新認識、以現代的觀念重新畫出每個同學心中的“名畫”。材料不限,但在技法上,要求以三種以上的繪畫形式綜合而成,如有的同學結合水粉、油畫棒、鉛筆等,探索出了很特殊的效果和畫面感。如(圖2)王莉同學把梵·高《星空》的天空畫成了被污染的天空,在梵·高飄動、扭曲的絲柏樹下畫了滿地的垃圾、堵塞的汽車、擁擠不堪的人群和正在建設中的高樓大廈,名為《心空》。何怡靜同學利用達·芬奇名畫《蒙娜麗莎》的式樣,為班上同學們畫像,創作了現代版的《我的蒙娜麗莎同學們》。李孟婷同學解讀了畢加索的《夢》中的少女現在在想什么,夢到了什么。鄭茜同學創作了《達·芬奇的撲克牌》等優秀作品。劉詩嶠創作了《畢加索筆下的中國名人》。通過這些有趣的繪畫形式既提高了學生的繪畫技巧又了解了美術理論知識,開闊了視野。
書法與POP字體類的創作:會寫兩種字,這是我們對于現在的高職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基礎能力要求。其一,是書法,因目前各小學都很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教育,很多小學都開設了書法課,而部分學校還沒有能力配置專業書法教師,這一教學任務就落到了大部分美術老師身上。所以,書法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畢業書法創作主要以臨摹常用的古人名帖為主,如柳體、顏體、漢隸等,因為這些都是學習書法起步時必臨的基礎字體。要求是用四開宣紙臨寫,達不到要求的要重寫,一般都要練上好幾周時間,寫幾十張才基本合格。在POP字體的畢業創作上,要求學生以常用的校園海報、招貼、班標等進行設計書寫,紙張為四開白板紙,要求是圖文并茂,數量為兩張。
三、以設計、布置、裝飾為主的畢業創作
在中小學里,美術老師除了教學外,還有很多美化、裝飾、宣傳等任務,如學校要出一個宣傳冊,就會找到美術老師設;換一個宣傳廚窗、文藝表演的舞臺布置等都會要美術老師幫忙或參與。所以,我們的高職美術教育專業在教學及畢業創作中為了強調這一快的練習,便增加了以設計、布置、裝飾為主的畢業創作。
電腦畢業設計:要求學生把大二學的電腦美術課程再溫習一下,設計一個學校的宣傳冊和個人的自薦書封面,并通過寫真彩噴制作出真實成品。同學們在這項創作中對自薦書的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把自己的形像圖片放到了封面上。在內容上也對兩年來的學習成果、作品、獲獎、參與的各種活動等作了全面的歸納和總結,這不能不說是對他們一次很好的畢業總結和創作。這項畢業設計包括了收集資料、整理、文案寫作、拍照、圖片處理、編排、美化、裝釘成冊等一系列的綜合能力培養與提高。
布置與裝飾的畢業設計:這是筆者為學生設計的最后一門畢業課程,也就是讓同學們自己把這幾個月來完成的所有作品在展廳進行布置展出,小到作品標簽,大到廣告條幅的設計與噴繪,作品的裝裱等都要自己動手。在裝裱上要求學生根據作品的內容自己買材料裝裱,如有幾位同學利用沒有用完的瓦楞紙板為作品進行了很特別的裝裱處理,這些都為今后的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同學們齊心協力共同完成,還培養了合作意識。
四、結 語
通過對高職美術教育專業本次畢業創作的大膽嘗試,使學生認識到了做一名中小學美術老師的責任和不易。通過對電腦設計的學習與創作拓寬了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就業面,有的學生就應聘去了廣告公司做平面設計,有的自己開了兒童畫室。通過一系列的手工制作與創作,有的學生當上幼兒園老師和幼兒活動中心的美術課專職教員。所以,在目前這個就業難的大趨勢下,如何讓美教專業的學生畫得安心,做得高興,就業開心,是值得我們所有高職院校的美術教師都要思考與探討的課題,只有學生在畢業后都能開心就業,我們教師才能真正從教育中感受到一種愉悅,一種欣慰。
作者簡介:
鄭雨田,湖北省荊州教育學院藝術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