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跟齊
【摘要】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展,移動通信技術與人們生活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并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GSM作為移動數據傳輸的主要渠道,其質量控制成為移動通信管理中的重點?,F階段,GSM無線網絡優化處理作為一項復雜的工程受到多方面關注,如何進行無線網絡優化以滿足人們對無線網服務功能的需求是當前移動科技研究的核心,本文以此為基礎,對GSM無線網優化方案進行分析。
【關鍵詞】 GSM無線網絡 優化處理
GSM系統可為用戶提供補助業務、語音交流等多種服務,成為現代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GSM系統屬于一種開放式結構,由多個系統組成,具有頻率重復利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目前,我國移動網絡建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然而相應的配套實施建設卻遠低于移動網絡發展速度,導致在通話過程中易出現噪音、掉話等現象,影響了人們正常通信,進行GSM無線網絡優化分析,能有效解決當前遇到的噪音、掉話現象,因此,加強對GSM無線網優化方案的討論更具有實際意義。
一、GSM網絡優化分析
1.1網絡優化流程分析
網絡流程優化分析就是指在網絡運行過程中,分別根據網絡的管理要求、運行特點,進行網絡執行調查、網絡問題分析、網絡故障調整等一系列流程。在這個流程中,需要合理采集各方面數據,并對語音質量進行測試,為網絡流程優化提供數據支撐。
在傳統模式中,網絡流程優化主要分為流程問題規劃、優化流程分析、網絡日常維護三個方面,從這三方面的工作需求來看,以日常維護為基礎的網絡流程優化是整個優化過程的核心,因此,網絡流程優化不但明顯區別于問題規劃與流程分析,又與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
同時,網絡優化成螺旋式上升方式,一方面,現代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具體表現為手機等移動產品更新換代頻率加快),帶動了網絡優化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依然難以在傳統技術上實現質的突破,不同技術之間存在“回旋”。。
表1 GSM網絡流程優化處理
序號 處理方式 詳細信息
1 系統調查 進行電測(無線數據采集)、無線數據統計、無線網絡服務對象調查、客服中心案例統計
2 數據分析 組織相關人員分析上述問題,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討論,并根據風險現象提出優化措施
3 系統調查 統計相關優化措施,并結合客戶對服務形式的認可程度,制定完善的網絡優化流程
在移動網絡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各個移動通信公司都認識到,提高網絡質量成為企業實現自身發展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文認為,必須要根據網絡平臺的優化特點,通過“以平臺發展帶動服務發展”,實現網絡流程的合理優化。統計網絡流程優化模式,具體資料見表1。
1.2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是GSM網絡優化中的重點步驟,可為相關優化方案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持。
(1)OMC數據采集
OMC數據采集是較為常見的數據采集方式,需要收集BSS、NSS等參數(包括相鄰區域移動網絡關系、功率數據控制、數據模式切換等)。
(2)其他數據采集
可根據特定區域內的用戶投訴情況與話務分析結果進行路測。其中,路測內容包括:基站間距離、各頻點強度分布、網絡覆蓋情況、測試地點地理信息等。通過有效測試其他數據,正確判斷目標區域無線網絡情況,保證能在最短時間內確定小區掉話、小區切換等多種問題。
二、GSM無線網絡優化方式分析
目前,GSM無線網絡優化方式主要為微蜂窩方案、天線調整方案、直放站方案,三種方案相比,微蜂窩方案是具有代表性的無線網絡優化方式,同時,本文結合相關實際案例,對微蜂窩方案進行簡單分析。
2.1微蜂窩概念與特點
微蜂窩是在宏蜂窩基礎上衍生而來的一種新技術。與宏蜂窩相比,微蜂窩發射功率更小(一般為2.3±0.8W),覆蓋面積為(500±400)m。當基站天線位于一個較低位置時,無線波束將產生反射、折射等現象,整個波束被限制在固定街道范圍內;當將基站天線安裝在室內時,信號傳播變得復雜,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分布式天線。
與傳統宏蜂窩相比,微蜂窩的特點主要為:(1)天線一般為內置式;(2)信號覆蓋能力有限。在應用微蜂窩無線網絡優化方式過程中,必須要合理分析微蜂窩特點,以進一步提高GSM無線網優化效果。
2.2微蜂窩優化措施
(1)微蜂窩天線選擇
在室外傳播中,為保證信號不越過屋頂進行傳播,在架設天線時,應盡量架高,增加天線信號覆蓋范圍,保證天線能分擔更多的話務量。若在十字路口、廣場附近等開闊地帶,可使用全向天線;若在小區、工業地帶等狹小區域,可使用定向天線。
(2)微蜂窩參數設置
在設置小區參數、系統參數過程中,必須要掌握分層網控制的特殊要求,因為在這種條件下,微蜂窩具有明顯的“優先級”特點。當用戶手機接收到微蜂窩信號時,就是占用微蜂窩,這時,周圍宏蜂窩的信號就不會對用戶產生影響。適當的使用分層網可持續增加微蜂窩所能捕捉到的話務量,而且不增加基站輸出功率。本文建議,在建網初期,可將宏蜂窩與微蜂窩設置在一個平面上,若微蜂窩難以有效分擔話務量,可將微蜂窩定義為高層,設置分層網門限電平與宏蜂窩邊緣電平相等,這種方法可有效保證信號質量。
(3)A市微蜂窩應用情況
A市在開通微蜂窩后,有效解決飛機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場所的信號覆蓋問題,但隨著近幾年A市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快,傳統的無線傳播格局遭到破壞,產生大量盲區。A市移動網絡工作人員經過有效的數據統計之后,分別確定低層、中高層小區的信號情況,并制定了有效的信號處理方案。
①低層住宅小區
地層住宅小區主要指八層結構以下的住宅,具有小區面積大,樓體數量多等特點,由于樓與樓之間的距離較近,導致小區內難以接受直射信號。
在地層住宅小區優化處理過程中,首先對b小區內部信號覆蓋較差位置進行測量,并選定使用微蜂窩技術。B小區實現微蜂窩系統覆蓋后,小區內路面平均信號靜態電大于-50dBm,樓道內平均信號強度為-(65±5)dBm,考慮到遮擋物質對信號的影響,判斷b小區室內信號應大于-85dBm,基本滿足用戶移動通話的要求。
②中高層住宅小區
A市中高層小區平均高度為18.4層,統計大部分中高層小區特點發現,大部分居民住宅樓以電梯為中心呈環形分布,外部稍遠位置信號難以有效覆蓋電梯周圍地區。同時,15層以上的居民房間存在“乒乓效應”,小區內部切換、重選頻次過高,進一步降低通話質量。
在應用微蜂窩技術后,相關工作人員制定信源加光纖室內分布系統與室外定向天線定向覆蓋系統,有效解決移動網絡信息覆蓋的問題,收到預期效果。
三、結束語
GSM無線網絡優化建設屬于系統化網絡工程,涉及到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等多方面問題。本文重點分析無線網絡優化過程中的微蜂窩優化系統,并結合實際案例,對其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從效果上來看,該技術具有可行性。同時,天線調整方案、直放站方案也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因此在實際優化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優化要求選擇優化方式,以得到更好的GSM無線網絡優化效果。